专栏名称: 佑子爸爸育儿
专注家庭教育,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伊能静真的好会花钱!送价值436元大礼包,让 ... ·  昨天  
常青藤爸爸  ·  寒假不玩手机,孩子可以干的10件事 ·  昨天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发现一个玄学现象:住得好,真的会让命好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佑子爸爸育儿

2024上半年生育率出炉:老百姓对“断香火”危机的冷漠,让人惊讶

佑子爸爸育儿  · 公众号  · 社会 育儿  · 2024-10-01 20:5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年轻父母与老一辈对于生育观念的不同,分析了年轻一代生育意愿减弱的原因,并介绍了经济学家对2024年生育小高峰的预测及其依据。文章还探讨了年轻父母在生育决策中考虑的经济压力、'香火'意识变化和对待婚姻的更理智的态度等因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生育观念差异

老一辈秉持'多子多福'理念,而年轻人则表现出越来越弱的生育意愿,对生孩子表现出'佛系'态度。

关键观点2: 经济压力

年轻父母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为了买房、买车而奋斗,因此生育意愿受到制约。

关键观点3: ‘香火’意识变淡

年轻人思想更开放,不再那么保守和传统,更看重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活在别人话语里。

关键观点4: 婚姻观念的变化

年轻人对待婚姻更谨慎、理智,不愿让孩子生于一个可能破裂的家庭环境中。

关键观点5: 专家预测与实际数据

经济学家预测2024年将出现生育小高峰,但据目前数据显示,出生率可能比2023年还低。


正文

我们的父母辈,对于生孩子这件事,秉承的理念是“多子多福”。如果条件允许,生2个、3个很正常。
而且,他们会觉得,孩子多个兄弟姐妹,长大就多个帮衬,谁要是过得好,还能扶持下兄弟姐妹们。
所以,面对年轻人,他们也会热情地劝生:“一个娃太孤单了,2个总是要的。”
我身边2个孩子的家庭常见,但生3个娃的,很少。能生一儿一女最好,若是2个女儿或者2个儿子,也都满足了,很少有再生第3个的念头。
而有的人,甚至都不着急生孩子,先玩几年再说。
所以,我们也都能明显感觉到,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愿,越来越弱了。
由于前几年人口出生量有明显减少趋势,但很多经济学家、人口专家预测,2024年不一样,将会迎来生育小高峰,人口出生数能达到1000万。
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龙宝宝
很多父母,有生肖偏好。
我一位朋友,就曾备孕想要生一个可爱的猪宝宝。也有同事说,自己和老公都是属兔,争取也生一个兔宝宝,组成兔子之家。
还有很多人,觉得龙年不错,是个“吉祥”年。
在十二生肖里,龙可谓是最受欢迎、寓意最好的一个。若能生个龙宝宝,那将来定有福气。
所以经济学家预测,大家对龙的偏好,会使得龙年生宝宝的人更多,从而使得出生人口数增加。
●结婚人数上升
经济学家、会长们之所以预测2024年人口出生数会增多,还有一个原因,是有数据做依托。
2023年,我国登记结婚的夫妻,有768万对,比起2002年的683.5万对,多了85万对。
一般来说,结婚后一两年,夫妻就会选择要孩子。
这2023年结婚人数多了,到了2024年,新生儿不就跟着多了起来吗?
但据2024年的人口数统计,上半年出生的新生儿,仅433万。如果要突破全年1000万,半年得500万才行。
可从这个数据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状态。
2023年出生的新生儿,有902万个。以这个趋势,2024年的出生率,可能比2023还低,
为什么这一代年轻人,没有了上一辈父母“多子多福”的观念,反而对生孩子这事,表现得很“佛系”呢?
①经济压力
以前父母养育我们时,即便穷,2-3个孩子也能拉扯大。给一口吃的,把孩子供到读完初中,剩下的路,孩子该怎么走,看他自己造化。
那时候养育孩子,苦是苦了点,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也就觉得没啥。
而现在不一样,父母不再觉得,给孩子一口吃的就行,而是会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他好的物质、好的教育。
不说他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但至少,要与周边的孩子差不多。
而想要孩子过得好一点,经济则是基础。
但年轻的父母,比老一辈父母压力更大。他们需要为了买房、买车奋斗,需要努力加班供养家庭。
他们不敢生病,不敢辞职,若哪一环断裂,可能家庭就没法运转下去。
这种情况,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生一两个就够了,哪还有多余的经济实力和精力生3-4个?
②“香火”意识变淡
在以前,老百姓普遍有“香火”意识,觉得家里必须后继有人,生女儿还不够,得生儿子,而且儿子越多越好。
所以,老一辈会更偏向于多生,尤其是前面几个是女儿的家庭,会追生儿子。
但年轻人思想更开放,他们对于孩子“继承家里的锅碗瓢盆”,并不是很热衷。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搞笑的段子,父母催婚催生,说不然以后死了连烧纸的人都没有。
但年轻人机智回答:“我多烧点给爷爷,让他给我存着。”或者对此表示不是问题:“我有手有脚,自己可以在下面赚。”
父母又苦口婆心劝,等你老了,病了都没人照顾。
而年轻人却放得开:“前面享受了几十年,后边受几年苦是应该的。”
年轻人思想不再那么保守,也不再那么传统,他们更看重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活在别人话语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