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太空
腾讯太空官方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开春,Burberry格子奢花第一名 ·  3 天前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太空

直播回顾|说好的“超级蓝血月”,蓝月亮哪里去了?

腾讯太空  · 公众号  · 探索  · 2018-02-01 18:54

正文


骗钱!

退货!

报警!

等会儿!

别急。


1月31日,在国家天文台的支持下,腾讯科普频道《漫步宇宙》栏目,联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 以及北京、青岛、新疆、深圳、上海五大天文台,为大家视频直播152年来首次“超级蓝血月”天文奇观。一篇文章带你回顾昨晚的亮点。


说说吧,蓝月亮是不是标题党?

是也不是。


在昨天的直播中,有无数观众都在质问为什么看不到蓝月亮。那是因为月亮本来就不会像你们想的那样变蓝啊!不觉得一个红月亮噌地一下子变蓝了很可怕吗!


“蓝月”与颜色并没有关系。通常一年有12次“望”,即满月,每一季度就会有三次满月;当一个季度有四次满月而非三次时,习惯上将第三个满月称为“蓝月亮”。蓝月大概每2.7年发生一次。


不过——昨晚我们确实拍到了蓝色的月亮。不信?看图。

《中国国家天文》摄影/大麦芽 张超 王凯等


看到中间那条略显浮夸的蓝色腰带了吗?

昨晚在月食阶段出现的些许蓝色,其实是月全食中一个不常被注意到的现象,也被称为地球本影的蓝色晕边。


天文摄影师贾昊说,“1997年用望远镜进行月全食目视观测时,就发现了这种处于偏食阶段明暗交接区的蓝带,但当时并未想到是地球本影区的一种结构。”另一位天文摄影师罗程则为了拍摄这次月全食中的蓝带,做了周密的计划,最终顺利达成目标,成为国内较早一批拍摄这一题材的摄影师。而在国外,10年前就有摄影师开始涉足月全食中的蓝带拍摄了。 (以下作品均已获得授权发布)


摄影/董其玮


摄影/罗程


摄影/马小虎



月全食的“血月”和“蓝带”现象其实都归功于地球大气不同高度对于阳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


血月的产生来自地球的低层大气,低层大气散射掉蓝光,保留了红光,经过折射投在月球上形成血月;


蓝带现象的产生源于高于15千米大气中的臭氧,臭氧除了会吸收太阳光的近紫外部分(哈特雷吸收带200-300纳米,哈金斯吸收带320-360纳米)之外,还会在中心波长为600纳米的红光区产生吸收(查皮斯吸收带)。因此之故,阳光的一部分红光被臭氧吸收掉,剩余偏蓝的部分就经过折射投到月球上,在红色的地影周围形成一圈蓝晕,这也就是月偏食时红色旁边的蓝带了。



臭氧吸收谱紫外部分哈特雷吸收带200-300纳米

哈金斯吸收带320-360纳米

查皮斯吸收带中心波长为600纳米的红光区


模拟月全食不同阶段的色彩变化


摄影/清华大学物理系 王允冲


综上所述,
蓝月亮 或许是迟到了——
但是并没有缺席。

在摄影交流环节中,各路网友大神纷纷上传自己的佳作,摄影师也逐一进行了点评。下面请欣赏这些摄影作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