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摘自 人文经济学会,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场。如果您认为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 ixiaohua111
精彩推荐:在公众号菜单回复关键词“案例、课程、历史、职场、演讲、经典、书单”,即可获得相应文章和推荐。
文 | 邓新华
编辑 | 姚永丽 美编 | 李秋杰
导读:要达成所谓的“工匠精神”,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时间、设备、耐心和精神高度专注。而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有消费者买单,这个才是关键。能通过市场验证合格、被需要的,才算是真正好的产品。
有消息说,罗永浩在手机新品发布会上说“M1是我们工业设计上的耻辱”,我甚是惊讶。罗永浩一向倡导“工匠精神”,但是,一个优秀的工匠,会把“工业设计上的耻辱”卖给消费者吗?
可能有朋友会说,“工业设计上的耻辱”是指事后回顾,而非罗永浩当时明知M1 是“工业设计上的耻辱”却还卖给消费者。如果是这样,那也说明,罗永浩当时连“工业设计上的耻辱”都看不出来,这岂非不够“工匠精神”?
我并不愿意公开评点罗永浩的手机事业,但罗永浩推广开来的“工匠精神”一词,我一直想说一下。以前没有说,是考虑到可能会引起一些朋友的激动情绪。后来我看到这个词成了很多官员爱说的词,就越来越想说一下了。
“工匠精神”这个词听起来很美好,大概是说在制作技艺上精益求精、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之类的精神吧。当然,这的确是一个美好的词,但是它的用法常常有问题。
比如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缺乏“工匠精神”,而瑞士人、日本人就有很强的“工匠精神”,于是他们会对这不争气的民族性浩叹:虽然制造量扩大了,但质量不行,仍然要鄙视。
中国的确在部分产品上质量不如瑞士、日本,但这个责任能怪中国的工匠们吗?
实际上,产品质量并不是工匠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
要做有“工匠精神”的工匠,是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的。时间、设备、耐心、精神高度专注,这都是成本。
市场中,无论一个工匠多么具有“工匠精神”,只要市场愿意给他的出价,无法弥补他的成本,他的结局就只有一个:被淘汰。
也就是说,工匠有没有“工匠精神”,要看消费者愿不愿意付出那个价格。
瑞士有“工匠精神”,是因为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付出那个价格来买他们的“工匠精神”。
既然有部分消费者愿意购买“工匠精神”的产品,那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争气、努力,把这块市场抢过来呢?
这要看是否合算。这部分消费者算是高端消费者,不多,不一定非要去抢,抢也不一定是你的比较优势。如果这类产品不符合你的比较优势,你非要赔钱去抢,结局是被淘汰。
所以,不抢这一部分消费者,并非是值得批评的民族性。
那么,能怪中国的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吗?
消费者消费也要量力而行。如果非要脱离实际,付出高价去覆盖“工匠精神”的成本,那么。消费者自己会被淘汰。
所以说呢,符合市场需求的就是好的,没必要非得纠结于质量高端的产品。
更关键的是,把目光瞄准更大规模的普通人的市场,利用规模优势,可以极为快速地提高普通消费品的质量。
手机市场就是如此。
1990年代初的第一代手机——“大哥大”,那时候北京的房价才1000多元一平米,而一部“大哥大”要几万元。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用得起“大哥大”。
今天你能想象,某个人手里拿的砖头式移动电话,居然值几十平米的北京房吗?
“大哥大”是什么质量?现在的手机是什么质量?天渊之别。
而这巨大的质量提升靠的是学习瑞士人吗?当然,对质量的追求精神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手机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规模效应使得企业有利润条件来提高产品质量。
假如中国人始终只有极少数人能用“大哥大”,则无论有多少“工匠精神”,也对质量改善不大。
就是把整个瑞士的工匠都搬到中国来,也造不出今天这么好的手机。
所以,当你对着某个瑞士制品叹赏再三时,别忘了,瑞士制品的质量提升速度,其实远远赶不上中国这些大规模消费品的质量提升速度。中国制造在短短30多年里,质量已经提升很多代了。
所以,“市场精神”比什么精神都厉害。企业家卖卖“工匠精神”,算是营销手法,可以。但官员跟着去提倡“工匠精神”,就是不懂经济了。官员只要多放开市场就好。
【广告品牌合作,请添加敦老师微信:ixiaohua111】
查看过往品牌案例,请点击以下关键词:
金立| 小米 | 必要| 华为| 伊利| 海尔| 智联招聘| 7-11
孩子王|好市多|迪卡侬|阿尔迪|海底捞
良品铺子|宜家|星巴克| 茑屋书店
支付宝|小黑裙| 坏男孩| KEEP| 懂球帝
1美元剃须刀俱乐部 | 沃尔格林药店
如何做一个会讲故事的领导者?如何解决员工听不进去建议、理解有偏差的难题?
管理智慧新上线课程《如何做一个会讲故事的领导者》教你通过讲故事提升领导力。长按下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做会讲故事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