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10日发布“中国天眼”FAST的首批成果:
◆ FAST望远镜调试进展超过预期,已开始系统的科学产出
◆ “中国天眼”发现2颗新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1.6万光年和4100光年
◆ “中国天眼”有望开启中国射电天文学10年至20年“黄金期”
10月10日,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在国家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进行发布。
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向与会媒体及来宾介绍了FAST工程竣工一年来的各项工作进展。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对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进行了发布:
一是FAST望远镜调试进展超过预期。FAST作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是我国“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备之一,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建设,于2016年9月25日竣工进入试运行、试调试阶段。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牵头国内多家单位,在FAST科学和工程团队密切协作下,经过一年的紧张调试,现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调试进展超过预期及大型同类设备的国际惯例;并且已经开始系统的科学产出。
接下来的两年,FAST将继续调试,以期达到设计指标,通过国家验收,实现面向国内外学者开放。同时进一步验证、优化科学观测模式,继续催生天文发现,力争早日将FAST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设备。
二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两颗通过国际认证。
FAST团组利用位于贵州师范大学的FAST早期科学中心进行数据处理,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经国际合作(如利用澳大利亚64米Parkes望远镜),进行后随观测认证,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两颗脉冲星,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新发现脉冲星:
▲ FP1-FAST pulsar #1单脉冲强度
▲ FP2单脉冲强度
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是FAST核心科学目标。银河系中有大量脉冲星,但由于其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干扰淹没,目前只观测到一小部分。具有极高灵敏度的FAST望远镜是发现脉冲星的理想设备,FAST在调试初期发现脉冲星,得益于卓有成效的早期科学规划和人才、技术储备,初步展示了FAST自主创新的科学能力,开启了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激越时代。未来,FAST将有希望发现更多守时精准的毫秒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做出原创贡献。
【关于脉冲星】
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脉冲星的本质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性质,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有希望得到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的答案。譬如: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其稳定,准确的时钟信号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理想工具。
2016年2月11日,LIGO合作组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广义相对论预言已久的引力波之后,对引力波的探测已经成为天文学界的热门话题。通过对快速旋转的射电脉冲星进行长期监测,选取一定数目的脉冲星组成计时阵列,可以探测来自超大质量双黑洞等天体发出的低频引力波。FAST将有希望发现更多守时精准的毫秒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做出原创贡献。
【关于此次新发现脉冲星】
▲ 图注:新脉冲星的归一化平均脉冲轮廓和单脉冲。
A(上)为FP1平均脉冲轮廓,FAST通过约52.4秒漂移扫描(红色)产生信噪比为Parkes望远镜L波段积分2100秒结果(灰色)信噪比的3倍,表现出FAST高灵敏度优势。
A(下)为FP1单脉冲轮廓。
B为FAST采用跟踪观测5分钟,获得的另一颗新脉冲星FP2的单脉冲轮廓。
来源:动静贵州、中科院天文台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
AI+时代,读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