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自六月以来,许多从电影院走出来的人都拥有了一个新女神,她就是——
神奇女侠。
这部由以色列女演员盖尔·加朵主演的好莱坞大片《神奇女侠》,为这个炎炎六月掀起了一个燃爆了的开场。烂番茄新鲜度92%,5天全球票房2.28亿……这部口碑票房双炸的超级英雄电影,不仅成功为几度失手的DC影业“挽尊”,而且很可能让超级英雄电影有了新焦点——
女性超级英雄电影
。
这些年,好莱坞电影中的女英雄进化史
能让男主自然说出“I save the day, you save the world”(我拯救今天,你来拯救世界)的《神奇女侠》,与导演派蒂·杰金斯的女性视角不无关系——
女性不再是超级英雄身旁的女友,也不再是群戏的身影之一,而是真正肩挑拯救人类的重任。
事实上,《神奇女侠》漫画原型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正逢欧美妇女解放运动的热潮,从电影中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细节可见一斑。
作为漫威经典英雄人物,《神奇女侠》并不是大银幕上第一个女英雄。这些年,女性角色是如何在英雄人设里不断进化的?
当下好莱坞电影中的典型女英雄形象
在神奇女侠之前,风头最劲的女性超级英雄非
黑寡妇
莫属。作为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黑寡妇出现在漫威电影宇宙的一系列电影中,担任特务身份。体态婀娜面容姣好,头脑清晰行动敏捷,身手不凡强硬凶狠。冷艳性感而不乏果敢睿智的她,不是任何英雄的附庸,更不是搔首弄姿的花瓶,而是能够与一众男性英雄平分秋色。
在前不久刚上映的《银河护卫队2》中,“银河护卫队”成员之一
卡魔拉
也是一个挑大梁的女英雄角色。灭霸将还在襁褓之中的她抚养成人,以炼狱般的训练将她培养成一台杀人机器。拥有可怕的徒手格斗技能,精通不同星球的武术,擅长各种武器装备,这样的卡魔拉,被称为“宇宙中最危险的女人”。
除了黑寡妇和卡魔拉,
幻影猫、暴风女、黄蜂女
等等角色也是漫威电影中让人耳熟能详的超级女英雄。当然,在DC超级英雄电影中,也有不少十分吸睛的女性角色,譬如
鹰女、女超人、女蝙蝠侠、猫女、黑金丝雀
,甚至女英雄团体
“天堂猎鹰”
等等。而如今这个刷屏的神奇女侠,便也来自于DC的同名力作。
性感化or男性化?女英雄的两大套路已过时
诚然,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中,类型化的女英雄角色如今已几乎被市场抛弃,但若是仔细探究起当下市场中普遍存在的女英雄形象,不难发现,这些女英雄在被塑造的时候,仍是跟当代女权逻辑下所倡导的独立女性有所偏离,常常会呈现出
性感化
和
男性化
两种倾向。
众所周知,让人看得血脉喷张的性感女性常常是超级英雄电影的标配,而论起性感女英雄,毋庸置疑,当属黑寡妇为代表。由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黑寡妇,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前凸后翘、低胸深V的身材。紧身的黑色制服,飘逸的红发,双手拿枪,随时能以敏捷又性感的打斗动作征服男性观众的眼球。但这样的设定,似乎有些又像是取悦男性审美的产物。而
在这种男性审美的性感之下,女英雄极易流于男权语境的消费品,失去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而呈现出男性化特点的女英雄,典型代表则是《生化危机》系列的女主角,由米拉·乔沃维奇饰演的爱丽丝。中性干练,帅气十足的她几乎与性感无缘,电影对其女性特质的刻画极尽克制,甚至让人感觉许多场景就算是替换成男性出演也说得过去。这样的女英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其实已经失去了其女性气质,其性别界限相当模糊。
诚然,纵观女英雄们的进化史,我们可以发现,她们已经逐渐摆脱了早期“出卖色相”的职责,不用刻意卖肉,而是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一环。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女英雄又多是陷于性感化和男性化的套路。
想要既展现女英雄的女性气质,又不能流于片面肤浅,否认其女性气质,着实是考验超级英雄电影女性塑造功力的一大难题。
真正的女英雄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
为何近十几年来有大量超级英雄电影面市,但直到今天才出现了一部以超级女英雄为主角的《神奇女侠》?
除了女性地位提高带来的社会思潮的变化,电影市场的改变似乎更是决定性因素。
随着黑寡妇在漫威电影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粉丝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一部以她为主角的电影,但在许多年里,漫威却迟迟没有动静。其主要原因,便是在于公司对于票房的担忧。
其实早在2004年,斯嘉丽·约翰逊签约在《钢铁侠2》及《复仇者联盟》中扮演黑寡妇的五年前,漫威就曾经与狮门影业合作筹备过一部有关黑寡妇的电影。当时选定的导演是《X战警》第一、二部的编剧大卫·海特,他自编自导,甚至把剧本都写好了,但最终狮门影业终止了这一项目。
多年后,海特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项目终止的原因:当时的好莱坞高层们认为,制作一部女超级英雄电影实在是太冒险了。
《神奇女性》亦是如此。神奇女侠这一形象自上世纪40年代初诞生,一直到今天才终于得以被搬上大银幕,独立成片。对此,《神奇女侠》导演派蒂·杰金斯表示,这个角色一直没机会有自己的大电影,主要还是背后的影视公司担心其票房号召力。
从前,大家认为首周票房的主力是年轻男性。但现在,随着“她经济”影响力的扩散,电影市场的构成人群早已发生了剧变。
1975年美剧版《神奇女侠》
据去年百度糯米发布的《O2O生活服务女性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女性在电影消费上的占比达到62%,而男性仅占38%。也就是说,目前在中国,女性已经成为了电影消费的主力人群。
当好莱坞看到了这个时代中瞄准女性发力的电影题材背后的巨大商机,以女性超级英雄作为主角的电影便是时候登场了。
《神奇女侠》如何“反女英雄套路”?
头顶以色列小姐的头衔,盖尔·加朵一直都是美丽性感的重要代名词。出演《速度与激情》时,她姣好的容颜和火辣的身材便是电影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于这样一个性感尤物,导演派蒂·杰金斯在把控拿捏上充分挖掘了其身体的强健与力量感,绝少性感风情的卖弄。
同时,在神奇女侠身上,又常常闪烁着女性的母性和感性等特质。因此,
神奇女侠这一人设可谓是极其新鲜,她刚柔并济,是力与美的完美融合。
从剧情上来看,《神奇女侠》中的女英雄,对于片中男性成长的意义也十分重大。故事打破了传统男性语境下男性拯救者的叙事套路,女性作为
男性的拯救者
(电影开头时,神奇女侠从海里救起男主)以及
男性的唤醒者
(每每男主想要放弃时,神奇女侠都会以自己的坚持使男主坚定信念)存在。
在拯救世界的过程中,她的情绪化和感性驱使她更能感知到人类的痛苦,因此她才能不顾一众男性的反对,带着孤勇冲破敌军的防线。这样的女英雄,
绝不是对男英雄的粗劣复制,而是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另外,影片的许多细节也是反套路而行之。例如神奇女侠从天堂岛来到伦敦之后,要买一件合适她行动的衣服,在这期间她试了上百件衣服,虽然漂亮,但她却明显表现出对这些衣服实用性的不满,并最终选了一件模仿男士西装样式的低调套装。又例如,神奇女侠在撞见男主角裸体、和男主角讨论两性问题时的淡定态度,不是视而不见或是逃避羞赧,而是由一颗平常心带来的风淡云轻,
在此,女英雄作为性意味寄托者的符号意义也被消解了。
当然,神奇女侠之所以可以反套路,离不开其成长的独特环境。在天堂岛长大的神奇女侠,在其成长过程中未受到男权视角的左右。因此,她长成了女性本应有的样子:坚强、善良、勇敢、独立、充满力量,并尽全力追求自己想要的。
女英雄与女权主义之争
随着女权运动发展,
神奇女侠早已不再只是一个漫画形象,更是作为一个女权符号广为人知。
去年十月,联合国任命神奇女侠为“联合国赋予妇女和女童权利荣誉大使”,提倡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暴力。然而,此举却遭到约4.5万人的联名反对。他们认为神奇女侠不适合当荣誉大使,原因之一是“她过于性感的外表”。因此,在十二月底,联合国停止了对其“荣誉大使”的相关宣传。
而如今,当神奇女侠被搬上大银幕,她的身材和穿着则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前段时间,《神奇女侠》放出预告片段,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她高举双臂,徒手把一辆汽车给掀翻了。
没想到网友们却一下炸锅了——作为女权的代表,神奇女侠竟然剃了腋毛?
这个剃腋毛的举动被很多网友解读为迎合男性审美,包括福布斯、Refinery 29在内的网站上都有专栏作家对《神奇女侠》没有腋毛这件事进行了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