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选·美的第
957
篇文章
《保罗·瑞恩:一部小传》连载一,作者
王浩岚
。
编者注:因微信赞赏用户限制,为开启赞赏,作者只能设置为游天龙,最终打赏会转交给作者本人。
约莫半个月(两个月)之前,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出人意料”地宣布他将不再寻求连任其位于威斯康辛第一国会选区的众议院席位,并将在在这届国会结束后卸下议长一职。虽然人称“白面书生”的泡软大概率不会在留在下届国会基本已是国会山上半个公开的秘密,他选择提前八个月宣布退休着实是让他的共和党同僚深感意外,也给共和党本来就布满了乌云的中期选举前景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瑞恩作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年轻的众议院议长,在接任三年之后依然“年仅“四十八岁。按理来说,四十出头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本该正处年富力强,还可勇攀政治生涯新高峰的黄金年龄。但泡软却一反常理突然选择卸下众院议长这一国会最重要的职位,年纪轻轻就退位让贤。他给出自己选择退休的理由呢是说自己已经完成了自己二十年前来到华盛顿的使命,而且他也到了他人生中应该多花些时间陪伴自己家人的阶段。陪伴家庭向来是政客离开岗位所最惯用也最虚假的理由,泡软虽不例外,但他个人成长的历史和他家庭现状(三个孩子都到了十几岁的青春期,距离离开家上大学只有几年)倒是给他自己声称的理由增加了几分可信度。不过呢,这依然无法改变他真正影响他选择离去的三大原因:“使命”的完成,总统特朗普,和年末中期选举可以预见的蓝色风暴。
保罗·戴维斯·瑞恩是土生土长的威斯康星人,成长于并不显赫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瑞恩的父亲在他尚未成年的时候就因家族遗传的心脏病离世(瑞恩祖父也是五十几岁就心脏病离世)。少年丧父的瑞恩凭借着父亲留下的社会保险以及自己平日的兼职完成了大学学业,拥有政治和经济学双学位的瑞恩在毕业后为时任威斯康辛共和党籍参议员鲍勃科斯滕做了几年幕僚。在科斯滕92年输给了民主党的政坛新星拉斯-费恩戈德(Russ Feingold)之后选择留在了华盛顿,转而为一个叫Freedom work的保守派智库工作。也是在这段工作经历中,泡软遇到了他政治哲学上的 “导师 “,前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杰克 坎普(Jack Kemp)。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杰克坎普这个名字可以说是非常陌生,十个里有九个是认不出来,剩下的那个可能还是因为对96年总统选举还有点印象。但坎普在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尤其是在共和党选民和保守派中享有盛名。作为里根经济学的直接操盘手之一,还在众议院的坎普推动撰写了里根任内的第一轮的大规模减税政策,进而推动了右派至今津津乐道的滴漏经济学的实践。通过减税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制造为下层人士主动提升自己社会经济地位的机会,限制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的角色,再加上里根对未来无限乐观的态度与其极力推崇的美国卓异主义精神,构成了现代保守主义的核心思想,这也成为了过去三十年每一个共和党人所崇尚的保守派信条。作为坎普门徒的瑞恩自然是忠实的信奉这这一套保守派理论,这一点从他作为一个年轻的幕僚时开始,直到他成为众院议长,从未改变。
在96年大选鲍勃多尔和坎普输给了克林顿和戈尔的组合后,瑞恩短暂地回到了家乡,为亲戚开的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在1998年威斯康辛第一选区的国会议席出缺之后,泡软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只有二十八岁的他,是当时众议院第二年轻的成员。接下来的日子里,泡软默默地累计着自己的国会资历,他对政策细节的痴迷让他得到了一个 “政策狂人 “(policy wonk)的外号。在同是共和党人的小布什掌管白宫期间,泡软几乎做到了凡是总统支持的立法项目,他就坚决支持,即使不少开支政策与他倡导紧缩赤字的长期主张相左。(当然,在布什历任之后,泡软回过头来表示自己当年投票支持的时候都是抱着十分矛盾的心情,至于可信不可信,那就不好说了)从大规模单方面减税,到为联邦老年保险增设昂贵的处方药部分(Medicare part D),再到大幅增加国防开支以打击恐怖主义,在小布什的带领下,一向主张财政保守,限制政府支出的共和党政府让财政赤字和国债节节攀升。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布什年间的大政府政策为共和党的意识形态分裂和茶党的崛起埋下了伏笔,某种意义上也间接导致了特朗普式民粹主义在未来的粉墨登场。
也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 虚伪”, 逐渐在华盛顿和共和党内部有了一定话语权的泡软,在小布什连任之后极力推崇了部分私有化社会保险的计划,希望借此打开彻底改变并削减联邦福利项目支出的道路来控制急速增长的财政赤字。当然,福利改革一向是民主国家的一大难题,对于人口庞大的美国来说,触动每一个福利项目都是动了不少人的蛋糕。像社会保险这样历史悠久又深受广大美国人民爱戴的福利项目,想要通过减少补助金额等一系列手段来削减它的总体支出可以说是是一种政治自杀行为。布什和泡软的计划自然也是毫无悬念的失败了,但泡软推动福利改革的梦想一直未曾破灭。对于共和党来说,06年中期选举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一年,国会两院尽失,民主党自94年来第一次主导整个国会山。对于泡软来说,整个党的惨败到是给了他的思想和政策主张新的生命。老一辈共和党建制派退的退输的输,让泡软为首的年轻一代开始扛起了保守派的大旗。虽然沦为少数党的一员,泡软成功跳过了资历更深的前辈们当上了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的首席共和党成员(Ranking Member)。泡软成功利用了自己的职位来推动自己理想中的预算方案来对抗多数党的拨款法案,不过他所主张的大规模削减联邦和福利开支被党内大多同僚认为过于激进,少数党领袖约翰博纳(John Boehner)更是对他的计划嗤之以鼻,多番挖苦。成为了党内的“大脑“却被给高高挂起,这颇为尴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奥巴马上台后的前两年。10年茶党的彗星般的崛起,彻底地改变了共和党的政治生态,泡软的思想和政策主张终于成为了党内和保守派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