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石城”之称的贵州安顺地处滇桂黔石漠化连片区,喀斯特地貌的脆弱生态环境,一直是脱贫的最大阻碍。在此背景下,以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及石漠化治理为核心的安顺西秀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一次成功示范。
日前,记者前往项目现场走访调研,只见城区内高高低低的山头上,青绿色的树苗紧密成行。当地林业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当时为抢时间种植,动员了上千人上山植树,堪称当地规模最大的一次植树行动。
而要让树苗在童山秃岭上扎根成活,则离不开专业化的“浇灌”。据西秀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方安顺华宇生态建设公司(简称安顺华宇)总经理文源源介绍,为解决石漠化山体树苗成活的难题,公司采取了“大苗”上山、挖坑培土、铺管引水等一系列措施,利用专业技术彻底重塑了石漠化山体的“造血”系统。“投入很大,但效果也非常显著。去年完成城区106座山体的生态修复,植树近120万株,目前管护已一年多,树苗存活率高达95%。”
生态修复更要体现生态之美,项目建设方不仅因地制宜种植了彩叶树种和各类花木,使曾经光秃秃的石头山在一年四季都能呈现出不同景色,还参与了多个美丽乡村、森林小镇的建设,助力脱贫致富。
安顺西秀区平田村荷花塘
记者沿城区主干道驱车约20分钟,来到该项目建设的“森林村庄”之一——双堡镇大坝村。沿着柏油路,是几十座农户自住的三层小别墅,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作“小康房”,房前屋后,即将在秋季成熟的金刺梨已挂出嫩果。眼前此景,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是一个贫困村。
曾经的大坝村农田稀少、缺水严重,5年前曾通过金刺梨的种植探索致富之路,但很快因产量大幅增加而导致金刺梨价格一路滑坡,从最高的每斤40元跌至如今的仅几元一斤。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坝村现正建设果酒厂,寻找金刺梨产业深加工的发展新路径。
与此同时,生态修复也给大坝村带来的全新的致富机会。据介绍,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在大坝村投资2000余万元,在去年完成了乡村绿化、亮化升级、道路硬化、山体公园和广场的建设。
环境美了,商机来了。今年,已有几百批次的外地游客到大坝村游览、避暑,其中有些还选择月租长住。当地的生态牧场、温泉旅游等项目,还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