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旁门左道PPT
旁门左道新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曹将  ·  为什么有人总能把事做成 ·  6 小时前  
秋叶PPT  ·  急!Excel里如何批量添加前/后缀? ·  17 小时前  
跟我学个P  ·  我尝试用人话为你讲明白PPT配色 ·  2 天前  
HSE集结号  ·  【PPT】设备操作培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旁门左道PPT

不夸张!学会这个小众的PPT技巧,页面立马飞起!

旁门左道PPT  · 公众号  · PPT  · 2021-02-06 19:41

正文



Hello,大家好,我是二木。 这期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实用的PPT操作,学完立马起飞的那种。


自从女同事知道我PPT做的非常6之后,就给我发了这张图:





她非常好奇这马,在PPT是怎么探出头的,显得如此生动。


我的天!这么简单的操作都不会吗?! 当场我就凑前去跟她讲,实现这个露头的效果很简单。


第一步


准备两匹马,两个圆。





第二步:


布尔相交其中一组马和圆:



先点马,后点圆,最后相交来一遍



第三步:


把两匹马叠一起,接着裁剪顶层的那匹马,最后将所有元素叠加在一起:





铛铛铛!再将它排个版:





简直绝了!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PPT!


“就这?”,“嗯”,“嗯?没了?”





啊!那一瞬间我悟了,说着迟写着快,我在纸上刷刷刷写下四个大字:



破格排版



我告诉她: 这种打破常规排版,做出类似于“越界,超出框架”的排版技巧,专业术语叫做破格排版,简称破格。


当然了肯定不能说是我编的对吧。


这种排版呢,会比常规的排版设计感更强,给人的视觉冲击力也会更大。 在很多设计中,都有这个技巧的存在。





例如上图,就是将原本被英文挡住的象头,打破排版,视觉上高于文字层,简单高效视觉震撼。


又或者是这样的图:





怎样才可以增加设计感呢?


让两小图“突出”就好了嘛:





你看,从层次上来讲,后者是比前者层次感更足的。鉴于有些同学不理解什么叫层次感,咱来看个案例。


像这样,叫做常规排版:





文字和配图之间关联不大,画面扁平了一些,显得平淡无奇。


所以,可以将文字区域与配图产生联系:





这样,就区分开了底层和顶层,从而产生了层次关系。 再加上咱上面说的破格技巧:





设计感一下子强了很多,对吧?


再对比一下初稿:





对于破格技巧来说,能突出来的不仅是人物,产品也可以:





有些人会说这是给产品垫个底,但咱也可以说这是产品破圆形而出,对吧?


你想啊,如果被圆包住了:





是不是稍微差点意思?


其实,破格技巧在设计上又可以叫做「叠压排版」。



叠压排版



例如把鞋子叠压在左右分割开的版面:





把人物叠压在背景:





把汽车叠压在色块: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叠压的元素,与背景之间没啥关系。


但是,如果元素本身跟背景是有关联的呢? 像左侧这位模特,她的头探出了原本方形图的框架





“这种咱就能叫破格排版,对吧?要不我来考你一下,输了你就要请我喝点东西。”


“可以啊小老弟,都学会敲诈我了,你说。”





你看这个算叠压还是破格?





“哟呵就这?叠压”,“可以,继续,这个呢?”





“这不是往人下面叠个色块么,叠压啊”,“牛!学的真快,最后看这个”,





“车底下垫个背景图,叠压!”


“错了哈! 这是破格 ,车本身跟背景图是一起的,是把车抠出来做强调处理”。


“可是,你讲了一堆,还没告诉我在PPT怎么用呢!”



如何应用?



这么说吧,我们PPT不是很多会有各种分要点的展示嘛,在底下叠压个色块,设计感立马上升几个度。





而如果你是有一整张图,图嘛一般原始都是方方正正的:





这时候用破格排版,抠一抠,挪一挪元素位置:





哎,立马就有立体感了!


技巧是这个技巧,但说法倒是很多,什么去底啊,镂空啊,都是一个理,但不管别人说的咋样,我们都可以把这些技巧转换为自己能理解记忆的语言。


那既然元素产生联系能增添层次感,反过来看,一些层次感不足的PPT:





或许就是画面元素之间关联性不大,彼此比较孤立吧。


运用了破格排版,元素造型会变得更加明显,观众对元素本身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例如前面提到的这两张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