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闵行法院、上海新闻广播、网友评论
封面来源网络,与本文无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地上捡到的贵重物品
又顺手扔掉了
这也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近日,上海闵行法院公布了
一起失物纠纷引发广泛关注
↓↓↓
一对情侣捡到了他人遗失的价值14万元的项链,但当失主要求返还项链时,二人称项链已经被扔了,无法返还。
最终,法院经审理认为,
这对情侣负有未妥善保管的责任,判定二人赔偿失主损失45000元。
事情经过究竟是怎样的?
上海闵行法院介绍
2022年8月4日
原告贾某购入某品牌定制项链一条
价值142400元
2023年10月5日6时39分
贾某及其朋友一行人
在经过某商场3楼扶梯平台时
其所佩戴的定制项链掉落在扶梯口处
当日6时56分,
被告林某及其女友途经3楼扶梯平台,发现遗落在原地的项链,随即捡走,二人边查看边带离现场。
据派出所的询问笔录所载,二人称“看到项链是黄色的,以为是黄金的,就随手装在口袋里带走了”。
贾某发现项链遗失后,便至派出所报案。
后因调解无效,贾某诉至法院,请求被告林某及其女友返还其项链。
丢失项链的原告贾某诉称
↓↓↓
被告在拾得原告遗失项链后,以已经丢弃为由,拒不返还,
已经严重侵害原告的合法权益,
故要求被告返还原物,若不能返还,则需照价赔偿。
被告林某及其女友则辩称
↓↓↓
捡到该项链后以为不值钱,后扔在了小区草坪,目前无法证明项链后又被谁捡走。此外,林某及其女友认为,
不能证明案涉项链为原告所述品牌,不认可原告主张的项链价值。
二人提出,
愿意出于人道主义补偿原告1万元。
上海闵行法院
经审理涉案事实和双方证据
认为该案有以下两个争议焦点
↓↓↓
其一,被告拾得项链后丢弃,是否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法院认为,被告在拾得项链后,
本应返还权利人或送交有关部门并妥善保管,但被告私自将该项链带至家中,并自认已将项链丢弃在小区草坪
。
现有证据证明被告拾得项链后未妥善保管导致案涉项链灭失,
被告对此存在重大过失
。
因此,被告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在无法返还原物的情况下,应对原告的损失承担折价赔偿责任。
其二,原告丢失项链的损失如何确定?
法院表示,
原告提供的关于案涉项链价值的微信聊天记录、照片、转账记录等证据,能够形成证据链
,
并达到民事诉讼证据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原告为购买该项链花费了142400元。但考虑到案涉物品系定制品,从国外代购,存在代购费用支出,且原告已佩戴一年有余,亦
存在折旧
。
最终,法院综合全案事实、结合双方证据,
酌定被告应当赔偿原告损失45000元
。
之后原告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件现已生效。
也有网友
质疑被告
:
“万一拾到者并没有丢弃,
而是占为己有了呢?”
还有网友表示理解被告的做法:
“捡到东西丢了很正常吧?”
“还得负责保管?”
其实
类似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今年1月小坊才报道过
湖北一名男童捡到钻戒后带回家
却被父母当作玩具丢弃
随后失主索赔3万元
最后孩子父母表示
愿意在2万元以内承担赔偿责任
小编想再次提醒
↓↓↓
拾金不昧不仅是传统美德
更是法律义务
我国民法典规定,
拾得遗失物后,拾得人应当返还失主,若不予归还,则是一种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从刑事责任的角度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代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埋藏物,拒不归还的,视财产价值可能会涉嫌构成侵占罪。因此,
法律赋予拾得人保管、及时通知、返还或送交的义务
。
总之,捡到的东西
并非“谁捡的归谁”
也并非“捡到丢了也没事”
其中也藏着很多法律风险
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