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FC汇谈
分享全球宏观、外汇市场观点与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BFC汇谈

CNY:全村的目光看向财政

BFC汇谈  · 公众号  ·  · 2025-01-06 07: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5的开年有些销魂: 上证综指大跌4.2%,10Y国债利率快速下行至1.6%,USDCNY spot站上7.30。

周末ym连发两文,提出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防范资金空转等措辞。 汇率方面,在“两个坚决”基础上迭代出“三个坚决”新措辞。 从这一点看,中间价未必会很快放开。


笔者认为,货币政策的取向是很清晰的,不确定的其实是财政。 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金融市场一直纠结的问题是: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确定的,但这个力度到底能否和市场预期的一样“积极”?

东大和西大的财政对比可以提供很多信息。 在疫情前,东大的广义财政支出/名义GDP比重为33%,西大为34%,两国基本相等。但在疫情后,两个大国的财政支出力度差距扩大。截至2024年,西大的广义财政支出/名义GDP为35%,而东大为29%。


当然,西大的财政MMT模式有自身的问题 ——债台高筑、高通胀&高利率、贫富分化等……但不可否认,在经济弱势期财政加杠杆是有必要的。考虑到地方土地财政缩水,中央财政的全面加杠杆就更显珍贵。

从这一点看,中债利率能不能企稳,表面看货币,实质是看财政;

CNY汇率能不能企稳,就内部因素而言,表面看货币,其实也是看财政。


参考市场主流机构预期 ——2025年名义赤字率3.8%,化债专项债2万亿,再加上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实际赤字率可能达到9%以上,全年政府债券净融资13万亿。不过,从目前搜集到的一些信息看,2025年政府债券的供给高峰可能是在二季度。

公开信息显示,已公布地方债发行计划的14省市25Q1地方债发行量6800亿,而去年同期是6600亿,基本持平。考虑到2025年的地方债总量肯定大于2024年,这意味着地方债的发行高峰可能不是在一季度,而是要到全国两会(3月)和二季度后了。


总结今天的分享:

1、USDCNY spot站上7.3,ym提出“三个坚决”,中间价未必会很快放开;

2、CNY汇率能不能企稳,就内部因素而言,表面看货币,其实是看财政;

3、全村的希望看向2025年的财政。笔者坚信“积极的财政更加积极”,但如果发债高峰是二季度,那一季度咋办?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登载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阅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承担相应风险。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BFC 汇谈

2025年与您相伴

欢迎后台留言

与我们交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