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家CFA 编辑 | 职伴君
来源 | 家哥的小黑屋(ID:
wj_blackbox)
周期行业的最简单解释就是当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时候,这种缺口需要一定时间来弥补。
根据弥补的方式不同,分为库存周期,产能周期和技术周期。
举个例子,人们需要一种产品,而供给不足。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马力生产,原来机器开8个小时,现在开足16个小时把产品做出来。
一般来说制造业周期在几个月的时间不等,期间奇货可居,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就是价格在上升,库存在上升。
如果加大马力还是不够消耗,那么就多买两套机器,机器这东西从买到调试到生产,要按年计算。
所以一般一个产能周期上行要经历1-3年不等,这个时候大家观察到的现象就是行业里加大力度扩产能,终端产品价格还是蹭蹭地上涨。
对于人类更深层次的需求,比如动力,比如通讯交流,增加产能和增加库存都没有办法满足时,就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满足。
这个时候基于新技术的各类产品就会蓬勃发展。当然技术从萌芽到转化为产品周期更长,一般认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技术周期)
需要经历的上行阶段需要经历15-30年。
比如说产能缺口对价格的扰动就不如产能缺口大。
毕竟到了需要用产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供需缺口也会很大。
可是供给也有过剩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可以通过甩卖库存,去产能,淘汰旧技术来实现缺口弥补。
最简单的,为价格下降。
这三个周期首先是嵌套关系,大周期套小周期,因为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总无法完全一致。
比如一个产能周期会嵌套三个库存周期,这个好理解,大家都在扩产能的时候,库存难免会做冒了。
更深层次的周期嵌套,大家可以看看熊彼特的书和其他经济周期教材。
这里我就给大家抛砖引玉。
2)
新世纪以来技术周期一直在上行,新技术一直在不断改造既有商业模式;
在这种大背景下,技术周期一直在上行,至少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的产品需求到今天为止还是很大
(当然互联网红利消失,证明这种技术缺口已经差不多了)。
产能周期到2018年底还是不足的,简单判断一下融资规模就能看出来。
这个wind数据库就有。
程序员作为生产资料,现在的供需缺口导致了工资必然是高位。
这个本质上和当年房地产周期高位时土木人才高工资,没区别。
和当年资源行业产能缺口巨大时,工程机械价格居高不下,没区别。
1)
首先经济周期被历史无数次证明过,所以不要幻想什么互联网时代程序员家伙事儿随身带,摆脱资本剥削。在互联网行业,他们就是上一个时代的挖煤机器而已;
2)
对于周期要敏感,2019年大厂裁员,这根本就是经济学理论的再验证。
可以被创造的行业已经差不多了,现在互联网都是巨头天下,群雄逐鹿时代过去了意味着产能缺口逐渐在缩窄。
要知道煤炭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机器就是在那里吃土,程序员也要有危机意识。
3)
第三去产能一定会来,这个时候的行业一定是寡头化趋势,市场价格会从自有竞争市场定价变成寡头定价。
简单说,越是抱大腿,越能够活下来。
真到了寡头市场,割韭菜的效率也是很高的。
对于三流四流互联网企业,小富即安在未来三年,非常危险。
所以说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新鲜事,供需平衡永远只是市场发展的极短阶段。
这个市场没有到计划经济阶段那样理想状态时,供给和需求变动不同步一定表现的就是周期性。
要是互联网自有模式还能狂奔,为啥不继续自己熟悉的领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