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比如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称为垂髫(tiáo),因为髫指的是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你的年龄对应哪个称谓?
幼年
出生
度:
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
指婴儿出生三日。
2岁
孩提: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
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指儿童少年时期。
13岁
豆蔻:
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夕之年:
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15岁
及笄
[jī]: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志学之年: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束发:
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舞象之年:
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成童:
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16岁
二八:
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
古代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20岁
加冠:
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结发:
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
年满20岁的男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
女子20岁。
24岁
花信年华:
女子24岁。
中年
30岁
而立
:而立之年。
始室:
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
正当壮年。
半老徐娘:
女子30岁。
40岁
不惑
:不惑之年。
50岁
艾、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老年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
。
下寿
:指60岁以上。
耆
[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
: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77岁
喜寿:
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均指八九十岁。
中寿
:指80岁以上。
伞寿
: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
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
:九十为上寿。
鲐背
: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99岁
白寿:
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期颐之年:
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上寿:
百岁
108岁
茶寿:
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140岁
双稀、双庆
。
⊙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
责任编辑:
安良(微信:15710831809)
明代大儒王阳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
王阳明是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稻盛和夫的人生导师。
诸子百家解密
荐语:
这里有最激扬的思辨,这里有最纯正的智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欢迎关注诸子百家解密!
民国风云
荐语:
民国者,百家争鸣,媲美春秋;风起云涌,比类战国。这是最好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
阅读原文
』
邀您说文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