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的三个性质为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杂质的研究应从对药品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两个方面的影响来考虑。化学试剂作为广义概念上的杂质的一部分,也需要评估其残留对药品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其残留限度的制定也是如此。如某化学试剂有基因警示结构,其限度应根据相应指导原则(《
ICHM7
》)制定。如为无机盐,应根据无机盐的控制策略及相应指导原则制定,在
API
成品检测炽灼残渣,研究元素杂质(《
ICHQ3D
》)等。某些有机试剂如残留溶剂中的四类溶剂的限度则应该先查找相应的安全性的数据,如动物毒理研究数据、职业环境暴露量研究数据等,然后根据安全性的数据计算相应的残留限度。本文着重论述如何根据查到的安全性的数据计算化学试剂允许的残留限度。
ICHQ3C
中收载了
PDE
的计算方法:
PDE = NOEL x Mass Adjustment/[F1 x F2 x F3 x F4 x F5]
其中
PDE
为允许日暴露量,单位为
mg/
天;
NOEL
为该杂质的最大无作用的剂量,单位为
mg/kg/
天。
Mass Adjustment
为体重调整系数,一般取为
50kg
。
F1…..F5
为各种修正因子,其含义与应取的值请查阅
ICHQ3C
相应内容,不再细述。
通过以上公式得出
PDE
的值之后,然后除以药品的最大日剂量,即得出该化学试剂的限度。
很多时候我们查找不到
NOEL
的数据,我们只能查到
LD50
(半数致死量)。目前最权威的计算方法出自欧盟原料药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原料药工厂中清洁验证指南》,其中收载了由
LD50
计算
NOEL
的公式:
NOEL=LD50
×
70/2000
。但这一公式却会误导
PDE
的计算,因为很多人会用这一公式计算出来的
NOEL
直接代入上文的公式计算
PDE
,却没有注意到《原料药工厂中清洁验证指南》一文中的
NOEL
的单位是
mg/
天,而不是上文公式中的
mg/kg/
天。原因就是公式中的
70
是欧洲人的评价体重。所以如果需要用
LD50
计算
NOEL
用于计算
PDE
,则不应该乘以
70
,公式应该是
NOEL=LD50/2000
,
2000
是经验常数。该公式可参见文献《
Layton D W
,
Mallon B J
,
Rosenblatt DH
,
et
.
Deriving allowable daily intakes for systemic toxicants lackingchronic toxicity data[J]
..,
Reg02To'xicol Pharm
,
1983
,
3(1)
:
224
.》,
有些时候我们查到的相应药理毒理研究数据(特别是某些低沸点溶剂)是研究空气中特定含量的吸入产生的效果,其单位常见的是
ppm
。以三乙胺为例,其研究数据为大鼠每周
5
天,每天
6
小时,持续
28
周,
NOEL
为
247ppm
。那么如何换算成
mg/kg/
天的单位呢?气体含量的
ppm
是体积比,
247ppm=247
×
101.19/24.45=1.02mg/L
,其中
101.19
为三乙胺的分子量,
24.45
为
25
℃气体摩尔体积。每天平均吸入量为
1.02
×
6
×
5/24/7=0.183mg/L
。
NOEL
(
mg/kg/
天)
=0.183
×
290/0.425=124.9
,其中
290
为大鼠每日吸入空气体积,
0.425
为大鼠平均体重。
化学试剂的限度制定如上文所述应根据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两个方面综合制定,某些化学试剂的安全性非常好,如氯化钠、氨基酸之类,其限度就需要根据质量可控性的要求制定。如上文的三乙胺,
PDE
(计算过程见上文
PDE
相关内容)为
62.5mg/
天,假设药物每日最大剂量为
100mg
,根据
PDE
计算三乙胺在该药物中的限度可为
62.5%
。这明显不合理,这时应根据实际工艺可能达到的值确定一个合理的限度,即质量控制可以实现的限度,例如
0.1%
。
以异丙醚为例说明由
LD50
计算
PDE
的过程,异丙醚的急性毒性经口服的大鼠的
LD50
数值为
8470mg/kg
,其
NOEL=8470/2000=4.235mg/kg
,
PDE=4.235
×
50/
(
5
×
10
×
10
×
1
×
1
)
=0.4235mg/
天。异丙醚在原料药中的限度由
PDE
除以最大日剂量既得。
结束语
原料药的合成工艺中经常用到一些有机溶剂、无机盐等化学试剂,我们需要研究其残留并制定允许的限度。以上是我对确定化学试剂残留限度的一些看法,请各位同仁指正。欢迎一起交流,本人微信号morice999.
作者介绍:
占小兵,2004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药学系(现南昌大学药学院),多年从事药物研发的分析工作,现就职于上海博志研新药物技术有限公司分析部。
本文是药群论坛
上海博志研新药物技术有限公司
占小兵老师
的经验分享,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需转载,需经过药群论坛和作者授权!
-----------------------------------------
最新文章:
1、
【原创】常规反相分析方法开发的流程
2、
CDE-关于参考使用国外药物研发技术指南的通知
3、
反相色谱法中缓冲盐的选择-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读书笔记(二)
4、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读书笔记
;
5、
[原创]一致性评价项目所需知识储备
;
6、
眉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开展药品生产工艺核对工作的通知
7、
2017.7.21CDE-eCTD培训与研讨会照片和录音分享
8、
2017.6.2药品一致性评价相关66骗文章资料整理汇总打包分享
更多学习内容请关注药群论坛和药群论坛微信公众号!
---------------------------------------------------------
药群论坛的QQ群
药品研发&注册总群 142331258;
药品研发&注册高级群 102700857;
药品GMP&生产总群 219048542;
药品质量检验总群 300939182;
生物制品注册研发总群 487476133;
药品临床研究总群 322401932;
药品临床前研究总群 149677623;
医疗器械研发注册群450482666;
药包材&辅料注册主群 522526281;
药品一致性评价总群 564089386;
保健食品研发注册群 542880379;
药品国际注册总群 313400021;
药品制剂工艺群 544533998;
中药研发注册交流 318731705;
2017年新群:药品质量管理&控制群 263020430;
药群医药文献应答群 553631639。
温馨提示:根据大家工作性质都可以加入。谢绝广告的摄入,详细单位名称入群!
药群论坛目前已有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