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百师通
教育百师通为广大家长、学生、老师及社会大众提供有关家庭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教育资讯等相关信息,由中国教育学会携54个学科专业委员会及国家级教育专家提供学术支持及专业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SIGHT视界  ·  选题与队友齐发力,研究创新无止境,CTB还是 ... ·  17 小时前  
INSIGHT视界  ·  选题与队友齐发力,研究创新无止境,CTB还是 ... ·  17 小时前  
黑马程序员  ·  如今的行情,建议25届/26届/27届大学生 ... ·  2 天前  
黑马程序员  ·  如今的行情,建议25届/26届/27届大学生 ... ·  2 天前  
新东方家庭教育  ·  孩子说“我不想上学”,除了坚持、妥协,我们还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百师通

是谁,成就了一位朗读者?这位老师的故事会给你启发!

教育百师通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2-23 13:44

正文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朗读者》节目很火爆,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和追捧,今天我也想说说我的朗读启蒙故事”。



        我在1997年就得到了国家一级甲等播音员的资质。不过,我没有读过广播学院。我的普通话朗读和播音几乎完全是靠自学的。我的新闻学专业,也是在做了电视工作以后才完成的。

        现在看起来,我的播音和写作水平都还不坏。这大概是因为自己走对了路。



【母亲给我的阅读启蒙】


我还没上学的时候,

就在我们家里屋的炕上

看到一本被翻烂了的《红岩》。

那里面的字我都不认识。

我只对那书里的木刻插图感兴趣。


那本《红岩》是母亲的。

我的阅读,就是母亲启蒙的。



我的母亲虽然只有小学毕业,

但是用今天的话来说,

她还是比较“文艺”的。

是她最早把“阅读”带进了我们家。



大约也是在1979年前后,

母亲就每个月

买回来一本叫《小说月报》的杂志。

那本杂志浅蓝色的封面

和茅盾题写的“小说月报”四个字,

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母亲还买过另外一本杂志

叫《世界之窗》。


那个时候我已经要小学毕业了。

但是我对那种默不作声的“看书”,

似乎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


【从“听”收音机开始】


我“自主的阅读”,

其实是从“听”开始的。


我那时候特别着迷于听收音机。

七十年代末,

电视还没有普及开来,

收音机是我们这些孩子

接触外部世界主要媒介。



那个时候的收音机里

经常播送相声和评书。

从侯宝林、刘宝瑞,到李金斗、侯耀文;

从刘兰芳、单田芳,到袁阔成、田战义

直到现在,

这些大名家的代表作品,

我还能够报出个八九不离十。

回想起来,

那是我最初的普通话启蒙。


【一个人“说神话”】


那个时候,

全国都没有多少节目资源,

电台里的节目都是不断地重复。

这倒是便宜了我——

我有机会反复的收听。


只要电台播放我喜欢的段子,

我就一边听一边小声的跟着“瞎嘚啵”。

他说后一句,

我学前一句


后来我发现,

现在的孩子跟着美剧

学英语也是用同样的方式。


那时候,

我的外公曾经向我妈妈“举报”说——

“这孩子就喜欢一个人说神话!”


其实,

那是我在“复习消化”从收音机里

请来的段子。

这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色彩的“神话”,

不就跟现在学音乐的孩子

要自己“回课”一样嘛!


“说神话”成了我的语言学习方式。

后来我知道,

听收音机和“说神话”

其实是给自己

做了一个小小的普通话语言环境。

不管学什么语言,

你都要给自己营造这样的语言环境。


小孩子的语言模仿力是很强的。

我就是在自己营造的这个语言环境里,

轻轻松松地学会了说普通话。


【鼓励和回报】


相声和评书听多了学多了,

就会在同学面前显摆。

一显摆还就真有人赏识我。



上小学的时候,

我就开始在全校说相声,

演“活报剧”;

读初中的时候,

我朗读的课文录音

成了全年级的语音示范。

这就大大的鼓舞了我听和说的积极性。

后来,

朗读和朗诵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我的消遣。

没事儿的时候,

我总想找一本书来读,

而且得是出声的读。

不知不觉之间,

我的文学启蒙已经开始了。

但所有这些都还只是“听”来的。


前些日子

我从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文章里得知,

余先生也常年保有这样的习惯,

有时候甚至

一边开车一边放声朗诵

《将进酒》、《蜀道难》。

好文章一旦被读出声来,

就会更加富有感染力。


【向“阅读”自然过渡】


朗读的感染力激发了我去阅读!


很庆幸,

就在这个时候,

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广播节目。



大约在八十年代,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有一个节目叫《阅读与欣赏》,

好像只在周四晚上播出。

节目里介绍的,

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作。

演播者都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

和北京的著名话剧演员。

我至今还能背诵一首李白的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就是从这个节目里听来的。

这个节目不但朗读得好

夏青、方明、林如、雅坤,

都是一流的播音员和演播家,

赏析得也好

后来我才知道,

给那个节目写稿的,

不少都是很有名的文学专家。

当时我才读初中,

节目所讲的,

我并不能完全听懂。

但是,

每期都是从头听到尾,

唯恐漏了一句话。

那个节目

不但告诉我什么是好的朗读朗诵,

还让我知道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

可以说,

那个节目从内容到形式,

都是我非常喜欢的。

它为我后来的阅读生活打开了一扇门。



从那以后,

我开始到学校图书馆

按图索骥地找书读了;

后来,

我又到附近的工人俱乐部去借书读书;

再后来,

就干脆把每天乘车钱和零用钱

拿来买书读了……

在我面前,

书的世界越来越大了,

我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广,

我读的书也越来越杂了。



阅读课相关配书请到下方百师书屋购买,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哦。


推荐文章
叶子猪游戏网  ·  夜班驾驶员 | 一板一眼的教科书式摆拍!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