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惊云小屋
时事/见解/教育/成长,人生旅途中你发现了我的小屋,你的人生从此定会与众不同。愿你从此和我一起进步,人生不再迷茫。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惊云小屋

惊云 | 九零后:落英的一代。

惊云小屋  · 公众号  ·  · 2018-03-10 18:33

正文

落英,在《辞海》里有两种解释。


他既可以用来形容“飘落的花”,也可以用来形容“盛开的花”。


在我的概念里,我一直把这一代人称为“落英一代”


因为九零后,就像这个词语一样,是被上下两个完全不同的半场概念撕裂的一代人。




大浪滔滔,每个社会里的人,都是浪潮里的小虾米。


小虾米的父母在这浪潮里的某一处珊瑚礁里留了一个温馨的港湾,但无论是这珊瑚礁,还是你真正在海水里受到冲击,你都离不开这滚滚浪潮。


历史的机遇就是这样,08年金融危机压下来后,之后多年的宽松时代,在2017年告一段落。而2018年,我们迎来了车轮滚滚向前但又不再宽松的经济期。


对一部分90后,特别是95年之后出生的人来说,在宽松时代来临的时候,由于自身对经济社会的不了解和本身经济的不独立,是赶不上这趟车的。


于是,当这一部分人的思维成熟,或是在大学里找到了自我的意识萌芽,或者被动进入了社会后,巨大的撕裂就会来临——他们面对了一个末班车都赶不上的宽松时代后的产物。


房价飞涨,杠杆巨大,物价迷茫,社会阶级差距变大又趋于定型,而这一切又回到了教育的疯狂、工作的难找、原始家庭积累差距的放大,最后又带给人恶性循环的焦虑和迷茫。


这一切,和你无关,也和别人无关,这是这个社会时代下的必然。你一个人改变不了这滚滚浪潮。



经历终于变成了历史,而历史终究成为了沉淀。90后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大部分上一辈80后曾经的疼痛和悔恨,而我们随着社会的惯性,会认为00后也必然要经历我们曾经的痛苦和被甩下车。


但应该不会了。所有这一切的问题, 也许都会在90后这一代开始凝固、融化、定型、慢慢消化直到消失。




其实这三十年的发展特别像是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最开始野蛮,然后逐渐创新,最后深度下半场精细化运营。我们社会的发展也差不多。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你应该抓住的机会。


大部分的80后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定型,抓住浪潮的人已经在岸上,而没抓住浪潮的人,则还在水中。80后有时候是幸运的,那是个野蛮又宽松的时代,就像互联网刚起步的时候,遍地是机会,遍地也都是痛苦。


90后就比较撕裂一些,上半场还是野蛮的时代,下半场却赶上了精细化的时代,就像上半场还是追求数量的10%的GDP,下半场就需要高质量的6.5%的GDP一样。


同样,也就像上半场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去港股美股上市,而下半场却需要他们各个表态“无条件回归A股”一样。


90后所面临的这个社会,是一本书都说不完的社会。他们经历着房价的巨变,经历着物价的飘动,经历着教育的改革,经历着医疗的变迁。经历国外思潮的剧烈冲击和国内的崛起,也快速的经历了这个时代最新的东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一切一切仿佛都在90后尚未站在山峰之前都袭来。


90后的上半场还在吃着大大棒棒糖,下半场就已经在玩VR游戏了。上半场还在玩着俄罗斯方块,下半场IPHONE已经出到了第十代。上半场还在看数码宝贝,下半场已经在看一人之下了。


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是历史发展就这样,每个时代都有机遇在,而你能抓住这些机遇的大前提是:你在该成熟的年纪成熟了,并且之前有了足够的努力了,同时勤于思考选择了。这才是你能把握机会的基础。


你现在去给一个8岁小孩说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意义在哪里?

你现在去给一个60岁做了一辈子医生的人说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发展,意义又在哪里? 这是第一步,恰巧在那个年代成熟。


你给一个安于享受人生的人说要努力多去理解这个社会,意义在哪里?在别人眼中享受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你给一个家境殷实不用工作也能活的很好的人说要去努力,意义又在哪里? 这是第二步,努力。


你给一个找不到方向的人说去好好努力,结果做了一辈子不喜欢的工作,也做不出成绩,那么意义又在哪里?

你给一个不善于思考只知道闷头工作的人说方向,说去把握时代宏观巨轮的机会,意义又在哪里?人家说不定以为你没安好心。去他妈的,能救一个是一个,救不了的少操那份心。免得狗咬吕洞宾。 这是第三步,选择。



而00后呢?我认为00后是幸运的,他们不必和90后这帮“落英的一代”一样,去经历这种痛苦的撕裂,我有信心,我们大部分的“不应该撕裂分化”的东西,一定会在00后正式成熟并融入社会舞台后修复好,而一部分“本身就应该撕裂分化”的东西,也不会让00后觉得很突兀了,因为他们不会在经历我们那个年代了。他们可以坐看云卷云舒,至少活的明白不矛盾了。



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对90的人生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转身与新的人生历史的开始。


从宏观层面上,过去狼来了的心态可能要完全改变了。很多事情的变化一定会比我们想的更坚决和务实,不会再和以前一样“越喊越贵”或者“只落实到纸面上了”


从经济层面上,宽松的大浪潮已经过去,未来在可见的几年内(从2017年开始,2018年正式进入到下次经济危机)将是可预见的脱虚的最好年代,也就是稳健(jinsuo)的年代来了。


可以预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房价平稳允许小波动、金融去杠杆,是一定会落实下来并更快的实现的。其实资管侧的很多人从去年开始就应该直观感受到了。


而从社会层面上,供给侧改革正在步伐越来越快,消费升级、新企业的扶持也在加紧进行。


前几天,富士康的IPO被特批通过,就是非常强烈的一个信号,在想想吉利的奔驰入股,想想大部分房地产公司2017年的痛苦和难过,我们不难看出,整体经济的问题,已经从过去单纯缝缝补补,过度到了政治-经济-实业的底层线条中。


从经济侧,就开始强调“特定类型新企业”IPO受到欢迎并且马上拿出富士康做个一个榜样出来,这是实打实的承接了经济策略的实业推进。


未来可以预见的事情有:


住房市场的加快推进:住房不炒需要依靠多类型房产(共产房、租赁)和房产税去加强控制,并且一定会有针对真正住房需求人的分级杠杆。


过去越调控越高的房价,现在已经到了不治理就会杠杆崩塌的地步,因为这已经不是宽松的年代了。


但大家放心,房价也不会跌太多。最好的情况,也必须要实现的情况,就是当前房价和物价企稳,而经济侧改革成功后,在几年之内能够匹配对应的房价,这样就实现了“慢慢消化”的作用。


这基本是我们中庸方式最好的思路。大家可以好好梳理一下,宽松年代高杠杆下的高房价,再想一下已经到了这个不再宽松的年代里,如果再不从底层(经济发展)解决问题,那么下一个时机就会变得遥遥无期,就算我们主动创造这个时机(说不得的东西),也不会比这个时机更好了。


所以最好的机会在哪里呢?


自己理解一下。如果你炒股票,特别是玩香港牛熊证,你会知道一个词: 顺势而为 。你持有牛熊证过夜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很有可能一夜清零。基本散户能在牛熊证赚钱的,都是短线操作顺势而为。


同样,如果你真的想好好买个房子,那么先想想怎么赚钱。怎么赚钱?自己努力+时代基础,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什么会有大发展?我上面说过了,那就是供给侧的改革是强制推行的。


避开时代的痛点,抓住时代的浪潮,房子车子票子只不过你的附属品。几年前我一定不会劝你这么想,我甚至还会劝你早买房,因为几年前,“宽松和高杠杆”就是浪潮,但现在不会再是了。


新零售、传统行业的精细化、脱虚务实,这些都是新时代最好的机会。把握住了,你就有更大的红利在。就算把握不住,你至少不会逆流而行。


想想金融行业的风声鹤唳,以后金融行业依旧是一个赚钱的行业,但不会再给两极分化贡献太多能力了。想想房地产的强制管控,再想想我们整个央行体系的变动和部分合并与增加, 你一定要深刻的理解政治到经济到实业这个逻辑,不然你会片面,你会矫枉过正。


未来,我们的医疗和教育也一定会如此,我们的互联网我们的制造业也都一样。



大家只要记住,改变不了的东西,未来一定会两极分化定型,就类似国外的公立和私立大学一样彻底分化开来, 而这里面的正数,就是你的红利。


而凡事今年开始着力推进的东西,可能并不会继续两极分化, 这里面要去弥补的负数,就是你的红利 ,这些都是你应该去抓住红利的部分。投机的时代里,任何事情最后都会两级分化,而这个新时代里,只有改变不了的才会继续分化下去。


你要做好自己的选择。说到医疗和教育,我其实内心里对它的看法依旧是第一种, 但不妨碍你从中寻找你的机遇。


是不是有人看不懂?


那我举个例子好了。


我个人认为教育未来依旧是捆绑中产阶级的最重要的东西,那么我认为教育未来会两极分化。那么什么是正数?正数就是两极分化的这个加剧。那么对一个未来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你要追求的正数红利就是你要去尽量做高端教育,前期就要准备。


那么假如我认为教育行业未来不会两级分化,那么我会去做什么?我会去追求负数红利,就是基础教育、范围教育和规模化教育的红利。就这么简单。


那教育我个人认为是第一种,有没有第二种?有,比如说养老。




90后就是这样一个“落英一代”,那么你究竟是盛开的花,还是飘落的花,就看你自己了。


这个时代永远不会辜负又努力又有选择的人,因为你本就在这个年代成熟,你需要融入这个深刻的社会,社会也需要你去构建他了,这本来就是你奋斗的一方浪潮。


祝你盛开。



推荐阅读:

黄金时代,别害怕辜负青春。

人一定要学会抓住宏观时代的巨轮,否则你这辈子会永远艰难和焦虑。

你一辈子没离开小城镇,人类几个纪元也没跨出银河系。



人生大梦一场,赞赏随意。


欢迎转发本文到您的朋友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