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归”的建筑迷到专攻云端建造的科技达人,从扎根一线的技术员到探索前沿科技的青年创客,他就像一个探险家,以旺盛的好奇心、扎实的技术功底和青年锐气在建筑科技领域不断拓展自己的创新“版图”,他就是
中建四局第二届精诚青年奖章获得者、一公司科教文卫事业部中建映花悦府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宗昌。
入职四年来,他先后斩获
省部级工法4项、全国性BIM赛事奖项16项(一等奖及以上8项)、SCI论文1篇、专利8项及3项国际先进技术鉴定评价。
在全国首例竖缝密拼全装配剪力墙体系、装配结构云端工厂和建筑机器人的研发、设计、落地应用与推广等局重点科研课题实践中,他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攀登技术“云端”的高峰。
李宗昌喜欢在建筑的世界中探索,对前沿的建造科技充满旺盛的好奇和活力。大家都称呼李宗昌为科技建造“探险家”。对于“探险家”这一称号,他欣然接受,并对掌握各种技能乐此不疲,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多面手。除了土木专业的学习工作,他还考取了电工证、叉车证等相关特种作业证书,并获得了无人机飞手资质。他一直在未知的领域里探索,为了积累更多的技能与知识,他还攻读了博士研究生,以便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创新多样的思路。
这份探索基因,正来自于他的家庭,李宗昌的父母都是土木工程从业者,他从小就在家中图纸堆里“摸爬滚打”,在门口沙土堆上“砌筑梦想”,他的父母也常常陪伴他,用积木块沉浸体验结构施工。在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高考后毫不犹豫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希望能够在建筑技术领域钻研探索,而中建四局为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激发了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建筑施工的发展印记贯穿着自己的成长:小时候父母用的还是纯手工绘图,后面逐步采用二维CAD绘图,到本科毕业已然发展成三维BIM建模出图;皖南山区原多采用毛竹作为外围护架,随后钢管脚手架逐渐取而代之,到我毕业加入中建四局,第一次见到了更坚固安全的盘扣架体、顶模挂架等形式……施工技术的快速进步,让我既惊奇又受鼓舞,更下定决心钻研前沿技术。”李宗昌说道。
李宗昌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实践出真知。他的职场第一站,来到白云机场三期(龙口-小布安置区)项目。
该项目为广州市重点工程、白云机场三期航站楼扩建工程的先导项目,也是关系回迁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
为了加快推进安置区建设,保障村民早日回迁,2021年,项目立下工期履约军令状,全年完成22栋主体塔楼封顶。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困境,李宗昌在科研团队的带领下,全面参与广东省首例“新型预应力快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PPEFF体系)在该项目的应用实践。
作为新型装配式建筑技术,该体系整体装配率高达70.4%,竖向构件100%预制,创造性采用预应力作为预制梁柱节点主要连接方式,大幅提升结构抗震性能,是全国建筑面积最大、工艺最复杂的PPEFF体系项目,对项目管理是一次全新挑战。
工艺不清晰、工法不成熟、工序不穿插……在诸多问题面前,一线建筑工人缺乏相关建造经验、部分员工逐渐产生畏难情绪。对此,李宗昌乐观地表示:“没有经验,我们就摸着石头过河,做得好我们还能传授经验呢。”在他的鼓舞下,全体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对项目全工艺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修编,并
荣获“中建集团优秀施工方案
”。他又通过BIM技术,落实全过程三维模型动画交底,确保现场人员详细了解施工要点,联动设计、施工、技术相关人员,现场手把手指导、培训产业工人施工步骤和细节要点,建设团队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一路攻坚克难,实现多个从无到有的突破。
项目技术获得2022年金标奖BIM/CIM应用成熟度一等成果、2023智造“SMART BIM”大赛一等奖等表彰,以高品质高效率赢得了广州市住建局及业主单位的书面表扬。
李宗昌回想起那段追光的日子:“是向上蓄力的扎根过程,这是我第一次对技术成果指导施工实践有如此清晰的认识,以先进技术克服施工难题,用技术创新助力品质履约。”
2022年,智能建造成为建筑业热词,中建四局重点课题《模块化可周转超高层建筑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开发及应用》成功立项,并进入实施阶段,标志着四局智能建造研发迎来了崭新篇章。中建四局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开展全国首例集成两台桥式双梁起重机的云端工厂(轻型顶模)技术研发。
得益于在白云机场三期项目PPEFF体系应用实践的不俗表现,李宗昌听从组织安排,继续跟进新型模架平台系统的设计研发工作。
▲全国首例集成两台桥式双梁起重机云端工厂
(轻型顶模)
相较于既有的大比例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全新的超高层顶模系统,让李宗昌坦言“倍感压力”,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抓住了这次宝贵的锻炼机会。在局工程技术研究院团队的指导下,结构专业出身的他,运用Abaqus及迈达斯等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从钢结构设计规范、立柱支撑点位、钢平台架体布设开始,一个节点、一榀桁架进行受力分析与计算,利用BIM技术反复模拟,科学合理调整钢平台位置的布设。同时与团队一起到各地开展技术考察学习,数易其稿敲定了全国首例两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的集成方案。
方案确定后,两台桥式起重机的巨大动荷载又成为挡在团队面前的另一座“大山”。无参考先例,李宗昌便与研究团队潜心钻研、反复论证,设计研发了一整套新型顶升支撑系统,为后续项目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数值模拟分析基础,保证云端工厂在最不利情况下的安全稳定,有力推进了装配结构云端工厂在中建映花悦府项目顺利落成。
如今,坐落在广州花都的中建映花悦府项目,依托装配式建筑体系、云端建造工厂和建筑机器人等系列创新科技成果应用,
相关技术成果获得
1项国际领先、3项国际先进鉴定评价;获得全国类大型BIM赛事特等奖及一等奖4项,
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技术应用评选中,
荣获全国唯二的“卓越工程奖”
,
成功举办
国家级观摩会3场,省市级观摩会8场
,
成为广东省、广州市建筑工业化示范标杆。
“精诚以赴‘向
云端'”
。
李宗昌笑言,建筑业正在向数字化、
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
转型,自己是这条道路上的笃行者,希望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持续追光,成为技术变革的先行者。“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在‘学中干、干中学’的循环中完成的沉淀。”在这位青年创客看来,精诚奋斗的密码,就藏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实干哲学里。
供稿:一公司
责编:王宝光
校对:李真、姬文帅、魏莱
审核:张伟、代俊、朱羽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