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转载自祥云小镇“追光者栏目”对童书妈妈三川玲的专访。
与童书妈
妈三川玲的访谈,在博鳌写作教育国际论坛
之后进行,由于现场太过火爆,约定的时间已在分秒游走间过界了30分钟。
无施粉黛的三川玲刚刚坐定,就有小读者探头探脑地怯怯试探:“老师您能帮我签个名吗?”孩子的母亲也快步上前:“辛苦您和孩子合张影吧,我们专门从外地赶来的,他每天晚上都要读您的书才能睡觉。”
惊异于童书妈妈的影响力,看着他们开心地合影、交谈,仿佛对这个在儿童教育界颇有影响力的“妈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想知道她为什么在亲子家庭中有这么大的魅力,她只用一句话就解释了一切——“
无论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都会很开心,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
”
“母亲的身份使我可以悦纳更多”
年届不惑的三川玲有一个女儿,用她的话说,是“不像我们女儿的女儿”。先生白滔滔学机械出身,转行做经济,后进入媒体,历经新周刊、南方报业、随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而她本人撰写的教育文章常常10万+,出版作品
获国家图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销量百万,总是掀起购买风潮。
“可我女儿的个性在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里是极易吃亏的那种,她不想当中队长,不想当学习委员,哪怕是会的问题也不想举手回答。不争不抢,好像无欲无求。”
三川玲和先生同为敢想敢闯的性格,从而立之年辞掉安逸稳定的工作投身创业即可见一斑。
“我女儿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焦虑,可能是感受到了我们给予她的一些压力。”但事情的改变来自于一次学习性格测试。三川玲夫妇的测试结果显示“狮子型,力争上游,拯救世界”,而女儿的结果赫然显示“海龟型,自得其乐,与世无争”。
“从那时候起我和女儿都知道了,没有能力高下,只是类型不同,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那么你就要尊重她。我开始帮她寻找她的人生资产,搞明白她的人生负债,告诉她最好要和什么人交朋友……
不再关注她的缺点,要盘点她的优点都有哪些
。”
后来,三川玲发现,女儿平和又安静,和任何人的关系都很好,做事情非常认真,一定会尽力做好。“那这就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孩子啊,她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要逼着她变成另外一个人呢?”
母亲的身份使得三川玲可以悦纳更多,她开始告诉家长,对于孩子最重要的是识别他究竟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觉得世界上最愚蠢的理论就是木桶理论,你无法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一定要弥补起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混一口饭吃,其实是在于你最大的优势、最长的那块板啊。”
没有人会拿松树去跟一朵玫瑰花比较,就像孩子与孩子之间也不能被比较。
“生活和教育的目的都是通往幸福”
三川玲辞职创业之后,给自己定下了每年旅行三个月的目标,迄今为止均悉数完成。但是每当她去旅行时,对于孩子们的教育课程就会不得已暂停,在家长的要求下,她将儿童读书会的项目拓展到了“亲子家庭营”。“
既然要旅行,那不如大家一起去吧,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有意义的呀。
”
在阿那亚的海边,在自由自在的营地里,孩子们白天去赶海踏浪,晚上聚在一起交流好玩的趣事。“我让孩子与父母分别写下自己最单纯的心里话,让他们读给彼此听:我喜欢乖乖练琴的你,也喜欢不洗澡的你;我喜欢唱歌给我听的你,也喜欢生气撒娇的你。”在彼此的情感交流中,父母与孩子更了解对方,惊讶于互相能够接纳的部分竟然比想象中更多。这样的写作是简单的、真诚的,顺应着孩子的天性。
“这是人性中自然生长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
阅读与写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唤醒这些情感,这在我们这次写作教育论坛上也得到了印证。
不论是哈佛的老师、澳洲的老师还是芬兰的老师,大家殊途同归,
写作教育都是为了通往幸福,我们没有交流过,但却发现教育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
三川玲并不排斥应试作文,她认为自己的写作教育与应试作文是同一回事。“接受我们写作教育的孩子在应试时也能轻易拿到高分,学校的老师看到这种真诚的文章,也是会动心的。我们的团队里有海淀区中考作文的命题者,他说出题的目的与我们的教育完全是一致的,只是太多人曲解了原本真诚简单的作文题。”
但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教育领域,应试是一极其残酷的选拔机制,“
但教育的本质应当是成就啊
”——三川玲如是说。
“那些素质优秀的孩子,数理化都超高分,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那随便什么人来教他们也依旧优秀;可我要做的教育是成就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无法被比较的,因为幸福本身就是不能被比较的。”
成就每一个孩子,听起来已经很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三川玲还顾及到了孩子们的每一个阶段。
“
我觉得童年不是为了成年做准备的,孩子不应该牺牲童年去为成年换取任何东西。你怎么能说人生的某几年是重要的,某几年是不重要的呢?你的时光是平等的,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平等的。
”
她尽力让孩子们的童年有童年的样子,她相信只有欢快自如地度过每一天,才能顺利地通往幸福。
“选择这里几乎是我的第一反应”
决定举办「博鳌写作教育国际论坛」,是三川玲儿童写作教育版图扩张的一大步,这一国际性的盛会,邀请到了来自全球的顶级写作教育大咖。
来自挪威的畅销书作家阿澜·卢,哈佛的写作教育专家史蒂夫·阿尔蒙德,澳洲FCS学校创始人菲利普·奥卡洛夫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顾问奥斯卡·伯尼菲……
全世界关于写作教育的专家齐聚祥云小镇,在这里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带给孩子一个全新的写作世界。
“当时他们初步决定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这个论坛,或者到798去找个户外的场地做,
我几乎是第一反应——为什么不到祥云小镇去
?”
在这次论坛举办之前,三川玲早已是小镇的常客,“我们送女儿过来学英语,我和先生会拎着电脑到北平花园餐吧,边喝咖啡边写东西,
这个小镇给人的感觉是亲近平和的,骨子里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洋气。
看到外面的雕塑和时令性装置,我都会出去拍拍照片。”
▲
图为北平咖啡祥云小镇店
与“博鳌写作教育国际论坛”同时举办的“写作狂欢节”引起了小镇顾客的广泛参与。“魔法商店” “解忧杂货铺” “人生仓库” “爱的邮局” “镜子屋”,散落在小镇大街小巷的每一个点位,都吸引着大批文字爱好者,大家纷纷信手涂鸦,用只言片语写下对生活的感悟。
“每一个点位设置的内容其实都是我们写作训练营以往活动的变体,例如人生仓库,我们本来是让孩子们通过味觉辨别人生五味,从而延伸出更多的感官写作体验,但在小镇环境里,每个人都来尝尝不同味道的水好像不现实,所以我们改变了策略,用棉花、钉子、柠檬等5种物品让大家唤起内心不同的感受。”
“这周边的亲子家庭素养也很高,在论坛的交流当中,我发现很多父母提出的见解与育儿观念是很高级的,他们给予孩子的内心力量也是很强大的。”
三川玲抒发着对前来参与写作教育论坛家长的赞美。
她相信这样的一站式素质教育汇集地,会与周边家庭形成良好的呼应,
当教育被潜移默化地植入生活,当生活被毫无负担地放归自然,孩子与父母都将在轻松自在的能量场中共同成长。
小镇的温柔与惬意吸引了三川玲,也吸引了她的大批拥趸,在这里,写作和生活的藩篱得到进一步的突破,人们跟随着自己的心境,通往幸福的更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