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共濟會展覽為這個歷史悠久的組織揭開神秘面紗
香港有些私人展覽辦得不比官方遜色,最近在中環交易廣場舉行的共濟會展覽,由一七一七年在英格蘭成立的聯合總會講到在香港成立分會,便十分精彩。可惜受場地限制,展期只有數天,加上沒有大事宣傳,故未有引起公眾注意。
共濟會源於歐洲中世紀的石匠工會,其後開枝散葉,遍及許多國家。會員再不限於石匠,而是各行各業。他們以兄弟相稱,用暗號作為身份識別,並有秘而不宣的儀式。會員需信奉一位至高無上之神,但聚會時不談宗教和政治,以保持和諧氣氛。
現今英格蘭總會在港有二十個分會,加上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分會,合共三十二個,會員近千人,來自不同族群和階層。他們的會所設於堅尼地道,名為「雍仁會館」。我曾有機會入內參觀,裏面的藍廳和紅廳是舉行入會和就任儀式的場所,宴會廳的彩色玻璃窗鑲滿徽章和符號,十分奪目。
此組織十分低調,雖有不少名人包括港督和立法局議員曾加入共濟會,但仍被人冠以「秘密社團」稱號。九七年後,隨着一批外籍會員離港,現已逐漸開放。今次首度舉辦展覽介紹共濟會的背景,是一大突破。他們強調會員要堅守重誠信、有善心、言無不實、一視同仁和兼收並蓄等五大原則,今天他們已不介意公開身份,但有些事項不能宣之於口,以保留一點神秘感。
來源: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