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砺剑
砺剑---有我中国强! 砺剑愿和您一道: 传播事实真相,传递理性思想; 构建爱国主阵地,弘扬中华正能量! 欢迎您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韩正会见万斯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护驾有功,特朗普将破格提拔他 ·  2 天前  
政事儿  ·  官宣!央视春晚主持人确定 ·  3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福建省纪委监委最新通报! ·  3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福建省纪委监委最新通报! ·  3 天前  
半月谈  ·  00后回村,干出哪些新花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砺剑

“一带一路”背后的中国文化故事(三)

砺剑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6-14 22:24

正文

  • 本刊专稿

  • 作者:水文化研究学者 王坚


六十多年前,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有谁能料到今天的中国能坐拥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家、世界最大对外贸易国家、世界最大出境旅游人数国家,而且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三十多年前,又有谁能预想,今天的中国能将人成功送上太空,能举办人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奥运会,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并被公认是经济“全球化”的领袖国家?毋庸置疑,中国三十年来在经济方面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让世界感到惊叹,也吸引了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高度关注。

 


“中国模式”,或称“中国道路”范畴之下,中国国内三十多年来年均近10%的经济增长率主导了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经济革命,它改变了世界的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自成一体的社会变革方式。


今天,中国正在准备把自己在经济领域中成功的经验、工业生产能力、科技金融能力,和文化软实力通过“一带一路”向海外推介和拓展,进而链接世界,与世界共同分享,共同进步。中国人第一次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天下大同”理念走向海外,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首倡“天下大同”,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从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150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70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6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演变积累了一系列公认的平等、尊重、合作、共赢、和平原则。这些原则应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中国是这样一个从骨髓里珍爱和平的囯家,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孙子兵法》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著名兵书,但其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以备战的决心和实力制止住战争。几千年来,和平的精髓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文化基因里。即使数百年前,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三分之一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奴役霸占他国领土。

 

今天,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依靠人民勤劳、建设发展、维护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从1950年至2016年,中国已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往后仍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大对外帮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同时,中国发展也得益于国际社会的帮助,双方互惠互利,共同进退。

 

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领袖国家,之所以能够登顶一呼百应,凭借和仰赖的是中国文化的厚重、博大,和精深。中国文化的高度、宽度、长度和厚度,不是任何其他国家可以任意触及、企及的,中国文化的价值伦理令世人惊叹、赞叹、佩服不已。“和”是中国文化、价值伦理体系中最核心、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没有之一,只有唯一。由“和”生发、繁衍出一系列治国安邦“和合、和平、和谐、融和、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以和邦国”等理念,但其根本的基点或锚地就是一个“和”字,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关键词”。

 


中国文化中的“和”价值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中国人原本固有的,它是中国人长期问学大自然的结果。为什么全世界众多文化类型中,唯独中国文化那么特别,那么鹤立鸡群,一以贯之地强调“和”价值,始终如一地坚守、实践“和”理念,而不是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更不是占据当今世界话语主导权的西方国家文化。


毫不夸张地说,中西方文化的内涵是有区别的,甚至乎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当然,中西方文化也有许多非本质的相同和重叠的部分。中国文化中,有西方文化可以比较的部分,也有西方文化根本比较不了的部分。

 

换言之,中西方文化的内容各异,伦理取向各异,智慧程度各异。客观上,两种文化是有高低之分,多寡之差,优劣之別的。讲清楚这一认知结果,是重要和必须的,特别是对即将重回“世界第一”的中囯而言,中华民族有责任向全世界讲明自己的位置高度、态度和志向。讲明白中囯将把人类世界带往何方去。清晰地显示中囯文化相较于西方文化的智慧之处,则重要到关系有没有勇气,和能力建设起中国话语权体系的问题。否则,中国文化始终被西方人丑化和诟病,摆脱不了被曲解、嘲笑,和贬低的命运。

 

如果一个国家丧失了文化的主体地位,被迫成为西方文化的延伸,其发展则须听从西方的引导,其行为的对错须由西方断定,其存在的意义须由西方发现,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所说:“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这是可悲可怕,且不能被允许发生的状况。


事实上,西方的价值观理论也根本解释不了中国现象。诚然,区别、认识中西方文化的所谓“高低优劣”,并不是要排斥、反对西方文化或其他种类文化,相反是要在包容的前提下发现、阐明、传播更智慧的东方文化,更多地鼓励人类携手,包容谦卑,共同进步和进化。

 

中国文化相比较西方文化而言,最重要的差别是:中国文化立足于生态链圈,整体论事;西方文化则局限在生物链圈里,局部议事。众所周知,完整的生态链圈中包括水循环系统、生物链系统(食物链系统)、能量循环系统等其他绪多次级系统。所谓原生态链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即在一个可持续性生态链系统中,水循环系统最是关键,不可或缺,位处绝对的至高无上地位。水,是万事万物之源,水决定世间万事万物的存亡。离开了水,任何生命体的存在都无从谈起,更遑论繁衍、发展、进化。

 


讲中国文化具有比西方文化更高层次,更深意涵,更广覆盖,是有事实支撑,有立论根据的。中国文化本质上,是植根在水的智慧高度层次上发展、演化、传承而来的一种“和合”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建立在动植物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竞争”文化。


换一句话讲,中国5000年传统“和”文化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地沿着“水”路这一条“主线”演进,不曾间断地一代接一代薪火相传、世代传承至今。毫不夸张地说,水智慧护佑下的中国文化价值伦理“天人合一”、“天下大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已逐渐被今天的世界认同,被广泛视作是未来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价值;相反,西方文化“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至多被视作一般性知识或常识。

 

中国人群体,是一个信仰自然天地的族群集合体。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他们认理宇宙天地最大,宇宙天地中的自然规律“道”最大,天地间的自然规律“道”掌控、规管着宇宙空间里的一切事物和事理。“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宇宙间有四大组成部分,而人(生物体的代表)占据其中一部分。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天是以道的法则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故天地宇宙之下,自然规律“道”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力量,是唯一的主宰力量。

 

中国则是一个信奉自然天成,信奉自然宗教,信奉“天人合一”的国家,中国人自古以来笃信“天和地”,老天爷有眼,天底下最大“替天行道”,“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地人”三位结合成一有机整体。自然王国中,有天,有地,有天地间的自然规律“道”和万事万物。天在上,地在下,自然规律“道”运行天地之中,生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人类虽是“万物之灵”,是所有生命体物质中最聪慧的一个族类,但却也只能是生物链圈中的“老大”而已,在生态链圈庞大的系统中,人类物种仅仅是那一个小小的部分。有或没有人类物种,绝对不会对生态链系统产生致命的影响,任何一类生命物种都影响不了生态链系统。

 


相反,天地宇宙中的自然规律“道”却不无时无刻地存在,并规范、掌控所有生命物体的进化和演变;水,则时时刻刻决定了世间万事万物的生死存亡,兴盛衰败。“道”或“水”两者如此重要,且至高无上,不可或缺。那么,自然规律“道”与水之间,又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哲学意义上说,两者是何其的类同和相似,只是一个隐性,另一个显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上善至善完美;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名利,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水最接近于“道”。从此,“道”不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幻觉。“水”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成了“道”,或自然规律的化身。中国哲学先贤老子用“道”形容自然规律,创造性地用有感知的“水”来描述、体认难以感知的“自然规律”,用心何其缜密精细,喻义和意义深刻,而非同寻常。老子早已经讲明白自然规律“道”或“水”的内在关系,只是后人并没真正理解、了解而已,或“百姓日用而不知”。

 

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国人心悦诚服于“道”,诚服于“水”,尊敬大自然,尊重大自然规律,遵从“天地”自然法则,拜水为老师,从学习、研究、总结水的品德和水的性格中得到智慧灵性和灵感,感悟人生道理,开启人类大智慧。(第三章完,全文待续)


扩展阅读:

“一带一路”背后的中国文化故事(一)

“一带一路”背后的中国文化故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