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来聊一聊“知识付费”这个话题。
2016年5月15日,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答"上线,知识付费渐渐成为时尚的趋势。知识即财富,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地筛选信息,缓解自己的知识焦虑,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知识也正在成为一种社交货币。如何有效进行知识付费,避免无效获取,这是我过去一年的经历,你可以帮我分析分析。
本文2400字。
5月某天,我没有出门,在家回顾往昔。想想过去这一年我不停的买买买,已经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只不过我不是花在了淘宝上,而是购买各种课程、live、问答、订阅上,也就是知识付费。
我从去年7月份毕业开始算起,一些能查询到的知识消费如下表:
以上还不包括短时低频的小消费(千聊、一块听听、赤兔)以及一些线下活动(新书签售会、拆书帮、讲座……)的消费,懒得算了,以上这些一共是 14296.29 元。
估摸了一下,其实跟我在电子产品方面(不算游戏)的消费差不多
两台电脑
一部手机
一只速录笔(关联至印象笔记)
各种付费的 APP 或工具(改天写篇总结文章)
关于这一年,有很多话值得拿出来说一说。
知乎 live 的消费额度,有点超过了我的预估。我知道这一块占比会挺大的,但没想到它排第二。想了想,原因如下:
打包专题购买(买过最长的专题是罗文益的 40 周读书 live,其他每个大小专题少说也有 5 场)
几次集中消费,火力很大(读书日、知识节、刚上线时的一次性消费都很可观)
周期长,对已付费的次数感知不清晰(知乎没有账单功能,而且买下 live 之后就不会显示价格)
第一,明白说一点:虽然我买了这些东西,但是并没有全部利用上。甚至有的都没有被拆封过。
可那又怎样呢?这最多反映我的决策存在不合理、不理性的地方,可以优化。
凡事能被拖延而且对我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的事情,其实都能被认为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既然我已经做了不当的决策,致使我产生了无谓的支出,就更不能让这个结果影响我的后续安排了。
很多事情都是连锁的,如果为了填补上一个错误,而影响应对下一项任务的话,得不偿失。这些支出已成定局,何不让自己翻开新篇章!
P.S. 知乎 live 推出了新功能,7天内听音频 15 条内,可支持退款。
第二,有收获就挺好的,但没必要样样争取 100%-120% 的收获。太累了。
比如,营创读书会和罗文益的全年读书,次数都非常多,这两样就相当于每周 2 次,约 3.5 小时被占据了,我是不可能将它们放在第一优先级的。我购买它们的初始期待就是,假如里面我遇到了 3-5 场特别特别有感触、特别特别有收获的分享,我就值回本了!如果能因此结识人生中的良师益友,那就赚大发了!所以我是挑着来参与的,发现感兴趣的就踊跃参加。
第三,我给自己定的每个月的学习预算,本身就包含了可被浪费的资金
真不是我财大气粗,而是我清楚,这是目前最简单易行的办法了。因为,我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在摸底、比价、挖掘免费资源以及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上。当然啦,金额较大的付费,不用说也会慎重起来的。
在这约一年的时间里,接触的付费内容比较密集,各种文案和运营手段也见识不少,无非就是以下这五种情况:
运营» 实际质量:牛逼吹破了,赶紧祭出公关预案
运营>实际质量:牛逼吹大了,但是效益好
运营≈实际质量:中规中矩
运营:不了解付费产品、不了解用户
运营«实际质量:运营蠢得可以下岗了
私以为运营应当做到熟悉付费产品,然后掌握用户心理的情况下,去写言之有物的文案。最好在牛逼吹大了和中规中矩之间。只想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变成老司机,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有些小土垛,是必须踩上去踏松土,才能被垒起来当做向上的阶梯。
买任何东西,其实都是因为它让你想到了之后的美好景象
买 Excel 和 Python 数据分析课,是因为我看到了“我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的画面;
买网易云课堂的产品运营微专业,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不懂运营、没有人带的小白,上完课后对运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实操方法,懂得如何学习运营”的画面;
买懂你英语,是因为我看到了“说着一口流利英文、口音纯正的我”的画面;
很多时候都是凭借心头一热,买了!当时我的情绪肯定是被调动了,我会自发描绘出美好的愿景。为了达到这个愿景,我愿意付费。
有人说,付费的东西最便宜,免费的东西最贵。真是扯淡,想让它们成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情景之下。
第一,时间和精力也是支出的一部分。
说付费的东西最便宜,免费的东西最贵。可以钻空子的地方主要就在时间和精力这些隐形的成本上了。为了不花钱,而选择去找免费资源,一方面要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很可能会踩坑,让你得花更多的钱买付费资源;此外,因为没有参与付费产品,导致落后于他人,这种机会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第二,从长远来说,现在付费的将来都会免费。
知识更新换代得太迅速了,很多东西经过时间的推移,都会变得“随处可见”。不过当它的价值大打折扣的时候,你还有学习的欲望吗?
你很难去量化自己读完一本书、听完一次分享或者认识一位导师后的收获。我能想到的好法子就是做记录。只有记录,能让你去进行横向的比较:过去我是怎么想的,现在我是怎么想的,有哪些观点是被这次分享改变的?这次分享有哪些点让我很受启发?那些有价值的分享,自然会产生很多值得记录的东西。
遇到了没什么价值的分享,也可以这样做:如果有时间,标记一下,将这个别人没讲好的议题交给自己,去收集、思考和研究。如果是自己,说什么让别人有所收获?做什么,让别人有所收获?可以在别人的基础上做改进,也可以全盘推翻重建。
算一算,很多模糊的地方都会变清晰。
想一想,有没有更合理配置资源的方法。
吓一吓,明摆着的众多消费,促使我努力。
学习使我快乐,首先得有余钱做知识消费
千万要努力,别做吃土少女!
作者:哈比
来源:简运营深夜课堂(s-operation)
明日预告:
明天,我们将继续讨论“知识付费”这件事,并给你3个方法,帮你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学到东西,而不只是缓解焦虑。
★ 年薪百万的运营人都始于这6个好习惯
★ 37个“微习惯”教你高效利用时间
★ 一到周末,就不敢看公司群消息…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干货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