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太湖边上,有座“聚才”的城市。2023年5月20日,这座城市开创了首个“湖州人才日”,在湖州未来大会上打出“湖州爱你”人才工作品牌。
人们第一次看到,一座城市用如此直接、年轻、炙热的方式向人才“表白”。
今年5月18日,第二届“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投资科技合作推介会暨湖州未来大会如期举行,这座城市一直在向全球人才张开怀抱。
在当天下午的百名博士南太湖论剑活动现场,湖州市委书记陈浩分享了4个故事,阐述了湖州独到的人才吸引力。
讲话饱含深情、构思巧妙、金句迭出,值得收藏阅读。
在此,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分享给大家。
来源:“观点”公众号
在百名博士南太湖论剑活动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湖州市委书记 陈浩
2024年5月18日
这次百名博士南太湖论剑活动,是本届投资科技合作推介会暨湖州未来大会子活动的重要篇章,也是“520湖州人才日”系列活动的重头戏。
一个人选择一座城,是信任;一座城遇到合适的人,是幸运。
人才与城市是唇齿相依、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今天在座的各位青年才俊,有的即将走出高校的“象牙塔”,有的刚从海外学成归来,有的正在寻找新的创业赛道,大家都面临着择业和择城的重大选择,都希望找到一座心仪的城市。
在这个过程中,相信大家都会考虑很多因素,共性的可能有这么4个方面:
一是这座城市是否具有鲜明的气质、别样的魅力、独特的价值?二是这座城市是否具有符合人才需求的广阔舞台、成长赛道、发展空间?三是这座城市是否具有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质的公共服务、优良的创新环境?四是这座城市是否具有崇尚奋斗、宽容失败、成就事业的创业文化?
在我看来,湖州就是大家心仪的那一款。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4个故事。
“一个城市品牌”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我们湖州有一句非常响亮的话,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起初这是央视为湖州量身定制的形象宣传语。
这些年,我们扎实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不断赋予这句话新的时代内涵,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打造“九美湖州”。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已经成为中国地级市中最具个性的鲜明标识,湖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了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我们以城市品牌为引领,聚力打造高品质生活之城、低成本创业之城,
湖州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57:1,连续17年被评为浙江省平安市,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今天的湖州,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动人画卷正在徐徐铺开,一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发展景象正在日新月异,湖州已经成为广大人才创业创新的理想之城。
“一座创谷”的故事
从2021年开始,我们在唐代诗人张志和笔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西塞山,聚力建设总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的科学谷,
目前已经集聚高端科创项目36个,科研人员达2400多名、其中硕博士800多名,这是湖州打造高能级平台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我们聚焦更好地承载项目、承载人才,全力构筑“2+8”高能级平台,已经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先后引进了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浙大研究院、电子科大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端科创平台,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地理信息+等八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列全省第3位。
今天的湖州,人流、物流、资金流、科技流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加速迸发,各类人才在湖州都能找到赛道、站上舞台、尽展才华、实现抱负。
“一场恳谈会”的故事
从2022年6月开始,我们聚焦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创设了一个载体叫“周三见”,也就是每周三分别由市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主持,联动召开“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面对面听取企业家意见,闻风而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以此来撬动“营商环境向阳开,政企同心向未来”。
目前,已累计举办85期582场,解决问题6539个、满意率达99.5%。
同时,我们聚焦打造“人才最有感”的创新环境,每周三常态化开设“人才会客厅”,用心用情帮助人才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
有企业家形象地说:“湖州是一座为企业‘雨中打伞’的城市”,这是对湖州营商环境最好的褒奖。
今天的湖州,我们的企业和人才,都能定期向市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反映诉求,都能切身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增值服务,都能在一个有非常稳定预期的环境中安心创业、放心发展、舒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