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娃
最近一年个子蹿得很快,一下超过了班上不少同学
,你的感受是开心还是担心呢?
6 岁女孩乐乐的妈妈之前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女儿的身高一年长了 10 多厘米,
开始还很高兴,后来意外发现
孩子的胸部也变大发育了
,这才发觉不对劲。
就医后经过检查,确诊是
中枢性性早熟
,骨龄已经比同龄人大了 2 岁,如果不及时干预,最终身高可能难以超过 150cm。
乐乐的遭遇并非个例,十年前就有调查研究指出:
我国儿童性早熟发病率约为 0.43%,并且存在上升趋势
。
平时翻看大家的留言,也发现很多妈妈对性早熟都有着深深的担忧和困惑:
几岁发育算性早熟?胸部鼓鼓的是胖还是发育了?
牛奶、豆浆、鸡肉……这些常见食物会不会引起性早熟?
咱们请教了专业医生,
在今天的文章里进行解答。
首先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孩子,
青春期发育的启动年龄和以前相比有普遍提前趋势
,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有的家长心理上接受不了自家孩子“早发育”,其实很多只是正常范围内的“偏早”,而不是性早熟。
我们可以重点关注第二性征出现的时间节点,
根据最
新的《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女孩在 7.5 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
(如乳腺发育、阴毛生长)
,或 10 周岁之前月经来潮,就称为性早熟。
🔺男孩在 9 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也是性早熟。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持续关注孩子的发育进度。
如果出现身高增长异常加快,家长也要重视
。
👉0~1 岁:长高 25 厘米;
👉1~3 岁:每年长高 10~12 厘米;
👉3 岁后:每年长高 5~6 厘米;
👉青春期:可以每年长高 8~10 厘米,甚至 10 厘米以上。
如果自己判断不准,建议到
儿童内分泌科就诊
,
诊断是否为性早熟并不难。
性早熟的孩子还是可以长高,但留给长高的时间/空间会受影响,所以需要
早发现、早干预
。
有些
幼儿园就出现乳腺发育
的小朋友,因为本来就
偏胖
,家长
看到胸部鼓鼓的,还以为是脂肪
,没当回事,等到后续生长发育加速才反应过来,容易耽误早期诊疗。
乳腺发育
和
脂肪堆积
还是有差别的:
乳头大多是突出的,乳晕也可逐渐增大、有发育改变,有些孩子甚至可能会有乳房肿痛的不适感。
比较瘦的孩子,胸部一直平平的,后来鼓起来了或者乳晕后方可触摸到硬块,也要警惕是乳腺发育。
很多爸妈,尤其是长辈可能听到过
鸡肉、牛奶、虾、热带水果
等导致性早熟的说法,以至于啥都不敢吃,还有的索性改成了吃素,反而让
孩子营养摄入不良,妨碍正常的生长发育。
在这里,想跟家长朋友们说:
别纠结,也没必要揪住某几种食物不放!
性早熟与某种日常食物之间,很难关联到一起。
我们给家长们的饮食建议,是
更希望大家了解「怎么吃」,而不是「吃什么」
。
很多家长认为鸡肉会性早熟,是因为看病的时候医生说
「
少吃炸鸡,少喝可乐」。
我们确实说过这种话,尤其是对营养过剩的孩子,因为
肥胖是性早熟的高危因素
。而这部分孩子
,绝大多数饮食习惯上都有些问题,往往炸鸡、可乐这种典型的高热量食物都吃得不少。
叮嘱一下家长「少吃炸鸡」,让他们引起重视,是为了让孩子整体饮食结构健康一点,
并不是因为炸鸡可乐直接导致性早熟。
就像我们不推荐家长刻意避免某几种常见食物一样,也不建议大家迷信某几种食物可以「促生长」,
什么「吃小公鸡长得快
」
「吃鹅长得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