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电改“9”号文开始,我国面临历史上第二次大的电力体制改革。2002 年,国务院
下发“5”号文件,核心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至此,组建了五大
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公司。
第一次电改后,十五期间,电力装机几乎翻倍,国网公司的利润
增加了五倍,期间,电力设备价格上涨 15%,电厂基础建设所有的材料价格上涨了 40%。
从大的趋势上看,第一次电改就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用电量的需求而做出的重大改革,
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此轮新电改的主要目标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主体改革政策:发+输配+售。我们
必须认识到,此轮电改是在社会用电量下滑以及电源总体过剩的大背景下进行,
所以第二次
电改实质是做减法,这与第一轮电改是截然不同的。
虽然是减法,但不乏投资机会。
这轮电改对与运营效率高的主体是极好的机会,而对成
本高昂运营效率低下的主体则是倒逼淘汰。我们将从发-输-配-售四个环节逐一梳理投资机会:
1)
发电侧存在多样化投资良机
——辅助服务市场机会众多,亟待有心人采摘 。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空间巨大,不同地区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当前特高压环境下各
地区电网对优质辅助服务资源需求增多。此外,跨区现货交易的逐步开展,有助于拥有风电、
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资源的发电企业提升盈利水平。
市场机会包括
:调频、深度调峰(辽宁某 60MW 火电机组 16 年火电深度调峰辅助服务
盈利数亿元,超过主能量市场盈利)、绿证、容量市场、备用、调相和黑启动等。 具备参与
各类辅助服务能力的发电企业且率先抢占相应市场的发电企业业绩将得到巨大提升。
2)
增量配网机会看涨
,附加节能等增值服务有待进一步挖掘
“十三五”期间配网投资建设目标已有明确指示,随后的“一带一路”战略又为优质电
力设备企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市场机会包括
:存量配网以自动化升级、装备升级为主,增量配网以农配网建设为主,
有望获益的是可从增量配网建设中获益的工程总包商和配网运营商。其中拥有优质工业园区
资源或配套能力强的公司可作为优质工程总包商得到关注,而具有国网背景的设备企业公司
优势明显。
3)
售电侧机会众多
,资本相继涌入
售电公司竞争性售电基本业务市场体量巨大,但考虑到电力资源属同质性商品,竞争性
售电业务增长主要靠价格竞争力及渠道资源,在售电公司数量众多背景下,纯售电市场预计
今后一片红海,盈利空间有待验证;而需求侧资源则存在巨大的潜在红利有待开发。
市场机会
包括:需求侧资源进入市场有助于增加需求侧弹性,削减高峰负荷,且调节方
式灵活,响应速度快,缓解受端电网调频调峰严峻形势。随着政策及市场制度的推进,率先
整合负荷侧需求响应资源的售电公司将收获可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