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阳明学府
王阳明文化书院:以“致良知学、知行合一”为纲,做新时代王阳明文化精神的推广者、学习者、实践者。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精神,价值观,共享文化自信梦,民族复兴梦。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做知行合一的行动队,人因爱更伟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阳明学府

王阳明家训:短短96字,却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础

阳明学府  · 公众号  ·  · 2019-03-07 09: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01

  • 勤读书,要孝悌。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天性良知。

让孩子从小爱上读书、孝顺父母,是王阳明家训的头等大事。


02

  • 学谦恭,循礼仪。

有一种修养,叫“勿以身贵而贱人”。

从小教会孩子,不因所谓的优越感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并将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彬彬有礼的举止。

不抬高自己,亦不贬低别人,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03

  • 节饮食,戒游戏。

“饮食有节”,是古人对待饮食的态度。

生活在一个更容易发胖、得富贵病的时代,连身材都控制不了,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玩乐,是孩子的天性,但绝不可过分沉溺游戏。

玩物,必然丧志。不立志,何谈将来立德、立功、立言?


04

  • 毋说谎,毋贪利。

古人说:“诚信是金”,诚信,是做人的基础,更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

贪,看似得,实则失;得了当下,失了未来。

天地养育万物,又何时计较、贪过小利?

百年老店瑞蚨祥,在一次大火中烧毁了所有账本,掌门人决定:凡瑞蚨祥欠的账一律奉还, 凡欠瑞蚨祥的账一笔勾销。这便是“小商求利,大商谋道”。


05

  • 毋任情,毋斗气。

《增广贤文》说,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拘束,是易放难收的危险行为。

斗气、赌气,意气用事,更会失去理性,损人不利己。

任何时候,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

让孩子学会控制负面情绪,他就已经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06

  • 毋责人,但自治。

这条家训的意义在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这很难做到,但正因为难,才成为中今中外,由普通走向杰出的一道天堑。

杨震拒收贿赂的故事被世人熟知:面对行贿者“不会有人知道”的论调,杨震义正言辞的回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呢?”

从小让孩子懂得,越自律,越自由。自律,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07

  • 能下人,是有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光复大业;韩信胯下之辱,十年磨剑,终遇明主。

王阳明说,只要立志真切,就能克治私欲。

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才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才能屈能伸,能下人。

王阳明认为,多赞赏孩子,使孩子内心富足,他们就会自信,心态平和,才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虚心提升自己。


08

  • 能容人,是大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胸襟越大,成就往往越大。

真正厉害的人,内心强大,才能容得下自己的缺点。

真正厉害的人,更能容得下别人。别人弱势,不轻视;别人成功,不眼红。

能容人,不能只靠教,更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实践中培养。

不压抑孩子,丰富他们的内心,心量才会水涨船高。


09

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

蒂若坏,果必坠。

王阳明曾经被刘瑾追杀,在龙场被乡民攻击。

但他以德报怨,依然相信善良,帮助乡民建房、读书、耕种。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就如树上的果子,良心是蒂,蒂坏了,果子也就掉了。

让儿孙做个好人,才是家庭兴旺延续的根本。



来源: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阳明学府整理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想了解更

扫描下方二维码










⊙版权声明


◎本期整理编辑 ✎阳明学府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本文由阳明学府原创,转载请注明



◎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阳明学府微信平台整理发布,

不代表阳明学府的观点和立场。


觉得不错,记得点赞和转发哦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