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围绕科技产业主要有两个市场热议话题:第一,节前披露的基金24年四季报显示,电子再度成为公募基金单季增持第一的行业,配置比例刷新历史新高;第二,国内大模型Deepseek火爆出圈,其在能力、成本、开放性等方面备受瞩目,也为后续AI产业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无限可能。
后续对于科技风格和TMT板块的判断,我们认为可以分为短期和中期两个维度来看待。
1. 短期而言,节后的科技板块表现,可能会出现科技股或TMT内部的高低切换
一方面,DeepSeek的科技成果给AI垂直向下的端侧和应用带来更大想象力,参考13-15年智能手机到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路径,从硬件→基础设施→终端→应用,国内在通用技术赋能的应用创新领域有着丰富的发展经验(互联网+),这将给整个科技及TMT产业链带来深远影响(AI+),其中偏上游的硬件算力短期逻辑或受到挑战,而端侧和应用的创新将迎来广谱空间。
另一方面,基金四季报显示出TMT内部持仓分化,其中硬件相关的AI芯片/SOC等配置比例迭创新高,机器人/光模块/消费电子也处于较高水平,下表2显示,22年以来公募单季增持第一的行业,在下个季度的市场表现排名往往处于中下游;而软件及应用领域的计算机/传媒等配置处于历史极低位置,如果低持仓板块遇到产业催化剂,带来的股价弹性往往更大。
综合DeepSeek引发的产业思考,以及基金季报的筹码结构,我们认为TMT板块将出现内部“高低切”——之前跌幅较大、端侧及应用相关、机构持仓轻的行业更受益,如计算机/传媒;而之前涨幅高、机构持仓拥挤、短期逻辑受影响的算力及硬件环节或出现股价波动,不过,考虑到这种筹码扰动多集中在一个季度,也可以利用波动布局其中真正能出订单、有业绩支撑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