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白先勇,是谢晋导演的电影《最后的贵族》,改编自白先勇的小说《谪仙记》,他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在大陆比较出名的还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和《玉卿嫂》等,无一例外都是女人的故事,我好奇一个男人为何能那么细腻地理解女性,后来就看了他的《台北人》《纽约客》以及同性恋题材小说《孽子》,觉得他对于同性与异性均有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他的《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7位,是在世作家作品的最高排名,而白先勇写《台北人》时才二十多岁,笔下人物心境却如六七十岁般的沧桑,是什么使得一个二十多岁的作家成熟如斯。带着这样的好奇我开始了采访白先勇的前期调研。
《如是》第二期花絮1 | 2'16''
在上海的汾阳路,有一个白公馆是白先勇与父亲国民党名将白崇禧的故居,原计划是在白公馆采访白先勇的,却因为正在维修泡汤了。
白先勇(右)与他的父亲白崇禧(左)
白先勇学的是西洋文学,毕业后就去美国工作,在去美国之前,他经历了丧母之痛、与父亲家人的生离之苦,加之在美国生活的孤独和思乡之苦,他写下了《台北人》和《纽约客》。期间,他又经历了丧父之痛,去美国时父亲的送别竟是父子俩最后的相聚,后来他回忆,在台北机场,一向秉性刚毅的父亲在送别的一刻老泪纵横,好似永别,此时的白先勇心知人生忧患从此开始,骤然间感到脱胎换骨,心里增加了许多岁月。由此,了悟道,“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他笔下的人物经历种种无常,有的幸存下来,如《台北人》中的《一把青》的朱青,有的选择了死亡,如《纽约客》中的《谪仙记》的李彤,白先勇将自己的悲怆融进了小说里的人物命运中,寻求解脱。
《如是》第二期花絮2 | 1'13''
第一次见到白先勇是6月3日那天,白先勇将在上海图书馆开《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的发布会。现实中的白先勇是欢乐的,如返老还童的少年,他在发布会上讲他研究了一生的西洋文学,到头来却觉得《红楼梦》才是天下第一书。
对于《红楼梦》,虽然我小时候就看过,后来又有电视剧,但理解得并不深。由于白先生下午赶飞机回台北,时间有限,仅两个小时,沈星只来得及谈《红楼梦》,便匆匆结束。
此片的开头用了茶花的访谈,因为很美。在白先勇《树犹如此》中描述了他与挚友王国祥的一段生活,王国祥因病去世,白先勇痛失好友,写下了《树犹如此》,茶花便是他俩心爱之物,在美国白先勇的家里,种了满园的茶花,那是他对朋友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茶花是中国的花,也是他忠爱的《牡丹亭》作家汤显祖家乡的花,白先勇说冥冥中有天意,他晚年回中国就是为了挽救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件事是推广《红楼梦》,另一件事便是推广昆曲。
能参与到白先勇的生命中,体会他的有情人生,甚幸。
编导:吴青
编辑:李玉锋
《如是》是豆瓣首档文化寻访节目,我们将通过12期节目,与沈星一起,探访多位对于生命有领悟的行者、智者、禅者,找寻当下时代迷失的信仰,找到观照自我内心的修行方式。
这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用心话”。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豆瓣App
第一时间收看《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