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MTI 百科大作文,最怕无话可说,特别是在考场时间压力下。
但你可能没有想过,其实一本你我都知道且背过的中学教材,就能在绝大部分考题上帮到你。
它就是,我们的老朋友:
中学生必备古诗文。
我们就拿 MTI 考研真题来试试,看这本小人书,如何救大急。
1.
有院校去年考的定题作文是:「筑牢心理的防堤」。
如果从守护初心不弃不改、逆境当头仍坚定信念等角度来写,那么,陋室铭自得其乐可写,丹心一片照汗青,也可以写吧?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以史为鉴来加固心智的堤坝,不也可以么?
还可以是苏轼「故乡无此好湖山」,词人谪居他乡,入眼不是愁云惨雾,而是这里风景,故乡没有,蛮好;有肉吃,有竹赏,也蛮好。对生活的热忱,就是他的防堤,让他免于消沉。
又比如有题目要写议论文,讨论:
实现梦想,是应当坚持不懈,还是现实很残酷,应及时调整方向?
这时,如果写「应该」,就当有请范范范仲淹出场——不论是庙堂居高,不论是江湖地远,都心怀天下、先忧后乐,鼓舞了多少人。
更有《送东阳马生序》,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环境艰难如此,宋濂仍是寒来暑往日如一日,辛勤不辍,实现抱负。这时,荀子点头: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半途而废,用心躁也。
或者换个角度,写「不应该」,那还可再次祭出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调整方向,也能收获很好的风景。更何况孔子有云:君子不器。
还比如,有学校要求结合电商现状,谈
网络时代的诚信
。
除了谈「诚信的结果是双赢」「诚信是可持续发展之基础」,你还可以想到的是,有电商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选择,鱼和熊掌,向为身死而不受,宁为蜗角蝇头受之?
有鱼和熊掌就应想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于是再一次填补空白。
又,蔡勉旃得友人寄千金而不立券,李白笔下侠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
这些义大于命、义薄云天的信仰,自古以来就刻在我们的文化骨血里,流传至今,且理当一直延续下去。
而且你会发现,这些也同样适用于另一道作文真题——
自媒体
:自媒体时代,是为了博人眼球、赚取流量而说假话,还是笃信积累、笃信事实?
你看,一本《中学必备古诗文》,能给你的帮助,超乎想象。
于是鲁迅说,古诗文本没有路,挖掘得多了,就有了路。
2.
把书上的诗文变成你的素材,实操其实也不难:
首先,你不妨利用闲暇,挑个诗文选本,把素材归个档,适用于哪些话题,打个标签。
比如《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标签话题就可以是「追求梦想」「脚踏实地」「坚持」,有个学校的题目是根据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写文章,这就能用上了。如果你在《送东阳马生序》里也打过标签,那这道题完全在射程范围内。
比如说到小爱和大爱,说到取舍,说到初心,这一类话题,你当想到,古有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近代林觉民《与妻书》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说到用古诗文,并不是要照搬原文,而是可以巧妙化用原文的故事和意境。比如《与妻书》的内容,中学或许并未要求背诵,但故事情节你学过,就可以用白话文表述出来,阅卷者一眼能懂,你也可少为凑字数发愁。
再比如开头提到的苏轼筑牢心理的防堤,同样的素材就还可以运用到另一个题目上——《
让失去变得美好
》:
苏轼,失去了加官进爵的机会,贬谪南蛮,他就没有说「黄芦苦竹绕宅生」,没有说「呕哑啁哳难为听」,而是看到「故乡无此好湖山」,看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一碗东坡肉,一座快哉亭,一江赤壁水,食有肉,居有竹,好不潇洒。林语堂给苏东坡写传,书名就是《快乐的天才》(
The Gay Genius
),可谓恰如其分。这样的失去,难道没有变美好吗?
3.
在素材底下打了标签,你要做的就是把素材
卡片化、标签化
。
什么意思呢?
一段素材,就可以理解为一张卡片,而一张卡片,可以有多个标签。比如你可以把自己写好的素材,放入印象笔记、WorkFlowy 等应用中,那标签就是这个素材可应用的主题。
比如大家都喜欢写的司马迁,你整理好的素材可以是:
司马迁遭受酷刑,他人的讥讽、君王的误会,让他关起了一扇门,门后是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一人,一桌,一灯,一笔,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没有【他 XXXX】,大楚兴、陈胜王;广出猎,中石没镞…一幅幅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一个个立体丰沛的人物,今天的我们,都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