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
☺
学生时代几个人合住一间宿舍,床、桌椅和柜子就是全部家具,好像也挺温馨。好不容易攒钱买了自己的房子,怎么就不知道如何布置了呢?
房子并不是越大越舒适,风格也不是买房之后首先、唯一考虑的东西。买房前后真正应该做,但很多人都没做的其实是:
买房前
:
需要多大面积的房子,倾向于什么样的户型?(以免日后大刀阔斧地改动)
买房后
:
需要怎样的空间,准备买什么样的家具?(次要的可以慢慢添置)
如果感觉无从下手,不妨先花点时间,观察和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用纸笔列出家里人的生活习惯。深入到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才能打造出最符合个人需求的空间。
1.对睡眠环境的要求很高,希望安静、遮光。
2.
喜欢在浴缸里面泡澡而不是淋浴,有轻微洁癖。
3.
喜欢在家里运动健身。
4.
经常需要在家里加班。
5.
偶尔自己做饭,以清淡的中餐和西餐为主。
6.
偶尔会邀请两三个好朋友到家里坐坐,但基本不会过夜。
7.基本不看电视。
例如上面这个屋主,我们可以根据他特有的生活习惯进行设想:一间安静的卧室和工作室,带浴缸的主卫,开放式厨房,客厅不放电视机,划分健身区域……
实际执行时,最好能把屋子里住的所有人一整天要做的事情,从早上起床、洗漱、更衣,到晚上沐浴、睡觉都完整地罗列出来,越细节越好,并按频率排序。这样一来,家里未来的布局是不是就变得清晰多了呢。
如果不好好利用空间,再大的房子都会不够住。空间布局对小户型来说尤为重要,掌握了下面这些室内设计师们常用的办法,即使是小空间,也可以住成大户型!
①少即是多
买房之后自然会对新家有很多期待,但是如果强行塞入太多功能,房子就会变得臃肿不堪。到底哪些功能是自己迫切需要在家里完成的,而哪些只是为了满足小情调、小幻想,出个门就能轻松实现。
小户型切忌选择大家具,够用就行了,更不要给假想的客人留太多的空间,自己住着舒服才是最重要的。像吊灯、吊顶这些华而不实、甚至不怎么好看的装饰,就尽量简约处理吧。
②功能整合
改变根据功能划分空间的固定思维,弱化格局、重新整合。例如原始户型中卧室、书房和客厅是孤立的,也许还有人会在两室一厅的基础上多隔出一间。看起来房间是变多了,但实际上每个空间都变得狭小。不如整合一下,餐厅与客厅结合,书房与客厅结合,舒适度会提高不少。
③开放空间
把空间打通(承重墙等不可控因素除外),使整个屋子更加通透、宽敞。开放的空间使原本独立的空间成为一个整体,可以用灯光、家具区分空间,用推拉门、隔断门作为隔断。
像卧室需要私密性,晚上睡觉的时候用移门或者帘子隔住,白天的时候打开,弹性的空间。小户型只要充分利用空间,想要独立衣帽间也不是不可以。
利用储物柜、家具分隔空间,可以灵活地改变格局,既能集中收纳物品,又能作为装饰。如果将来想再改造屋子,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④合理收纳
收纳是家居生活永恒的话题,空间是三维的,收纳也应该是立体的。尤其是利用定制家具充分利用墙面空间来做收纳,用类似榻榻米的设计来充分利用地面的空间来做收纳。
抬高地面也可以增加收纳空间,移门使用起来灵活又方便。
巧用墙面空间,把一整面墙打造成嵌入式收纳柜,你的藏书、玩具也可以装饰。
⑤低频次活动不必单独划分空间
家里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就别再浪费啦。
罗列生活习惯的同时,别忘记加上频率词,各类需求的实现顺序就会一目了然。
如果偶尔会有客人要过夜,那在书房摆张沙发床就好,自己看书累了也可以躺着休息,没有必要再单独开辟一个专门的客房。
只有一两个人吃饭,桌子太大反而会显得寂寞。偶尔和朋友聚餐去外面即可,毕竟买菜做饭也挺麻烦的。
⑥多用灵活的家具和家电设备
不管哪里要用,随时可以挪动位置,这一定是最适合小户型的家具。笨重的家具越来越不受欢迎,轻便灵活才是王道。餐厅可以设置卡座,兼具收纳功能。用折叠椅或方便移动的座椅代替笨重的沙发,会让客厅更宽敞。
买一台烘干机可比换大房子划算多了,直接叠在洗衣机上面也不多占地方,还能把阳台从衣服和杂物堆中解放出来。
安装新风系统后,无需开窗通风,落灰问题大大减少,家里可以大量地用开放式储物,也不会存在开合柜门的麻烦了。
真人秀节目《梦想改造家》中有一期,设计师为北京南锣鼓巷的一间四合院做了改造。在这间面积很小(37㎡),住着3代5口人的老四合院里,并没有传统的户型概念。床有时是沙发,也是孩子玩耍的地方,沙发到了晚上又变成床……
当设计师处理小空间
时,往往会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出发去思考。
利用空间在立体上的重叠,把床安置在比较高的地方,这样下面就可以留出很多空间。或者,是把床收纳到柜子里,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这是利用了时间上的变化。
空间小而需求、想法多时,灵活的设计就变得很重要。用设计思维布局空间,家就会越住越大。
推荐阅读:
不问需求、只谈风格的装修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