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懒道人
贫道姓吴名晞,道号懒云,驻锡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欢迎关注也欢迎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云上随州  ·  武汉疾控紧急提醒! ·  23 小时前  
长江云新闻  ·  武汉疾控最新提醒!防重症抓住“黄金48小时” ·  2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乘“一带一路”东风,中药国际化拓展新兴市场 ·  5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小分子药领衔多点开花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懒道人

自媒体,好医生的救命稻草

懒道人  · 公众号  ·  · 2017-06-26 22:34

正文


作为一位医生,成功还是失败,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你的医术;第二,患者是不是知道你有高超的医术。                 ——Dr.Nima Mehran


最近和一位著名公立医院著名科室的主任医生喝茶,他说,这几年明显感受到公立医院的患者资源正在被民营医院的市场营销手段分流,如果现在再不推广医生个人品牌、再不把患者体验做好,那么未来自己就非常有可能在这个行业里消失。


为了证明不是信口胡诌,他搬出他们医院一位大咖独自去外面的世界闯荡的故事,结果惨不忍睹。曾经在公立医院一号难求的光辉,在市场的荡涤下,诊所门口罗雀,于是被迫开始各种个人营销。语气里颇有些无奈。我只能不停给他倒茶,聊表安慰。


他说的这个情况,让我想起最近读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老外医生怎么用Instagram来获取病人。按捺不住自己的古道热肠,我开始向他安利:“其实,你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这些自媒体来抓取病人呀!”被他白了一眼:“平时忙得像条狗,哪来的闲空啊!”

到底有没有这个闲空呢?我觉得可以借他山之石,看看是否可以攻玉。

平心而论,让医生工作之余再花精力去经营自媒体这个想法,放诸全世界,恐怕都会遭到许多不同肤色的医生的抗拒,因为这件事看上去好像是Mission Impossible,毕竟我们的专业是医学而不是传媒。


然而这件事,只要你愿意去“做”,不管你是新上路还是老司机,都能从社会化媒体里尝到甜头。微博、微信,不能总是明星、八卦、毒鸡汤轮番上演的舞台,医生群体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声,show一下自己的专业,或是颜值(如果你有的话)。你甚至还可以翻墙出去,在脸书、推特上薅一些海外患者来中国就医。

愿意“做”是关键的第一步。“做”得好不好,你可以耐心等上10个月看看。

那么,怎么做呢?国外有位同行是这样“做”的。


>>>> 建立一个像“朋友圈”一样的患者交流圈


忙啊忙啊,忙完门诊忙病房,忙完病房忙手术,忙完手术忙论文,从早忙到晚,天天都很忙。这是每个医生的日常,你在中国很忙,你同行在美国也很忙。

Medscape发布的《2016全美医生薪酬报告》调查显示,哪怕是被捧为能够享受到“像家一样温暖”服务的美国老百姓也在诟病跟国内一样的“看病5分钟,排队2小时”。哦,他们比咱们稍微长一点,他们平均有13-16分钟的时间和医生交流。

这样很长吗?很长吗???

你要知道,即便是患者服务做到那么“细致卓著”的美国,他们也自我反省,觉得这个时间太短了,短到根本不够患者静下心来,好好陈述病情,表达担忧,更别提“我和你,心连心,同力治好病”呢!


所以,我们需要社会化媒体来补短板。


借助社会化媒体,这位国外同行建立了一个面向患者的Instagram朋友圈,把他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但凡能晒的全都晒出来,就是要让过往的患者看到。基于这种沟通反馈,鼓励患者在线互动,建立起医生和患者的强链接,不但弥补了面诊时间的不足,同时也让患者get到了临床医生的另一面。

有道是不会谈话的段子手不是一个好医生,你怎么跟住院患者聊天,你就可以怎么在自媒体上抛梗、抖料。引起患者兴趣的话题越多,乐意参与其中的患者就越多,回帖就越多。


无互动,不粉丝;越交流,越密切。患者一边时常关注你的各种新帖,一边发自内心地把你安利给身边更多的患者,一不留神就臻于传播中的最高境界—— 口碑传播


正是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双向互动机制,医生能获取患者的有效反馈,更深入了解患者;而患者也不用担心离了医院没人管或是陷入“在下有句话不知当不当问”的纠结。所以, 社会化媒体对于医生不只是一个树立自我品牌的工具,更是一个学习机会 ,在这里可以真正了解患者,他们是怎么想的,有什么顾虑,有什么反馈。


>>>> 好东西要和患者分享


医生比牛仔还要忙,每天门诊迎来送往,频繁接客,即便他想深入浅出地和每位患者分析病情,交流治疗方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我们需要社会化媒体来补短板。


来不及科普的疾病知识,发自媒体啊;没时间讲的成功案例,发自媒体啊;根本不可能说的临床新进展、研究新成果,发自媒体啊!


医生肯主动发声,分享正确的医学小百科,总比患者自己问某度强上千百倍吧,不但教育了患者,也让患者能自主参与到自身的健康管理中。


老外同行不惜拿自己现身说法, 他经常在Instagram上po一些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创伤视频做对比。

360度3D CT视角下摩托车事故引起的膝盖伤。通过这种方式让患者理解3D重建技术是如何帮助医生更好地为复杂手术做准备的。

在武术比赛中受损脚踝,粉色箭头表示:前面视图和侧面视图下脚踝骨折且脱位;绿色箭头表示:前面视图和侧面视图下复位后的骨关节并用夹板固定。

一位体育老将摔倒时膝盖着地造成髌骨骨折,于一年前行髌骨内固定术,在拆除内固定物后再次引起髌骨碎裂。鉴于其实际情况,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对其再次进行手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