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氯普胺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相信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一定给自己收治的病人开过甲氧氯普胺来止吐,但你是否能确定自己每一次应用甲氧氯普胺都是恰当的呢?
来看看以下的这 8 种情况,笔者带你从
药物作用机制、药物说明书、指南
等多个角度认识甲氧氯普胺临床应用中的争议,并给出作者认为最合理的应用建议。
甲氧氯普胺,为多巴胺 2(D2)受体拮抗剂,同时还具有 5-羟色胺 4(5-HT4)受体激动效应,对 5-羟色胺 3(5-HT3)受体有轻度抑制作用,具有中枢性镇吐作用,可促进胃和食管蠕动。
争议:《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2015)》推荐常用药物中提到:甲氧氯普胺整个孕期均可使用,没有证据显示对胚胎、胎儿、新生儿有不良影响 。
有文献证实,甲氧氯普胺用于妊娠早期出现的呕吐是安全的 。
建议:对于妊娠期呕吐可以选用甲氧氯普胺,但应关注其嗜睡、口干、尿酮症等不良反应。
说明书用药禁忌:
不能用于因行化疗和放疗而呕吐的乳腺癌患者。
分析:
甲氧氯普胺可使雌激素的相对含量及活性增高,导致雌二醇长期过度刺激乳腺组织,造成乳腺病变。ESMO 和 ASCO 止吐指南均没有推荐甲氧氯普胺用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
争议: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 版)》有推荐使用
,美国指南及《马丁代尔药物大典》未将乳腺癌列为其禁忌用药。
建议:
对于乳腺癌患者避免使用,换用 5-羟色胺抑制剂,若其它止吐药效果不佳或爆发性呕吐可临时使用。
说明书用药禁忌:
胃肠道出血、机械性肠梗阻或穿孔,可因用药使胃肠道的动力增加,病情加重。
特殊情况:
内镜止血的情况下有利于改善视野
(国内指南未推荐,有推荐红霉素
)
。
分析:
晕动病是以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不平衡)为主的症候群,主要治疗药物为抗胆碱(东莨菪碱),抗组胺(茶苯海明),钙拮抗剂(氟桂利嗪)等,同时也提到甲氧氯普胺(有一定作用)。
说明书药物相互作用:
与抗胆碱能药物和麻醉止痛药物合用有拮抗作用。
特殊情况:
对于胆绞痛伴有呕吐的病人,二者的作用相辅相成。
理由:
甲氧氯普胺对胆道平滑肌的作用与胃肠道不同,不但不兴奋,对胆管括约肌还有松驰作用,调整胆管运动和胆汁分泌;另外,它还有镇静、治疗腹痛的作用。
地高辛说明书:
甲氧氯普胺因促进肠道运动而减少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约 25%。
甲氧氯普胺说明书:
与慢溶型剂型地高辛同用,后者的胃肠道吸收减少,如间隔 2 小时服用可以减少这种影响;本品还可增加地高辛的胆汁排出,从而改变其血浓度。
分析:
地高辛吸收部位在小肠上端,甲氧氯普胺使肠蠕动加快,地高辛尚未完全溶解和吸收就通过小肠。
建议:
使用地高辛时,不宜同时使用甲氧氯普胺,可用曲美布汀代替(双向调节作用,使胃蠕动不规律运动趋于规律化)或间隔 2 h 以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