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蓝媒汇
蓝媒汇旗下记者站公号,专注互联网产业原创内容生产,与三十万传媒精英见证媒变!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AI蓝媒汇

曾李青到底会不会说话!

AI蓝媒汇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7-17 20: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魏晓

来源:蓝媒汇


2000年前后,外人眼中的腾讯公司的老板,并不是现在的“小马哥”,而是曾李青。


《沸腾十五年》曾描述这样一个场景:有一次,在腾讯运营困难时,曾向21CN提出收购申请,前来洽谈的是马化腾与曾李青二人。但当两个人走进会议室的时候,21CN所有人都把曾李青误认是马化腾,认为是腾讯的话事人,因为曾李青派头十足,相比马化腾,更像是拿主意的人。


马化腾、曾李青


戏剧化的形象颠倒,马化腾倒也不争,他跟曾李青一起出去的时候,别人叫曾李青老板,他也不在意,且小马哥自己名片上也不写总经理,有时就写工程师。


曾李青的派头,当时的马化腾学不来。


1


曾李青是一个销售奇才。人际、话术,对了,还有派头,都是一流。这是他能够进入腾讯,成为初创5位创始人的其中之一,并在很长一段年头,与马化腾、张志东构筑了腾讯的“铁三角”的核心本事。


马化腾擅长产品、张志东擅长技术、曾李青呢,擅长市场,后者身材魁梧,性格开朗,能言善辩,年纪轻轻便以一己之力,说服深圳一个地产开发商投资120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宽带小区。


就是这样一个人,现在被质疑,不会说话。


起因是曾李青昨天在朋友圈发表其对乐视以及贾跃亭的观点,言辞比较激烈。曾李青表示,对乐视还有贾跃亭有好感的,请拉黑他。他认为, “对这么明显的庞氏骗局都看不出来的,不配在投资圈混,也不适合创业”。



赤裸裸的站队。


这条朋友圈,使得曾李青备受争议。比如资深媒体人秦朔就很不满,他认为,曾李青字里行间中充满着极度的自我优越意识,并建议曾李青学会好好说话。


2


曾李青到底会不会说话。


在1999年下半年腾讯最困难的时候,由于QQ用户增长很快,但苦于没有盈利模式,腾讯连服务器都快买不起了。马化腾等人决定让出部分股份,寻求融资。


融资,本为身为CEO的马化腾份内事。但他还是拉上了曾李青帮忙。在最危急的时候,曾李青在腾讯的角色,就是乐视去年的贾跃亭,四处讲故事,通过公私关系,拉救命钱。



苦寻融资不利后,曾李青分别通过私人关系,找到了IDG与香港电讯盈科。在接触IDG的时候,他判断这也许是拯救腾讯的救命稻草,于是洋洋洒洒的写就了一份长达20页的商业计划书,发给IDG,甚至承诺中间人,如果撮合交易成功,可以送中间人5%的腾讯股份。


另一方面,曾李青奔波于深圳、广州和香港三地,对IDG说盈科那边很积极,对盈科则说IDG马上就要签字了。


最终三方投资协议敲定。


如果不是此轮投资,在2000年的世纪大股灾中,互联网公司深受重创的背景下,也许,腾讯就这么倒下了。


2002年马化腾有了做游戏的念头,当年5月,他拉着曾李青要去洛杉矶,参观一年一度的E3电玩展。结果去美国领事馆办签证的时候,马化腾被拒签。而曾李青则跟签证官大谈腾讯公司的远大前景,硬是把签证官说动了。后者问,还有谁一起去。曾李青指着刚被拒签的马化腾说,还有他,他是我的老板。


于是,沾曾李青的光,马化腾的签证搞定,电玩展得以成行,二人大开眼界,曾李青还帮忙说服了张志东,坚定了腾讯要入局游戏的决心。


3


曾李青是会说话的。还是高手。


虽然派头比马化腾足,形象也更加商务,在与外界接触时,被很多人认为是腾讯的一把。相比较文静腼腆的马化腾,曾李青更像是个“做决定的人”。


于腾讯内部,标签页非常鲜明。嗓门很大,风格粗犷,在工程师文化浓烈的互联网公司,曾李青是个另类。


且,根据多位腾讯员工的描述,曾李青是腾讯5位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位。



这样的曾李青,他的口中,张志东是他瓜哥,而马化腾则一直是他的“大老板”,即便在离开腾讯多年之后。


2006年刘炽平入主腾讯,担任总裁。


不到一年,曾李青选择退休,成为第一个离开腾讯的创始人。外界当时认为,刘炽平的进来,曾李青被边缘化。2007年6月,退休后的曾李青被聘任为腾讯的终身顾问。


很多人认为,曾李青的成名在于他运气不错,在中国互联网刚刚萌发的那段时期,他遇到了马化腾,还有张志东这等技术天才。毕竟那时,懂市场的人很多,而懂互联网懂技术的还懂产品的,则寥寥无几。


不过,这可说不定。


曾李青有一次请他的老同事张春晖去腾讯公司讨论一个项目,会中突然网络不通,电话打过去也不见人来,虽然一桌子全是自己的手下和请来的客户,曾李青猫下腰,钻到桌子底下,一个人就把线路调通。


4


其实怼乐视,怼贾跃亭,看似曾李青一下得罪了好多人,毕竟都是混一个圈子的。但实际上,这跟曾李青当今天使投资人的角色很吻合。


在离开腾讯之后,财务自由的曾李青也开始做起了互联网投资的生意。雄厚的财力并不关键,关键是他身上,烫金的腾讯联合创始人身份。


甚至为了强调这一点,其创立的公司名称为德迅,英文名是Decent,留着明显的Tencent的痕迹。


并且据说,凡是从腾讯出来的人创办新公司,曾李青都愿意听一下他们的计划,有机会就投资一点。


2013年5月,曾李青在其公司办公室接待《腾讯传》的作者吴晓波,后者描述,在两人交谈的身后书架上,站着一只硕大的布绒QQ企鹅。


作为腾讯联合创始人,蹭腾讯的热度,不对,应该说享受腾讯的荣光,于曾李青而言,这无可厚非。


这是他可以利用的资本,对于一个精明的投资人而言,本就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尤其在朱啸虎这等一言不合就说死竞争对手,肆无忌惮地为自己投资项目公开站台的野路子出现。


自媒体人“老道消息”写了篇“谁人不识朱啸虎”,称,经过跟马化腾(就ofo到底是不是智能锁)这一怼之后,朱啸虎就不再只是创投圈的名人了。以后只要是来搞互联网、搞创业的,还说不知道朱啸虎,且早关张算了。


曾李青何尝不想天下闻名。他的身份,他的江湖地位,他的财力,他的资源,等等,应该是最有机会的。


在踏入天使投资这一行,曾李青的目标是成为沈南鹏,但现在复盘来看,曾李青投资的项目中,外界能够叫上名字的,也就淘米网与快播。移动互联网时代,无甚建树。



对了,怼乐视的另一层原因很可能在于,快播的倒下,跟乐视可能也有一定关系,后者曾举报快播盗版侵权。


没人识得曾李青。无论在现今的互联网,还是在创投圈,这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


所以他需要热度,需要话题,需要证明自己的江湖地位。 没看见,马化腾、徐小平都亲自点赞了嘛。


(部分内容,根据林军《沸腾十五年》、吴晓波《腾讯传》等)

更多热门文章


周鸿祎,不再开炮!


陈欧,为什么越做越low?


李彦宏:孤独的暖男

有传媒求职需求请点击 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