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地区是以资源型产品生产和输出为主要职能的地区,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资源型地区发展不平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保障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以提升民生福祉意义重大,在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和推进全国发展中贡献了重要力量。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示范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更新改造,引领带动全国老工业城市与资源型城市振兴发展。但由于资源指向性和依赖性强,资源型地区往往形成“刚性”的产业路径依赖和“功能锁定”,导致资源丰裕度并没有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资源福音”的支撑,反而容易出现与经济增长呈负向关系的阻碍现象,进而可能引发经济和产业的衰退、就业减少和人口流失、要素聚集能力削弱等一系列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资源型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亟待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一是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理论体系的创新研究。对区内外资源禀赋再认知、对资源流过程再优化、对价值流再创造、对生态社会福利的分配以及对与之配套的城市治理系统深层次规律再认识与再把握。二是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与演化机制实证研究。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和演化机制属于较为复杂的研究领域,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特别是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演化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复杂的路径依赖效应。三是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在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引领下,资源型地区转型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根据新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因地制宜地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对策,探索如何破除资源诅咒和提升资源型地区转型效率、优化资源型地区科学转型的理论创新与机制路径,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如何高效参与促进资源开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鉴于此,《资源科学》计划于
2024
年初推出“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发现”研究专题,旨在集中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及进展,针对资源型地区高质量过程中的理论体系、演化机制与实践发现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支撑不同类型区域与发展阶段资源型地区的资源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实现资源型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专刊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
新质生产力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