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德芬空间
来自腾讯微博认证资料:张德芬,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作家,著有《遇见未知的自己》,并译有《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张德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人生最大的智慧,能往低处走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秋天能有多浪漫?古人太会写了! ·  4 天前  
Kindle电子书库  ·  这个无聊的人,跟你好像啊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德芬空间

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如同不存在完美的孩子一样

张德芬空间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3-25 12:35

正文

本期主播 | 雪冬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更多音频可在喜马拉雅搜索:张德芬空间


人生在世,原生家庭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话题。没有人的生命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能够如同孙悟空一般超脱地以天地为父母孕育自己。凡尘中的你我,无论含着金汤匙而来,还是沦落草芥之中而生,总归都是父母的孩子。

 

对大多数人来说,父母既是人生的来处,也是人生的归途;总有一天,大多数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变成了“父母”。然后,无论你在人生里曾折腾出多少不同色彩的浪花,也总归是要亦步亦趋地,重复着父辈那老去的命运,走向死亡的归处。

 

人类的生命千万年来就如此繁衍生息着。所以,逃无可逃,避无可避,我们今天不妨就借着屠格涅夫的经典《父与子》,来直面这最初的“情结”吧。


最深的决裂里,隐藏着最大的爱的渴求


人们常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其实,这未必是事实。


然而,孩子渴望父母的爱与认同,却与他的生存本性直接相关,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某种角度上,甚至可以说,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与认同,是不惜拼命的——只是这未必是我们的意识层面可以觉知的。

 

《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只是一个这样充满悲哀的孩子。他自称为虚无主义者,拒绝一切“浪漫”色彩的事物,包括情感。然而是什么让他对这种身份产生了如此强烈的认同呢?恐怕恰恰来自于他早年内心所缺少的身份支撑。

 

从他为数不多的自述中,可以了解,他的童年长期处于颠沛流离中。

 

父亲是自卑的,仅有的寒酸家产,还是从岳父那里继承来的。在父亲心里,对他自己也是不认可的。因而,他才会对自己的儿子寄予了超乎寻常的厚望。描写母亲的笔墨不多,大多是对情感的强烈需求与无法满足的痛苦。她也同丈夫一样,转而将希望和情感一并寄托在儿子身上。

 

是的,孩子会在潜意识中自然地贴近父母的潜意识里那些他们自己都不了解的部分。


  • 软弱的人,也许反而更渴望坚定的稳固;

  • 易感的人,也总是悄悄地更向往冷静果敢的勇猛力量。

 

所以,巴扎罗夫对父母的不认同只是表面,他对生活的敌对态度也只是表面。


与其说,他的人生种种作为的表达是“我毕生的心愿就是要跟你们过不一样的生活”的巨大决裂,不如说在内心深处,他始终在想着“爸爸妈妈,我要活出那些你们向往的东西”。


这又是极深的爱的表达。这一切都促成了巴扎罗夫的性格特征与人生信条。


不幸的是,在父母强烈的潜意识暗示下,巴扎罗夫彻底走向了对父母性格矫枉过正的结局,他成了一个傲慢自大的人,活在否定一切之中,甚至隔绝了情感,并最终为此丧命。

 

最大的叛逆里,隐藏着最深的忠诚

 


如果你觉得巴扎罗夫的例子过于极端,那么,你也总会知道生活里,没有那么极端的例子比比皆是。

 

Elena来到我的工作室,就与此相关。她说,她知道父亲很爱自己,但自己就是无法与他连接。她对父亲的愚孝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怨,情感上非常隔离。她说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家族情感淡漠,从小就立志要为自己而活。

 

然而,深入下去,我们却发现,她与父亲、祖母,一家三代发生了奇妙的循环:每个孩子都活成了上一代人相反的样子。

 

  • 表面看起来,祖母强势野蛮到不讲理,其实内心充满恐惧,只能用强硬外壳来掩饰自己的软弱。


  • 而父亲正因感受到了祖母的这种潜意识状态,才表现出了软弱无能的性格——他的潜意识知道。


  • 母亲看起来很强大,但内里弱小,非常渴望孩子的追随。

 

所以,表面看,他的软弱是对母亲的背叛,然而,在更深的内在,却又是对母亲的忠诚。因背叛,他表面上得不到自己母亲的欢心。然而,因更深的忠诚,他又甘愿一辈子被母亲裹挟,所以,在更深的潜意识里,他们是这段关系的共谋:他得到了与母亲永远无法分割的连接,母亲也掩盖了自己的弱小和无力。

 

然而,每个人的内在也都渴望着生命的自我完成,渴望独立自主的自由意志。因而,父亲的潜意识里也必然压抑着对祖母情感捆绑的巨大不满。这又被他的孩子感知到了。


因而Elena,遵从了父亲潜意识里的愿望,做个与父亲相反的人——父亲愚孝,她就淡漠家族感情;父亲软弱,她就独立坚强;父亲依赖他人与社会评价,她就要特立独行......

 


她以为自己是叛逆的,却不知道在内心最深的地方,保留着对父亲最大的忠诚;她以为自己讨厌父亲,却不知道原来在最深的内在,存在着对父亲最深的爱的追随。而父亲也以在几个孩子中始终最疼她的方式,暗暗表达着潜意识里对她的赞同。

 

叛逆与忠诚,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里,就是这样悖反的存在着。


就像巴扎罗夫的父母无法了解的是,他们看起来那么淡漠坚强有力的儿子,其实也只是一个渴望父母的爱,对父母忠诚的孩子。

 

他们不知道,他们对自己的每一个不认可,都在推动孩子走向反面。他们每一次对孩子表达“崇拜”,都在推动着孩子的潜意识紧抓住那些“我表现出来的被父母赞同的东西”不放。这一切无疑强化了他的性格特征。


所以,爱情来了,他不能要;生命的动力来了,他不能要;真实进取的人生,他也不能要。他失去了对一切的热情,最终只能走向死亡。这是令人悲伤的。

 

而Elena就幸运得多,她接纳了自己对父亲的忠诚,也就看到了自己对父亲的爱,内心自然有了连接。而悖反的是,叛逆只会加剧粘合的力量,让纠缠无休无止。而接纳随顺,不再用力抗拒,反而自然解开了结,跳出了代代循环的“活在祖辈潜意识里”的模式。


如实面对,每个人都是渴望爱的孩子



近年来,社会上泛起了一股广泛的“父母皆祸害”的思潮,豆瓣人数据说每天都在以罕见的速度增长。在那里,人们热衷于寻找父母养育过程中的种种错误,对父母的言行指责批判,甚至群嘲他们的巨婴行为。

 

作为一名第一线的心理心灵疗愈工作者,我不否认在长期落后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下,确实很多父母的养育方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仅讨论一般家庭亲子关系,所有虐待等类似犯罪行为另当别论)。看到父母的问题,也并没有什么错误;承认父母可能带给孩子伤害,也是理所当然,甚至是疗愈中的必经之路。这都是非常正常和必要的。

 

然而抱团取暖,群嘲之后呢?之后,我们就真的能收获正确的教养方式了吗?我们曾受过的伤,就真的能得到疗愈吗?我们曾缺失的爱与关注,就真的能够得到弥补吗?真的未必。

 

过度的批判,本身恰恰是一种隐藏更深的认同。


这种认同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作祟,就像它推动巴扎罗夫走向虚无主义,推动Elena走向女权一样,也推动无数人走向了父母的反面:分析他们,有理有据,说得条条是道。再把他们养育中的种种错误剥开来,血淋淋地一遍一遍地示众,然后呢?可是,然后呢?再继续一遍一遍咀嚼回味这个冷馍馍?那么,你是否想过,为何这个冷馍馍对你如此重要?

 

还是说,这种反复强化重申的过度批判,更像是一种“爱的绝望”?它是一种内心爱的缺失的表达,是一种内在坑洞的呈现,是得不到爱的歇斯底里,是绝望后的玉石俱焚的冲动?那么,再然后呢?

 

然后,我们是要像巴扎罗夫一样,陷入“虚无”的痛苦,走向死亡的绝境。还是要像Elena一样,认清自己内心深处的爱与需求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当我们“需要叛逆”,“需要旗帜鲜明的反对”的时候,无论我们以为自己多么独立独特,我们都还在父母的阴影之下。


这与复制父母一模一样的人生,只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一体两面的表达。我们都不是自己,家族的动力在推动着我们,爱与忠诚的天然需求在驱使着我们,让我们成为内在模式循环的奴隶。

 

叛逆,并不能真的帮助我们跳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决裂,也不能真的帮助我们超越原生家庭的问题。“父母皆祸害”走向的极端,只是放大了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慢疑。它因易挑起我们的情绪,而容易引发共鸣,却对解决问题无益。

 

当然,它们会存在,也需要被看见,这是每个人都有的阴影,也是人类的本能。我们不惧怕,因而也从不否认它们的存在。但同时,它们也不需要被强化成为占据心灵的主流。


  • 怨,从不能催生生命的种子发芽;

  • 恨,也并不能催发生命的花;

  • 敌对,更不能促使生命结出更鲜美的果实。


不完美父母,也需要被看见



这世间,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如同这世间不存在完美的小孩一样。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我们都会受伤。


我们走向心理成熟的道路,攀上心灵成长的山峰,看到问题,直面阴影,其目的并不是为过去的苦难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也不是为了给自己失败的人生找一个替罪羊,更不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心安理得地活在自怜里,让怨恨吞噬我们的心灵——停留在这个需要里的人,恐怕才是真正的巨婴。

 

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做了父母就确保能百分百完美吗?如果不能,我们又怎么能够停留在孩童的单一视角里,没完没了地要求呢?

 

当我们终于有一天成长到了,看问题不止有孩童角度,还有成人角度,有父母角度的时候,我们也终究不得不承认——与父母的关系,也是我们自己参与其中的共谋。而和解也从不关乎他人,而只是关乎每个人自己的福祉。

 

了解内心深处爱的渴望,让我们更真实也更冷静;接纳内心深处爱的渴望,让我们更平静也更平和;认识到自己某种程度上也需要为原生家庭的关系负责,让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更有担当,也更有力量。

 

于是,我们逐渐学会如实如是地“看见”。

 

  • 我们看到,孩子的确都或多或少地曾被父母伤害,然而,这恰恰是因为在更深地地方,有爱,有忠诚。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更平衡地去表达这天然的爱,如何更智慧地在站在更高层面表达对生命的忠诚。

 

  • 我们看到,孩子的人生也的确很可能被父母施以种种不可逆转的影响。然而,更重要的却是当下。


沉溺过去,于事无补。回到当下,才能发现每一天都是生命中最新的时刻,都可以在此刻有完全不同的选择。


如此,爱才能走向更智慧的轨道,而我们也就超越了原生家庭的限制,真正走向了自己的人生。

 

我们可以选择,带着更深的爱,与生命本身,握手言和。

 

···

 

作者 |  慕棉
美国催眠协会&美国加州催眠学院认证催眠师,国际医学最高认证中心认证EFT情绪释放技术治疗师。从事各类心理心灵整合治疗工作,微信公众平台:慕棉

主播 | 雪冬,电台主播,二级心理咨询师 ,冥想引导师 ,身心灵成长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