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宗内参
国内首档持续、系统关注及服务期货行业的专业电视节目——《期货周刊》重磅来袭!每周日17:30第一财经频道《期货周刊》,敬请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公司官微  ·  机器人概念股批量涨停,相关上市公司回应 ·  昨天  
央视财经  ·  刚刚,见证历史!又一个第一!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事关民营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部署!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宗内参

焦化厂怒了!焦炭价格会起飞吗?

大宗内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22 17:52

正文


签到

有礼

点击『大宗内参』微信号底部菜单『签到有礼』即有机会获得现金红包、VIP观众券、瑞泰酒业提供的价值468元“好莱坞”红酒一瓶。




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进入)



独家专访 | 曹有明:螺纹会跌又怎样? 至少六、七月还能愉快玩耍!




徐小庆重磅研判:下半年如何在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进行资产配置




独家专访 | 邱跃成淡:季岂会不淡 螺纹期现货是双双下跌还是相互背离




人物故事丨李陈亮:失败是最宏伟的成功 杀不死你的让你更强!




独家专访丨熊超:今年双焦行情整体向下 反弹前或迎来二次探底


自4月中旬以来经历了两个月持续下跌之后,近日焦化企业提价欲望日渐增强,前期价格跌幅较大的部分地区或企业甚至已经上调30元/吨左右。但是,更多焦化企业的提价诉求尚未被钢厂接受,钢、焦企业仍处于博弈之中。近期 焦炭 价格能再次起飞吗?如果能,能飞多高呢?

谈焦炭价格能否再次起飞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过去一年半时间焦炭价格的几次起飞都是如何实现的。

以日钢二级

冶金焦为例


第一波是2016年3月30日-5月24日

历时将近两个月,由700元/吨上涨至1030元/吨,累计上涨330元,累计涨幅近50%;

第二波是2016年7月13日至11月23日

历时4个多月,由880元/吨上涨至2120元/吨,累计上涨1240元,累计涨幅超过140%;

第三波是今年3月8日至4月26日


历时月半有余,由1630元/吨上涨至1860元/吨,累计上涨230元,累计涨幅14%。


第一波上涨主要原因。 一是需求骤然增加(去年3、4月份日均生铁产量较1、2月份增长超过10%);二是在之前持续亏损已经导致库存低位的情况下,焦炭产量恢复较慢(3、4月份日均焦炭产量仅较1、2月份增长5%左右),短时间出现较大供应缺口;三是山西自4月1日执行276工作日导致焦煤供应偏紧,焦煤价格大幅上涨。 在原料成本强势支撑,供需缺口突然放大的情况下,焦炭价格实现了第一次起飞。

第二波上涨主要原因。 与第一波有相似地方,但不完全一样,主要是受炼焦煤供求紧张、价格飙涨带动。 经历了3、4月份价格大幅回升之后,5月份开始焦炭产量已经显着回升,焦/铁产量比已经由3月份的0.60逐步回升至7月份的0.65,10月份最高升至0.68。虽然焦炭产量大幅回升、供需紧张形势缓解,但受益于煤炭行业去产能、控产量影响,炼焦煤市场供求持续偏紧、价格飙升。 焦炭价格借力炼焦煤价格实现了第二次起飞。


第三波上涨主要原因。 第三波上涨没有了炼焦煤价格的支撑,因为同期炼焦煤价格是呈震荡下跌态势。 此轮焦炭价格上涨主要还是供需关系影响。 春节过后,受钢材需求预期影响,3月份生铁产量环比回升近4%,而同期焦炭产量回升幅度只有不足2%,焦/铁比回落至0.61,短期焦炭供应出现相对偏紧局面。但是, 因为炼焦煤价格持续下跌,焦炭价格缺乏足够成本支撑,尽管之后需求形势始终不错,从产量数据看供需也不是特别宽松,但4月份开始焦炭价格还是再次掉头向下

综合以上分析, 不难看出,焦炭供需和炼焦煤价格是决定焦炭价格走势的两大主要原因,如果没有炼焦煤供应持续紧张所导致的价格持续上涨, 焦炭价格涨幅也会受到显着制约。 后期焦炭价格能否再次起飞, 首先要看供需关系是否会再次发生突变,其次要看炼焦煤价格是否会再次出现大幅上涨。

短期焦炭供需是否会发生突变? 主要是焦炭需求会否明显增加或者说焦炭供应是否会显着收缩?目前来看,7月份将进入雨季,钢材需求或受到一定影响,生铁产量即便在利润驱动下有所回升,预计回升幅度也不会太大。焦炭供应方面,因为焦化企业预期焦炭价格已经接近底部,而且因为企业自身焦炭库存整体不高,短期焦企整体限产意愿并不强烈,焦炭供应收缩幅度预计也不会太大。 总体来看,预计7月份焦炭供需大概率还会延续目前状态,顶多会略微趋紧,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很小。

炼焦煤价格会不会止跌回升,甚至再度出现大幅上涨? 近日,市场传言,山焦、平煤、淮北等几家主要连焦煤生产企业主动减产。如果几大煤企真正照此执行了,炼焦煤市场信心或将受到一定影响,部分焦化企业或会提前增加采购,进而促使炼焦煤价格止跌企稳甚至回升。但是,目前炼焦煤市场价格其实并不算低,生产商的利润还非常可观,在生产监管放松的情况下,即便大集团减产了,减少的量很快就会被黑煤补上来,这样的话炼焦煤价格也就不会涨太多。除非是各级监管部门集体加强生产监管,否则预计炼焦煤价格很难再涨到天上去。 炼焦煤价格涨不上去的话,焦炭价格也就缺乏坚强的成本支撑,即便焦炭供需形势有所转变,焦炭价格也很难再次飞起来。

总而言之,即便有些地方焦化企业小幅上调了焦炭价格,也只能理解为被过度压制后的超跌反弹。如果焦炭供需不发生突变,炼焦煤价格不出现大幅上涨,焦炭价格很难再次起飞,后期反弹幅度将受到极大限制。

文章来源:金融界

关于期货周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