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 ... ·  5 小时前  
微观三农  ·  2025年新疆农业农村工作这样干→ ·  13 小时前  
CFC农产品研究  ·  【鸡蛋简评】节后行情点评及展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头雁故事 | 黄远:“95后”打造电商“奔林鸟”月销百万

农参  · 公众号  · 农业  · 2024-08-27 10:38

正文



导读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是由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联合启动实施。

“头雁故事”是由 上海交通大学 农参 共同发起的头雁“护航计划”中的内容板块,旨在通过梳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学员的创业经历,分享在上海交大的学习心得,用真实的故事树立新农人的优秀榜样,为推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区域品牌的协同发展提供案例。

今天,我们分享上海交大“头雁”学员 河南省驻马店市河南奔林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远 的创业故事。

电商在我国作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已经和其他产业相互交融,并产生了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农产品在电商的带动下爆发出了更大的潜力。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在电商与农业深度融合下,电商的联农带农效果如何?农业发展是否出现了新模式?

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 河南省驻马店市河南奔林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远 的故事,或许从中我们能够得到些启发。

从0到1创立电商龙头企业

黄远1997年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作为一名“95后”,黄远同样感受到了电商给时代带来的巨大变化。带着一种紧跟时代潮流的想法,黄远在郑州大学读了四年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是一个更注重实操的专业,黄远在大学期间就和同学一起创业做校园电商平台,还顺利拿到了天使轮融资,他本人在上学期间也收获了一份40万年薪的工作。
但创业之路异常艰辛,由于各种原因黄远在2019年离开创业团队回到家乡正阳县,继续找项目准备开始第二次创业。
2020年疫情再次爆发,乡亲们种的蔬菜滞销,眼看就要烂在手里。敏锐的黄远在这时看到了创业机会,决心用自己的电商经验帮助乡亲们打通销路。
“我们的创业初衷自始至终都没变过,即通过我们的平台,可以打通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上行路。无论是到寻常百姓家,还是到餐饮店铺,我们负责配送,中间没有任何多余的环节。”
在疫情防控的那段时间,黄远团队高效执行当地防控政策,承接并顺利保障了全县86万人的生活物资。
当时黄远团队开发的社区团购平台是国内针对农村地区最早开展的团购案例之一,核心产品是生鲜品类,起初是以微信小程序的产品形态上线,2020年5月,创立2个多月的“奔林鸟”社区购实现农(副)产品订单总额接近100万元。
“奔林鸟”平台仅上线四个月就成为当地的电商龙头企业,高峰期一天的蔬菜采购量在4.7万斤左右,蔬粮米面、粮油一个月30万斤,干菜调料品类的采购量能达到 13 万斤。
“我们有将近400家供应商,还有一个占地17亩的大仓库,里面有300万的现货,只够一星期的运转。这300万的现货中间有3000多个SKU,各种的品类都有。”
“以前我们的业务只覆盖了正阳县,现在业务覆盖到了驻马店市和信阳市,我们有自建物流,在9个城区开通了配送点。”
公司建立的平台和物流标准越发完善,为他们争取到了更多优质大客户。牧原集团在豫东南有7个县域厂区,其中有180多家工厂,所有工厂的后勤采购都由黄远的公司负责,信阳某部队以及其他大型事政单位也成了黄远的客户。
黄远的公司能够达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他日以继夜的付出,在疫情导致许多农产品滞销的那段时间,他带领团队四处走访种植户,问清需求和现状,然后想方设法解决问题,“5+2”“白加黑”成了他工作的常态。
“关关难过关关过。最难的是自己这一关,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理状态,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打开。这次去上海交大学习,我在个人认知和经验上都有了收获,也认识了很多做农业的前辈,他们深耕农业这么长时间,给了我一块“敲门砖”,打开了我的视野。”


首创电商助农新模式

黄远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还表现在帮助周围农户致富增收等方面。

黄远的电商平台在疫情期间帮了种植户一个大忙,当种养殖户看着自家农产品一车一车的销售出去,拿着用汗水换来的收入时,种养殖户在那一刻是充满幸福与满足的,而黄远也体会到了帮他人纾难解困的意义。

黄远还回忆道: “许多人因疫情封村封路封社区家里没吃的,我们冒着感染的风险送去保供产品后,大爷拉着我的胳膊把新煮的花生满满当当的塞进我的口袋,会让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努力都很值得。

为了更好地帮助当地群众,黄远在全县开设2874个站点,吸纳上千人就业,其中有1874个站点都是90后青年,充分保障了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公司规模迅速壮大,在当地创造了800余个就业电商新农人就业岗位。黄远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信任下,还承担了160余户困难群众的脱贫工作,并最终不负众望,带领群众顺利脱贫。

疫情期间的实战经验让黄远在农产品电销上变得游刃有余。公司先是与148家种养殖基地签约达成协议,凭借着强大的供应链和平台优势,带动47款农货单品销售过万单,还有超过130款销量过千的爆款农货单品,其中带动花生、蓝莓、人造肉、挂面、平菇等450余种品类农特产品日销售量3000单,月销售额达到130万元,真正实现了助力农产品上行。

2022年,正阳县电商交易额达到了66亿元,1.1万家电商经营主体带动6万人就业。

农产品销量上升,也使得当地种植户一改之前的种植模式,形成了标准化作业,公司流转1900亩地带着大家做订单农业,种植户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黄远开创的这种“社区+社群+社交”新模式是基于邻居这个特殊人群展开的新型零售业务,在助农增收和平台收益上实现了“双丰收”,县里领导,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曾多次到公司调研过这种模式,认为值得推广。

“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我们正在积极打造‘奔林鸟社区购+美团化’电商转型升级新样板。我会用所学专业和经验,努力让农户成为全产业链的利益主体。”



打造农业数字化电商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总书记曾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黄远的公司虽然通过电商建立了深厚的基础,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但他并没有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想继续深耕农业,做好一个农业品牌。

“我们更倾向于做农业科技,我们去年在主推一个项目,就是做认养共享数字农业的服务商。我们能提供很多农业的解决方案,比如说病虫害的识别,用户可以通过平台线上认养土地,可以远程看到浇水等等。”

黄远和团队准备围绕土地打造一个新型农业综合体。和“认养一头牛”不同的是,黄远要做的是“认养一块地”。

在黄远看来,正阳县耕地资源丰富,全县86万人口人均3.3亩多耕地,并有2万多亩的国营农场、林场及政府储备土地,豫南监狱搬迁后留在正阳县境内5600多亩土地。

这么多的耕地资源,仅凭正阳县的种植户难以消化,如果打造一个平台,让大城市想种地却没条件的人在网上“认领”一块耕地,远程“种”地,托管给当地农户,说不定能产生不错的化学反应。

目前公司从村委流转了1948亩绿色土地,拥有6万块15㎡使用成本为22.9元/年的绿色土地,还有12781块0.64㎡的绿色土地,使用成本仅为0.98元/㎡/年。

一块80cm*80cm的小菜园亩均租赁收入约11063元,亩均托管收入约3663元,“我们提供所有的设备和方案,年轻人可以把耕地挂线上出租,当一个职业农业经理人,帮客户种地。”

每块土地都有现代化农业设备监测气候、降雨量、风速、土壤温湿度等,数据实时传输到奔林鸟数字农业云平台,用户可以在电脑端的农业数据中心或者手机APP查看农作物的虫情、水肥等各项数据,同时还能直观监控一切农事活动,如 施肥、杀虫、采摘等过程,增加体验感。整个农事活动都是由当地农户完成,订单增加还能够带动不少人就业增收。

“农业是我们的情怀,我们尽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农业未来到底要怎么走。 我们现在打算尝试技术手段。 在上海交大学习的时候,一些老师讲过新型农业。 无论是什么农业,我们更希望能结合现代化的科技让耕地增值。 因为耕地增值了,就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农村。

截止2023年12月,该模式已经建有27个基地,2000亩可租赁种植面积,帮扶人数达1350人,人均增收3400元;有13余家农业电商企业入驻平台,新增来自全国各区域1000 亩土地。

公司累计实现土地流转及配套托管服务销售额近698.2万元,拉动13余家农业电商企业销售收入超70万元,整体实现市场零售额近800万元,公司累计净利润93.2万元。黄远团队的新农业发展模式迎来了开门红,前景一片光明。

传统业务稳中向好,新业务旗开得胜。 黄远认为能取得这番成绩都跟团队“时刻准备着”有关,他们可以及时抓住出现的机遇,不轻易让它从指缝间溜走。

黄远把居民楼比喻成一棵树,小区就是一片森林,他的公司就是奔向森林的鸟,公司创立的初衷就是把农作物送到森林中,送给有需要的人。未来,相信黄远的“奔林鸟”会越飞越远,带动更多的农户飞向更美好的生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打造“久经考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吹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轻化的号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