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邮鉴赏与收藏
集邮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强国  ·  每日一读 |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四种境界 ·  20 小时前  
羊城晚报  ·  深度专访 | ... ·  21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春天赠予我雷霆,也赠予我花朵 ·  昨天  
为你读诗  ·  春宜练流瑜伽:顺应自然,温暖四肢 ·  2 天前  
三节课  ·  自从用上DeepSeek,我现在强的可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邮鉴赏与收藏

14亿人坚守努力,绝不能功亏一篑!

集邮鉴赏与收藏  · 公众号  ·  · 2020-03-03 08:35

正文

春水满四泽,三镇罹疫祸。


这个春天, 我们 过得并不容易。


新冠肺炎的肆虐,武汉封城,医护人员前赴后继,日夜奋战在一线……


即使是后方的我们,也都紧绷着神经,每天注意着疫情的变化。 待在家里,不聚会,不扎堆,出门戴口罩,保护自己,也对他人负责。

14亿人坚守努力,每一个人的贡献都算数。


可疫情还没结束,那些扎堆,逛街,给医护人员添麻烦的人,就又故态复萌。




世事艰难,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一股人人自危的氛围从武汉向全国蔓延。

直到进入2月以来,我们终于等来了久违的好消息。
可鉴别新冠肺炎的试剂盒批准生产;
全国除湖北外,新增死亡病例为0;
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超过36000;
武汉新增死亡病例减少,连续13连降……

2月18日,在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露出久违的笑。

这是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看过的最治愈的微笑。


从去年底疫情爆发开始,他就临危受命,一直坐镇武汉,与疫情奋战至今。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见到的钟南山院士,一直行色匆匆,眉头紧锁。

而在2月27日,有人问钟南山院士,疫情何时结束?

钟南山院士笃定地说,有信心在今年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截至目前,疑似病例已经降到了2808例,累计出院人数已达到36157例。

看来,钟老的压力终于不再那么大了。

举国上下坚持了这么久,我们终于要见到曙光了。



虽然疫情如众望所愿,逐渐好转,但毕竟还没彻底结束。

可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却在全国各地纷纷上演,让人跌破眼镜。

2月23日,西安某奶茶店宣布复工,不多时,店门口便排起了长队。

门口排队的食客满心都是奶茶,完全将防疫抛到脑后。

人流密集不说,甚至有很多人在排队时,没有佩戴口罩。

无独有偶。广州一餐厅宣布开放营业,恢复堂食。

消息一经发布,早上店铺还没开门的时候,顾客们就排起了长队。

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赌上了身家性命,值得么?


四川广元,春光明媚,不少市民纷纷外出晒太阳,扎堆聚在广场喝坝坝茶。

放眼望去,人山人海,三五成群摘掉口罩,一边喝茶一边交谈。

封禁还未解除,就迫不及待摘口罩,如果前功尽弃,要有多后悔?


河南郑州,一家胡辣汤店恢复营业。

人们摩肩接踵,浑然不觉可能提高的传染风险,队伍甚至排到了马路中间……


在家封禁久了,难免按捺不住想要出街游玩,也是人之常情。

况且最近很多省份都出现了“零增长”的好转现象,所以有人更是长舒一口气。

但是,零增长绝不代表零风险。

天津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在接受白岩松的访问时,这样解释“零增长”:


新冠肺炎的最长潜伏期是14天,出现零增长的地区不代表没有潜在患者,需要观察两个14天。


换句话说,一时的零增长,很可能是病毒潜伏期造成的假象。


2月27日人民日报发布了新增24例新确诊病例,也说明存在反弹可能性。


不要被一时的喜讯冲昏头脑,彻底将防疫抛到九霄云外。

否则之前付出的所有代价统统前功尽弃,实在是得不偿失。



口罩还要戴多久?


上海传染病权威专家张文宏建议我们,对疫情依然要保持高度警惕。


“这个状态还要维持1到2个月,等到没有新增了,基本就可以把口罩摘了。”



在此之前,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曾做过这样一个预测。

最好情况是2到4周内所有病人治疗结束,2到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

胶着情况是病例数在可控范围内增长,抗疫过程可能长达半年至一年之久。

至于最恶劣的结果,就是控制失败,病毒席卷全球。


目前,疫情在中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对全球范围造成了影响。

韩国是新冠肺炎第二严重的国家,确诊人数已接近3000人,海陆空三军均有涉及。


日本确诊人数940例,迪士尼暂时关闭,奥运会能否顺利举办也是未知。


意大利累计确诊653例,疫情蔓延至13个大区,影响了整个欧洲。


2月27日,一天之内意大利确诊新冠肺炎就高达250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