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分享学术信息,整合学术资源,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湖南师范大学马元鸿课题组ACS ... ·  1 周前  
社会学理论大缸  ·  新的一年,我将不再用心理学和生物学来解释社会现象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社学术圈

Science:社会阶层越低,人越“睿智”?

知社学术圈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12-21 20:28

正文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现代生活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悖论:整个社会越发趋于智能,然而人们却没能在良好相处方面有任何进展。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Igor Grossmann教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如今我们相互之间的冲突,即便没有增加,也依然像过去一样多?”相关研究目前已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他自己给出的答案是:生硬的知识并不能减少冲突,而智慧才能做到这一点。根据Grossmann教授和其同事的新研究,这种智慧——即考虑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并趋向于和解的能力——往往来自于穷人或工人阶层。


对此,维克森林大学心理学家Eranda Jayawickreme认为:“这项工作可谓智慧研究的最前沿。”



项目介绍

研究中,Grossmann教授和学生Brienza开展了两部分实验。首先,他们在全美国邀请2145人接受在线问卷调查。参与者被要求回忆近期自己与他人发生的一次冲突,比如和配偶发生的争吵或和朋友之间的掐架。他们总共要回答20个相关问题,比如“你是否从第三方角度考虑过这件事?”“你有多少程度从对方的视角来理解问题?”“你是否思考过自己可能错了?”


研究人员对所收集的数据深入分析,为每个调查对象赋予两项指标: 睿智分数 (wise reasoning)和 社会阶层分数 (social class)。在将两项数据进行plot制图后,他们发现那些社会阶层最低的人群(即收入较低,受教育较少,更为经济问题纠结的人群)其睿智分数是最高社会阶层人群的 两倍 !调查中,人们的收入和教育水平主要分布在工人阶层到中产阶级上层。最富有和最贫穷的群体并没有作为主要调查对象。



在实验的第二部分,研究人员从密歇根安阿伯附近招募了200人,进行标准智商测试,并阅读Dear Abby专栏的三封信。比如,一封信询问了在相互争论的朋友间应该如何站队。每位参与者随后和一位采访人讨论这样的情况该如何收场,他们的“睿智”表现由一组裁判进行打分。在上述例子中,思考从局外人的角度该如何看待冲突将会得到睿智加分,而只依赖个人观点则不会得分。


结果与探讨

在实验的第一部分中,社会阶层较低的人群总是比社会阶层较高的人群具有更高的睿智分数。不过,智商测试结果并没有这样的相关性。


Jayawickreme认为,这样的结果基本合理。成长于工人阶层环境的人不得不与他人共享资源,相对而言中产阶级则好很多。因此,前者能够更多地和同僚磨炼社会交际技巧,避免冲突。而生于中产阶级的人倾向于重视教育,这能够提高其智商水平,但他们在冲突解决能力方面并没有太多付出。



Grossmann教授建议,如果你希望培养自己的“睿智”水平,在思考冲突的时候要试图 使用第三人称的语言 。比如,在脑海中设想自己和冲突对象的名字,这样会强迫你从局外人角度看待眼前的状况。另外,寻求并体验一些不夹带你个人经验和期望的活动,比如参加一个多文化电影节,或者在流浪者之家做志愿者。


研究人员希望将这项关于智慧的研究扩展到最极端的社会阶层,正如Grossmann所言:“如果在极端富有人群中的调查结果更为深刻,我一点不会奇怪。不过现在我们还没有数据来表明态度。我希望有机会采访一下唐纳德·特朗普。”


原文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7/12/lower-your-social-class-wiser-you-are-suggests-new-study

扩展阅读

有用与无用:推动人类发展的究竟是什么?

陈老师有话说:学生的那点小心思 (十大秘密)

学者倡议:这100个心理学术语,不要再滥用了!

加州伯克利: 博士研究生精神健康堪忧, 人文学科最忧郁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