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无论你是否读过《百年孤独》,都几乎必然听过这个
史上最负盛名的小说开头
。
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个被视作20世纪文学高峰的拉美作家,这位有着迷人叙述腔调的老顽童,何以在令中国当代名家纷纷神往之外,被世界文学史永久封神?
莫言
毫不掩饰对马尔克斯的迷恋:
“
1984年我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时非常惊讶,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
!”
彼时的莫言年近三十,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正雄心勃发地学习如何写作。在1986年6月《世界文学》上刊载的一篇文章中,莫言将马尔克斯比作“一座灼热的高炉”,他不无感佩地写道:
“我认为,《
百年孤独》这部标志着拉美文学高峰的巨著,具有惊世骇俗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
。它最初使我震惊的是那些颠倒时空秩序、交叉生命世界、极度渲染夸张的艺术手法,但经过认真思索之后,才发现,艺术上的东西,总是表层。
《百年孤独》提供给我的,值得借鉴的、给我的视野以拓展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哲学思想,是他独特的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的方式。
他站在一个非常的高峰,充满同情地鸟瞰着纷纷攘攘的人类世界
。”
向来眼高于顶的
余华
,在谈到马尔克斯时也难掩倾心:
“
马尔克斯是了不起的作家,我对他除了崇敬,没有别的
。”
在那篇著名的随笔《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中,余华动容地说:
“
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
。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
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
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
。”
马尔克斯写尽了死亡与孤独,
在他冷峻的叙事方式下,却暗含温暖、悲悯的底色
,丝毫不落窠臼。这是引起全世界读者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从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难逃劫数》,到格非的《褐色鸟群》等,与其说一批名家自发将马尔克斯视为“导师”,
倒不如说,是这个时代选中了马尔克斯,他总能最精当地,抒写属于当代人的母题
。
从小说文本进入,探索马尔克斯的生活观、爱情观,是另一件令人着迷的事。
《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有着“
我们时代的爱情大全
”之称的好小说,也是一本马尔克斯
个人心路和爱情故事的解密簿
。
这本“充满哭泣、叹息、渴望、挫折、不幸和欢乐的爱情教科书”,让作者的私人形象变得无比立体。
马尔克斯与妻子梅赛德斯
他谈生活方式:
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他说回忆的秘密:
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而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他还教人辨认爱情:
世俗的好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一旦相加,或许看似爱情,也几乎等于爱情。
但它们终究不是爱情。
对于女性,他怀有敬畏和依赖:
我总觉得,我生命中总有一个女人,亲手将我从现实的黑暗里解救出来,因为女人比男人更懂得黑夜,在幽暗中,女人的方向感会更敏感准确。
“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他在小说中穷尽了爱情的可能性。
眼下的疫情终将过去,但马氏这本《霍乱时期的爱情》(又名《爱在瘟疫蔓延时》),仍是最值得一看的“
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
记者问马尔克斯:有人说《百年孤独》是一部不可超越的作品,即使它的作者也不能超越。对此你怎么看?
马尔克斯答:
它在问世之前就已经被我自己超越了。事实上,我认为我最好的作品是
《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我写了九遍
,
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无懈可击的,可以面对任何敌人
”,这位风趣的作者说道。
“这只鸡不会输。”
“可是如果输了呢?”
“还有四十五天才轮到考虑这件事情呢。”上校说。
妻子绝望了。
“那这些天我们吃什么?”她一把揪住上校的汗衫领子,使劲摇晃着。
“你说,吃什么?”
上校活了七十五岁——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七十五岁——才到了这个关头。他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也难不住他。他说:
“吃屎。”
这是关于“
尊严
”和“
等待
”的故事。
渗透了马尔克斯个人经历与家族记忆的痕迹
。他曾说:“要是没有三年穷愁潦倒的生活,我可能当不了作家。”
拉美民族的血性和精魂,通过这部伟大的小说、上校和斗鸡,又一次将读者击中,为《百年孤独》的宏大序曲酝酿情绪。
2002年,75岁的马尔克斯出版了他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
在全书开篇,他揭示道: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
能定义我们人生的,也从来不是眼下的琐碎庸常,而是可供你回味的经历、片段,和情感激荡的心灵体验
。
像列奥·施特劳斯的观点那样,“读经典,是为了摆脱心智的平庸和不自由。经典阅读,是人的解放,它把人从庸俗当中拯救出来。
按照希腊人的说法,庸俗,就是缺乏对美好事物的经历
。”
“把人从庸俗当中拯救出来”,使其拥有“对美好事物的经历”,这恰是马尔克斯作品带给世人的价值。
明天就是
马尔克斯诞辰93周年
的纪念日了。为了纪念这位辰星一般的“
大师心中的大师
”,让更多读者有机会亲近这批百读不厌的顶尖之作,
即日起至3月12日
,成为三联中读VIP,我们就赠送你
马尔克斯中篇/长篇小说集一套
(二选一)。
两套全集皆由
新经典出品
,装帧典雅,品质高贵,收藏或赠友,皆是佳选。
中篇小说全集
(限量500套)
内含
长篇小说全集
(限量150套)
内含
成为三联中读VIP,可免费收听
邓小南、李零、西川、韩昇
等顶级学者和教授精心讲授的
10W+订阅的重磅大师、365天《三联生活周刊》、200+门名家小课、400+套大咖说、200+期听外刊、500+本听书
,涵盖
生活美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心理教育
等领域的优质内容……为你系统搭建知识、兴趣平台,帮你摒弃热点式碎片阅读,只听有深度、有价值的知识。
拿咱们今天的主角马尔克斯来说:在精品课
《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11位顶级小说家的灵与肉》
中,你可以听到《
百年孤独
》
的第一位中文译者
,
北大副教授范晔
,为你透析马尔克斯作品中的魔幻与现实、生与死,解开回忆、孤独、陌生感、拉美等马氏文学密码。
当然,这只是这门课容量的1/11,我们为昆德拉、卡夫卡、博尔赫斯、菲茨杰拉德等11位作家,都分别请到了最契合的讲述人。
名家小课
《魔幻现实主义和拉美》
,则是由《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
的译者
魏然
来主讲,以文学、大师、电影三者为纽带,
以译者、研究者的专业角度
,带你踏上拉美魔幻现实的深度文化之旅。
《魔幻现实主义和拉美》
课程节选
“人生是永无终点的快车”,所幸还有文学与热爱,作你歇脚的驿站。
在未来一整年,愿这张VIP和马尔克斯小说全集,能令你不被空间所限,自由地驰骋于无穷大无穷远的文学和兴趣之疆。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爱说“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
如果暂时无法远行,让身体在路上,那就先启动灵魂吧
。比起花费不菲的旅行,它或许更能让你收获精神上的妙趣,与智性的满足。
识别图中二维码,可了解详情
2020三联中读VIP年卡特权
▶特权一
重磅精品课,跟顶级学者教授,系统学习
从民国史、考古遗址、唐史、宋史、心理学,到文学巨匠、世界经济、父母课、全球思想家、中国先哲……
超100位国内顶级学者参与录制,
为你绘制全领域的完整知识图谱。
▶特权二
全年
52
期,三联听周刊
可以听的《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导读、封面大咖说、纸刊播讲、原声采访……全年52期,开车、通勤、跑步……不仅是2020一整年的内容,2018年1月至今的各期,都可以免畅听。
随时随地无限听,让优质阅读更自由。
▶特权三
名家小课,指引你走进兴趣花园
三联精选名家达人,每次60~90分钟,扩充你的知识密度,帮你的兴趣打开一扇门,
视野丰富才有格局。
已累计100位行业名家受邀分享,为你解锁120+小众兴趣。
▶特权四
全年
200+
期大咖说,了解热点本质
每周2~3期!听三联封面人物、明星大咖、知识领袖现身说法……追热点,更探寻其背后本质,
把握时代脉搏,拒绝成为被热搜牵着走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