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AION RT这款家用的A级纯电轿车在城区智驾、能耗以及底盘方面的表现。作者通过实际体验,详细描述了车辆在山路和城区道路上的智能驾驶表现,同时提供了关于能耗和底盘性能的粗略数据和一些具体感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城区智驾表现优秀
车辆在城区道路上表现轻松自如,能够正确识别红绿灯,跟车起步及时,车道中行驶、变道流畅。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视野盲区的弯路和复杂左转路口,车辆的表现还有待优化。
关键观点2: 能耗表现优秀
作者在山路和城区道路混合驾驶AION RT约60公里后,在特定条件下(全程无拥堵、车内乘坐4个成年人、空调设定22度、3挡风、运动模式)的续航达成率超过76%,显示出优秀的能耗表现。
关键观点3: 底盘表现舒适
车辆在过弯时侧向支撑到位,通过颠簸路面时悬架回弹干脆利索,过滤掉细小震动,整体给人舒适感受。
正文
AION RT是一款主打家用的A级纯电轿车,也是目前市场上带激光雷达最便宜的车型,此前,我们已经静态体验了它的设计、智舱和空间,今天我就来感受一下它的城区智驾、底盘以及能耗表现如何?我们先看它的城区智驾,昨天北京的天气秋高气爽,我们开着这辆AION RT跑了大概60公里左右,其中包括一半的山路,和一半的城区道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智驾领航。先来说下它的智驾硬件配置,包括1颗126线的激光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11颗感知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一块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达到254 TOPS。了解完硬件配置我们来看它的实际表现,在山路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可以沿着车道线正常行驶,遇到前方较慢的非机动车它也会选择压实线借道超车,只是速度稍慢,有一次把对向的公交车司机吓一跳,对着我们鸣笛警示,不过整体给人的体感温和平顺。但当在山路上经过视野盲区比较大的弯路时,它会压着左侧的实线的入弯,其实完全可以不压线通过,经过和厂家的技术人员讨论得出,这主要是车辆出于对安全方面的考虑做出的取舍,把安全通过放在了首位。在城区道路上行驶,它的表现可以说是轻松自如,当遇到红绿灯不仅能正确的识别而且跟车起步很及时,车道中正常行驶、变道都很流畅,完全没有那种突兀和顿挫感。也能平稳完成环岛通行,选择正确的出口,只是缺少了转向灯的提示,这一点还需要做优化。在掉头时,我们遇到一次,由于对向车道相对狭窄,没有足够的宽度使它一把完成掉头动作,导致完成了大概有百分之九十后,车机提示需要接管,其实这一次属于特殊情况,在我看来只要道路足够宽阔,它是完全可以完成掉头的。另外,还有一次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有保护的左转路口表现不太好,一是车辆的行驶轨迹有点慌乱,二是车辆完全没有识别左转信号灯,左转信号灯是红色的时候,它还一直向前移动,而且与横向通过的车辆进行博弈,这是很危险的动作,被迫进行了接管。整体来看,AION RT这台车的城区智驾水平完全可以比肩30万级车型的水平,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智能驾驶没有高配低配之分,只有好用不好用的区别,原来在30万级别的车型上才能体验到的智驾能力,现在同样能在15万级的车型上出现。看完智驾我们来说下它的能耗,山路+城区道路我们跑了大概60多公里,全程无拥堵的情况下智驾开,车内乘坐4个成年人超过700斤,空调设定22度,3挡风,运动模式,最终仪表显示续航减少了78公里,这样一算续航达成率超过了76%,在这样的条件下能跑出这样的成绩,可谓是相当优秀了。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数据没有记录完整,这次只是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后续我们会进行详细的测评,欢迎大家关注后续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