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做出版的,大多靠情怀支撑,有逼格就是没啥钱,几乎可以与公益等同。
但最近,在首都国际机场通往T2航站楼的高速公路高炮广告牌上,一本名为《华杉讲透》的图书极其醒目,
“这次彻底读懂孙子兵法”
的广告语无比惹眼。
这块位于“国门第一路”的广告牌每年费用高达1000万人民币,图书广告出现在在汽车、房地产、旅游业等高利润行业的必争之地,到底
是“人傻钱多”还是“战略布局”?
△ 位于“国门第一路”首都国际机场的天价广告牌
争议:一本图书投1000万硬广,是“人傻钱多”还是“战略布局”?
在房地产、汽车、化妆品等行业,一年光是广告费就能投入几百亿,所以花1000万来推一个硬广司空见惯。
而对“贫穷”的出版行业而言,一本书卖出5万册就算畅销书,90%的书一年平均就能卖出几千册,出版商利润极低。这也是市面上极少见到图书广告的原
因。
只有在读书节这种特殊时期,会由政府部门出面做读书公益推广。
某图书行业资深营销人士告诉小编:“一本普通图书营销经费几乎为零,即使是百万畅销书营销经费也不会超过20万。图书成本决定了图书营销只能走免费路线,我算了一下,这本书定价39.8元,有出货折扣,起码要卖掉200万册才能收回广告成本。以我的判断,这次千万投入,肯定血本无归!”
△ 图为上海浦东与虹桥机场,用《孙子兵法》的“压倒性投入”卖《华杉讲透》
回应:作者华杉称 1000万投资一个品牌,我觉得这钱花得值
针对此次业内争议,《华杉讲透》的作者华杉出面回应。
华杉是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本土广告界的资深大佬,也是这次1000万广告的出资人。事实上,这不是这家公司第一次干这种让人费解的事儿了。
华与华在广告圈就以“奇葩”著称,不接受广告行业的行规——“比稿”,很多大企业提着钱上门排队跪求咨询,却被单子太多接不过来为由“赶出去”。
他们服务过包括奇虎360、西贝、望湘园、厨邦酱油、海底捞等知名品牌,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
△ 华与华客户(部分)
华杉回应:“首先,我还会出版《华杉讲透》《华杉讲透》《华杉讲透》等一系列书。所以这1000万不仅仅是投资一本书,我是把‘华杉讲透’当作一个品牌来投资的。花1000万来投资一个品牌,贵吗?我觉得不贵。”
不同于传统的图书营销模式,浸淫品牌策划数十年的华杉有着一套独特的品牌投资理念——
广告信号必须贵。
华杉介绍说:“广告语有一个重要理论——广告信号论。
广告是企业给顾客发信号,信号必须贵,如果信号不贵则信号无效。
广告除了要考虑到达率,还要再加上一个,就是疑似性。意思就是要耀武扬威,要有很大的排场。
同样一句话,你把它放在中央电视台和贴在电线杆上,虽然都到达了,但效果一样吗?假如你做了一个新服装品牌,一件外套卖一万元。怎么能让它值一万元?上中央电视台肯定值不了一万块,一看是低端品牌,还上中央电视台……
你就把店开在爱马仕和迪奥中间,随便什么牌子,你标一万,人家可以不买,绝对没有人不服。因为你发出了很贵的一个信号。如果你不发这个很贵的信号,你就是花十个亿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你也卖不了一万块,这就是广告的信号论。
我不是想为《华杉讲透》投1000万的广告,而是中国最贵的这块广告牌正好就是价值1000万。”
揭秘:斥资千万的“压倒性投入”,灵感来源于《孙子兵法》
之所以投入这笔巨额广告费,华杉也是受到了《孙子兵法》的启发:“《孙子兵法》强调,要打赢一场仗就必须有压倒性的兵力。
放到商场上就意味着,要干成一件事就必须有压倒性的金钱投入。”
倍受赞誉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因没有白话文版本而无法广泛传播,
华杉将其翻译整理为白话文,
通过155个经典战例,剖析其
原意,
结合现代语境做了讲解,不自己瞎发挥、不故弄玄虚、不牵强附会。
“这本《华杉讲透》,完整书名应该是《华杉助教讲透曹操、梁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梅尧臣、王皙、何氏、张预等十一位老师注》。”
△ 华杉在总裁读书会分享《华杉讲透》
文摘:《孙子兵法》思想精要
01
先找到企业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再去布局市场
军事战争和企业经营还不太一样,企业投资的只是金钱,而战争投进去的是人的生命和国家的存亡,所以兵法是非常谨慎和保守的。
你一定要有必胜的把握你才去打,而且有必胜的把握还不一定打,还要算代价,所以兵法在《作战篇》中讲了很多算帐的事。
而很多企业,往往对要开拓的新领域没有做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就进去投资了。
扎克伯格来中国和马云对话,他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就是说我们有的人在创业,但是还没有想到自己解决什么问题就去创业,他说我认为这是很疯狂的。
德鲁克也说
企业的本质就是为社会解决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
所以你企业要做你的战略的时候,你要锁定你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说我现在在中档,我要不要往高档去做、去升级。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思维路径,思维的路径一定是我看到这个上面有什么什么社会问题,一定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从市场的稀缺性出发,然后去结合我们企业的资源和禀赋,再去决定我们是否能去布局。
我看到的我要解决的这个问题,然后我的产品和服务就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我就围绕着这个进行布局。
这样的话如果市场缺我们看看能不能做,如果能做的话,我们去尝试一下这样是可以的。
02
人才:智信仁勇严+廉明
《孙子兵法》当中也是有一些对于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对一个将提出的要求,五个字叫“智、信、仁、勇、严”,这几个字您觉得对企业的领导者来讲是不是一个最高的标准?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智、信、仁、勇、严”,是企业领导可以对企业人才提出的非常好的标准。
智信仁勇严这几个字很有意思,这有顺序的,西方学者克劳塞维茨的排序就不一样。他把勇排在第一,将领第一是要勇,中国肯定是反对把勇排在第一的。
对这个体会我倒想讲对另外一个人的体会,就是曾国藩,他要带兵去打太平天国,但他一个书生从来没有打过仗,没有打过仗肯定没有智。信和仁也许有吧,勇也谈不上,手无缚鸡之力。他为什么能打呢?他在后来自己悟出了两个字:廉、明。
廉,就是清廉公开。
士兵对将领会不会打仗并不太在意,反而对将领在银钱上干不干净、帐务公不公开很在意。谁在银钱上干净、又肯分钱给大家,大家就愿意干。这个廉是居于首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