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兵哥事务所
海军退役,家庭财富管理专家,保险经纪资深合伙人。股票进攻,指数基金平衡,保险防守,著有《理性的投资者》、《指数基金投资进阶之道》等书,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兵哥事务所

DeepSeek开始引发失业焦虑,张雪峰也不能例外

兵哥事务所  · 公众号  ·  · 2025-01-31 11:48

正文

我记得2000年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时髦的新兴工作岗位叫做打字员,只要你会打字,当然打字快点更好,就可以找到一份很不错的体面工作。


类似的案例不要太多,比如打更人、电梯小姐、接线员、修鞋匠、传统照相馆,录像厅,传呼台,还有传统的扒手,哈哈。


但是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似乎加剧了所有人的焦虑。


贩财局总结了一下DeepSeek正确使用方式:


公式:我要XXX,要给XX用,希望达到 XXX 效果,但担心 XX 问题。


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呢?因为Deep sick的核心是推理型大模型,而不是指令型。大模型就像两个实习生,指令型是一个小书呆子,需要你事无巨细的安排,不走任务,而推理型是一个小机灵鬼,只要你说明目的,他就会自己思考该怎么做。


我们来看贩财局给出的一个案例:


问:我来自广东一个偏远农村高考生,成绩刚好到一本线。家庭没什么背景,年收入只有10万左右,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要照顾。要求1、家人希望我读大学不要拖累家庭要求2、还希望我将来大学毕业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要求3、还可以提携一下弟弟妹妹


请问我大学报什么专业比较适合啊 ?


部分回答:广东“新师范”地方专项计划**

- 政策优势:

- 广东省内部分师范院校(如华南师大、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面向农村考生设置专项,免学费+补贴生活费,毕业后分配到粤东西北地区中小学任教(带编制)。

- 可覆盖你“一本压线”分数,录取概率高。

- 反哺能力:

- 教师子女入学优先,可让弟弟妹妹进入你任职的学校就读,直接节省家庭教育支出。

- 年薪约10-15万(含绩效和补贴),工作三年内即可支持弟妹高中费用。


是不是很神奇,回答的很专业,操作性也比较强。


我的理解是张雪峰不是张雪峰这个人,而是一切咨询类的工作以及有明确流程和范式的工作,比如律师、收银员、会计、程序员、电话销售,甚至于医生、作家等等。


从理性上说,我觉得这是发生概率极大的事情,但是与其讨论表面上的“失业焦虑”,我们可以从技术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维度展开一场有趣的思想碰撞。


一、技术迭代的底层逻辑:效率与解放的双面性


从蒸汽机取代纺织工人,到ATM机取代银行柜员,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就业结构地震。但数据显示,过去200年全球就业岗位总量增长超20倍(世界银行数据)。AI引发的焦虑本质是岗位替代速度首次超越人类技能迭代速度,形成“技能悬崖效应”。


当前生成式AI的突破在于:它不仅是生产力工具,更是认知外包系统。当代码能撰写法律文书、诊断医疗影像、设计建筑图纸时,传统“知识型中产”的护城河开始决堤。张雪峰这类职业规划导师的困境,恰恰折射出AI对“经验中介者”的降维打击。


人类99.99%知识积累和技能的价值会迅速贬值,甚至消失。


二、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从体力到创造力的价值迁移


就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而价值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含义:

农业时代:体力价值(肌肉),人口就是财富

工业时代:技能价值(双手+培训),资本就是财富

信息时代:知识价值(大脑),知识就是财富

AI时代:创造力价值(心流)+ 情感价值(共情),创造力才是第一财富,人际关系是第二财富


当前我们正站在“知识价值”向“创造力价值”跃迁的临界点。牛津大学研究预测,未来十年将有47%的岗位发生质变,但需要人类独特性的岗位(如心理治疗师、艺术家)需求将上升32%。


在全新的时代下,失业也意味着新的就业机会,因为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无限的需求就意味着无限的工作机会,但是就像19世纪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这次转型需要更彻底的认知升级。


三、人生价值的重新锚定:从工具理性到存在主义


如果人工智能确实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将会极大提高,衣食住行,甚至能源和医疗都不再是问题,那么我们何去何从?


尤其是当AI能完成多数标准化工作后,人类被迫直面一个哲学问题:如果劳动不再是生存必需,我们如何定义自身价值?*这恰是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终极解套——人类可能首次有机会将劳动从谋生手段升华为自我实现途径。


当AI接管了“如何生存”,人类终于有机会集体思考“为何生存”。这或许是人类走出柏拉图洞穴的契机——不再被生存压力束缚在洞壁上追逐幻影,而是转身直面意义的阳光。未来的幸福密码,可能藏在我们重新发现自己是“人”而非“人力资源”的那个瞬间。


哈佛大学75年追踪研究显示,幸福感的本质来自深度人际关系与对意义的感知。如果有一天AI连艺术创作都能超越人类,我们是否该焦虑?或许正如摄影术没有杀死绘画,反而催生了印象派,技术永远在逼迫人类向更高维度进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