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材料学网
材料界最具影响力的资源共享平台!发布基础知识、新闻资讯、科技服务、数值模拟、考研考博、论文写作、招聘信息、先进设备及产业应用等,服务于中国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发展,以及相应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和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视新闻在线  ·  只需每天坚持10分钟!什么“长寿运动”,比散 ... ·  19 小时前  
龙视新闻在线  ·  只需每天坚持10分钟!什么“长寿运动”,比散 ... ·  19 小时前  
练瑜伽  ·  比牛仔裤高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材料学网

【招聘】航天科工二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火热招募

材料学网  · 公众号  ·  · 2024-12-12 20:08

正文


航天科工二院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

火热招募

我们一起追梦前行


少年当有凌云志

万里长空竞风流

逐梦苍穹如高昂激越的梦想交响曲

奏响着从航天梦到强国梦的强劲音符

二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正火热招募中

期待你加入这趟

实现理想的勇气之旅

我们一起

心存希冀,追梦前行

目有星光,未来可期



Part 1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招聘需求



1.年龄35岁以下,身体健康;

2.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勇于挑战自我,能承受强工作压力;

3.科研兴趣浓厚、学术思想活跃,具备较好的英语读写和表达能力;

4.控制科学与工程需导航、制导与控制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需飞行器设计或导航、制导与控制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



(二)研究课题和合作导师




【控制科学与工程】课 题一

(1)智能对抗:

主要研究飞行器与目标在机动能力、探测能力等条件约束下,以及环境因素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的最优策略。

(2)多传感器协同探测:

主要研究利用多传感器协同探测提高低信噪比情况探测能力。

(3)合作导师简介:

张老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主要从事飞行控制方法研究与工程实践。


【控制科学与工程】课 题二

(1)飞行器智能博弈对抗:

主要研究不对等条件下,最优控制策略快速求解和自主协作的博弈对抗策略。

(2)多飞行器协调控制:

主要研究特定条件下面对单个或群智能目标的高鲁棒性和高适应性的协同控制策略及算法。

(3)合作导师简介:

张老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主要从事稳定控制系统及制导控制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课题一

(1)新型飞行器设计:

主要研究高效气动布局、新型动力系统,高精度导航、快响应控制体制设计。

(2)智能空战:

主要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系统间协同和一体协同设计。

(3)合作导师简介:

张老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数学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课题二

(1)大机动飞行器设计:

主要研究与先进对抗相关的末制导探测、动力、主被动防热以及辅助对抗等技术。

(2)先进对抗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与先进对抗相关的末制导探测、动力、主被动防热以及辅助对抗等技术。

(3)合作导师简介:

谭老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飞行器设计专业,主要从事先进飞行器及系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



(三)薪酬与联系方式




收入与福利

年薪25万元-50万元,特别优秀可另议。视同正式人员管理,出站后优先留所工作。


工作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方式

黄老师:010-68388005

投递 简历:[email protected]



Part 2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招聘需求



1.年龄35岁以下,身体健康;

2.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勇于挑战自我,能承受强工作压力;

3.科研兴趣浓厚、学术思想活跃,具备较好的英语读写和表达能力;

4.具有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



(二)研究课题和合作导师




课题名称

(1)智能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针对群目标—复杂环境的特征表示技术,实现目标属性的稳健有效识别,以及目标行为状态的有效检测与预测;研究针对小样本甚至是未知场景下的目标识别技术,依托多任务学习、迁移学习、元学习等方法思路提升目标识别的泛化性能;在此基础上,构建轻量化深度学习模型。

(2)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干扰技术研究:

复杂电磁环境智能感知与对抗,提升制导雷达抗干扰能力,研究智能干扰感知、智能动态博弈调度、智能抗干扰效果评估等关键技术,建立面向复杂电磁环境的智能对抗架构。研究协同感知、协同发射、协同处理、协同调度等关键技术,实现对干扰的最佳对抗。

(3)雷达认知探测跟踪及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基于对场景目标及背景环境的探测信息,提取目标和场景特征,优化雷达探测跟踪模式、探测波形、探测时序等设计,提升雷达智能化资源管理水平。

(4)探测体系架构框架设计方法研究:

跨域多基地协同探测体系架构元模型构建;面向协同探测与态势综合的探测体系架构框架设计;面向联合作战实现作战体系的动态优化配置。

(5)射频微系统三维多元异构集成技术研究:

针对雷达核心射频部件的轻小型化发展需求,重点开展新一代相控阵体系下的射频微系统集成架构设计、微纳加工、多层微互连与集成、微系统散热、一体化测试与应用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解决射频微系统高热流密度立体散热结构、高深宽比TSV刻蚀及实孔电镀、高精度三维堆叠晶圆级键合等关键技术,开发样机并通过基于射频微系统的相控阵天线集成与验证,提升通用标准化、轻量化、低成本的微系统研制能力。

(6)合作导师简介:

鲁老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三)薪酬与联系方式




收入与福利

年薪25万元-50万元,特别优秀可另议。视同正式人员管理,出站后优先留所工作。


工作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成都市金牛区


联系方式

付老师:010-88527730

投递简历:[email protected]




Part 3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一)招聘需求



1.年龄35岁以下,身体健康;

2.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勇于挑战自我,能承受强工作压力;

3.科研兴趣浓厚、学术思想活跃,具备较好的英语读写和表达能力;

4.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光学工程、物理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

5.承担或参加过相关的重要国内外科研项目者,或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优先考虑。



(二)研究课题和合作导师




课题名称

(1)人工智能导引头探测技术应用研究:

① 智能化精确制导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导引头探测新模式应用。研究智能化导引头关键技术、网络架构、新型算法,探索复杂战场环境下智能检测、智能跟踪、智能对抗的精确制导技术应用新方法。

② 多传感器协同探测:研究如何利用多传感器协同探测提高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导引头探测及抗干扰能力。

(2)太赫兹片上射频微系统与太赫兹片上天线设计:

① 针对太赫兹片上射频微系统集成需求,研究在半导体工艺材料、工艺过程、工艺特性条件下,太赫兹片上阵列微系统高密度集成架构的实现途径及设计方法。

② 研究提高太赫兹片上天线单元及阵列辐射效率的机理,实现满足半导体工艺、阵列尺寸约束下的片上微系统集成所需的高增益太赫兹片上天线阵列。

(3)空天地一体化无线云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

① 针对专用网络通信面临的系统架构复杂、业务需求多样以及全场景适应要求高的难题,开展空天地一体化无线云网络理论研究,提出具备“智能、至简”特征的轻量化无线异构网络架构。

② 研究态势实时感知和路径智能规划的异构融合组网技术,设计跨子网态势探测和流量预测、跨域分段路由以及跨域路径规划等算法,为低开销的异构网络互联提供基础支撑。

③ 研究多粒度可编程的跨域确定性传输技术,提出多粒度可编程确定性传输机制、高动态时空下多粒度资源统一控制模型、业务周期性端到端调度算法,实现动态时空下不同粒度网络资源高效调度。

④ 设计空天地一体化无线云网络的数字化验证模型,通过构建典型场景验证系统架构、异构融合组网和跨域确定性传输算法的有效性。

(4)细颗粒度可重组雷达通用信号处理芯片:

① 针对跨领域多目标雷达对芯片可软件定义、跨平台通用等需求,开展细颗粒度信号处理加速器设计、多应用信号可重组设计以及面向操作系统的可定义软件设计等相关工作,实现复杂制导雷达跨域芯片的统型和开发。

② 针对跨域软件不统一等问题,研究基于操作系统的在线升级软件开发,实现基于统一平台的典型仿真与实现。

(5)合作导师简介:

尚老师: 博士,副所长,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确制导技术。

刘老师: 博士,科技委总工程师,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弹载天线技术。

杨老师: 博士,先进通信总体技术研究室主任,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链、通信技术以及异构网络融合技术。

刘老师: 博士,副总技术负责人,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确制导数字及射频芯片与微系统技术。



(三)薪酬与联系方式




收入与福利

年薪25万元-50万元,特别优秀可另议。视同正式人员管理,出站后优先留所工作。


工作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方式

蔡老师:010-88525088

投递简历:[email protected]



Part 4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招聘需求



1.年龄35岁以下,身体健康;

2.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勇于挑战自我,具有较好心理素质,能承受工作压力;

3.科研兴趣浓厚、学术思想活跃,具备较好的英语读写和表达能力;

4.原子钟、时频同步、导航授时、计算电磁学、天线、微波技术、射频电路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验能力。



(二)研究课题和合作导师




课题名称

(1)新型原子钟技术:

开展激光冷却离子光钟、离子微波钟、芯片级原子钟、PDH稳频激光等理论与技术研究。

(2)超高精度时频同步技术:

开展基于激光和微波的星地/星间时频同步以及分布式高机动平台时频同步等理论与技术研究。

(3)导航授时对抗技术:

开展卫星、地基无线电导航授时以及专用授时信号监测和干扰对抗等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

(4)毫米波被动探测定标技术:

开展新型高发射率毫米波黑体仿真与发射率测量技术、标准辐射计研制与误差分析、毫米波辐射亮温度准光传递链路等理论技术研究。

(5)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与防护技术:

开展贴近实际电磁环境试验方法、电磁防护理论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

(6)合作导师简介:

张老师 :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新型原子钟、高精度时频同步与测量、守时授时与卫星导航应用等方面技术研究。



(三)薪酬与联系方式




收入与福利

年薪25万元-50万元,特别优秀可另议。视同正式人员管理,出站后优先留所工作。


工作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


联系方式

张老师:010-68385450

投递简历: [email protected]




Part 5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招聘需求



1.年龄35岁以下,身体健康;

2.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勇于挑战自我,能承受强工作压力;

3.科研兴趣浓厚、学术思想活跃,具备较好的英语读写和表达能力;

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人工智能、导航、制导与控制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



(二)研究课题和合作导师




课题名称

(1) 时间非线性材料的散射特性理论:

时间非线性材料会带来对多普勒的欺骗,不仅需要考虑其频率非线性散射特性,也需关注其时间可调特性,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发展,开展相关非线性目标散射特性研究。

(2) 时域脉冲束缚态机制:

时域脉冲测量目标时,具有脉冲束缚态的目标形成一定时间延迟散射,改变目标散射时间过程,研究时域脉冲束缚态机制对于雷达探测识别产生颠覆性影响,建立该机制的实现方法和模型。

(3) 场景目标表征与特性推演

研究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场景对象域、特征域、精度域及时/空域多维耦合的特征表达、特性推演与场景重构技术。

(4) 干扰条件下雷达目标特征鉴别与融合识别:

研究目标与干扰条件下,雷达目标特征表征与一致性鉴别、目标特征提取与融合识别技术。

(5)高分辨地海杂波快速仿真技术:

研究基于实测数据和物理模型、智能方法的高分辨地海杂波快速仿真技术,满足大区域雷达杂波数据快速生成的需求。

(6)合作导师简介:

肖老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目标与环境特性、目标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基础与试验技术研究。

殷老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特性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三)薪酬与联系方式




收入与福利

年薪25万元-50万元,特别优秀可另议。视同正式人员管理,出站后优先留所工作。


工作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