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觉志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20250207065657 ·  昨天  
国际家居  ·  极简设计,气质非凡! ·  3 天前  
国际家居  ·  极简设计,气质非凡! ·  3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不稳定的工作就不是好工作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视觉志

你结婚了吗?

视觉志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1-30 19:40

正文

中国第一视觉杂志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视觉志


春节假期,又到了与七大姑八大姨斗智斗勇的时候了。前段时间,一位杭州姑娘表示,今年陪父母吃完年夜饭,当晚就直飞国外旅游,别人问她为什么,答案很简单: 怕 催 婚


80后的她学历高工作好,人也长得漂亮,但一直没对象。父母亲戚不断给她安排相亲,整个假期几乎排满了。因实在无法忍受,便选择了逃离。


这一举动获得了许多年轻人的支持,但也引来许多长辈的不满与指责。


本是一个过年团聚的日子,最后却如此收场,父母伤心,子女无奈。一边是义正严辞的父母,一边是有苦难言的子女,这种惹不起、躲得起的事屡见不鲜。


很多人都认为, 这世上 但面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父母和子女似乎永远站在对立面,水火不容。


人们不禁思考,中国式家庭的催婚,为何会变得如此可怕?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四个问题。



01


子女为什么不愿结婚?

这是每一位父母都头疼的问题


无论男女,抛去适婚年龄已顺利结婚的人,剩下的单身群体无非有三种:


首先是单身主义者。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不明白结婚到底有什么意思?不就是为了稳定的经济基础,还有长期的情感寄托。


有个朋友就曾对父母说过,现在自己收入可观,家人朋友、养宠物健身,情感寄托非常多,为什么非要结婚呢?冒着各种婚姻失败的风险,只是为了传宗接代的话,何苦难为自己?


多少海誓山盟的爱情最后无果而终,摧毁了一个男人的心智,改变了一个女人的未来。 所以,不爱则不伤,一个人挺好。




其次是恐婚者。 这是一种身不由已的现象,这种害怕结婚的人也许不排斥恋爱,但往往在谈婚论嫁的时候,突然选择逃离。


曾经采访过一个单身女孩,曾拥有一段3年的美好恋情,在领证前一周,最终选择了放弃。原因竟是因为小时侯父母每天激烈的争吵,给她造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母亲的哭泣与抱怨,父亲的咆哮与谩骂,让她对自己的婚姻也产生了误解与恐惧。


恋爱容易,结婚不易。 两个人要相恋只需一个“爱”字,而结婚却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买房子、生孩子、婆媳关系、家暴辱骂、出轨背叛……任何一个理由都足以让一个家庭岌岌可危。


有专家表示,恐婚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心理疾病。因为父母或社会对失败婚姻的负面渲染,让他们过度放大了婚姻问题。 所以就有了“养老婆不如养事业”、“嫁男人不如嫁给包”的口号, 归根结底,还是对婚姻的不信任。




最后是不愿将就的人。 他们在单身群体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一般不在乎金钱物质上的高低,也不关心家庭背景的强弱,只在乎精神上的高度融合。


邻居家的女儿研究生毕业,在大国企工作,30岁的年纪还没对象,是父母唯一的愁心事,每次讨论到这个话题,她都说已经在努力找了,只是性格上都不合适。


而她爸总是训斥她:“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岁数了,还挑三拣四的,给你介绍了这么多,大方面条件合适就行,性格习惯可以后期磨合,怎么不能将就?”每次她都躲进屋里偷偷掉眼泪,因为 凡是 有爱的婚姻 物质不对等可以将就,三观不合还真没法将就。


这本是恋爱结婚该有的样子,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似乎变成了一个很过分的要求。 越长大越发现,工作产生的压力,生活中的琐事,让自己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想找到一份值得的感情变得奢侈。


一直在期待爱情,却迟迟没有遇到对的人,既然婚姻是一场豪赌,那个要让自己赌上一辈子的人,怎能不考虑再三,精挑细选。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难道父母不懂么?

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懂。



02


父母为什么要忙着催婚?

这是子女永远想不通的困惑


作为过来人,父母也算是经历了柴米油盐,尝尽了酸甜苦辣。婚姻中的那些问题他们都曾面对过,更懂得找到对的人有多重要,那为什么还要忙着催婚,逼迫自己的孩子?


首先是一种对子女的担忧。 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拖到最后,变成了高龄产妇,不仅是对孩子有影响,对产妇自身也有极大的危险。


更何况大龄女性在情感中的竞争力也会逐年降低,毕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变成邓文迪。最怕的就是走到最后: 高不成低不就


以前有一个同事,40多岁仍然未婚,很多人不理解但都不好意思问,有一天聚会,喝了几杯的她,突然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年轻的时候,她觉得结婚就是自由的丧失,会带来各种麻烦困扰,习惯了单身。后来有一年,自己突然渴望一份感情和家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人到中年,条件好点的,人家看不上她,条件不好的,她又看不上。


后来父母对她说: 一个女人,要么赚取无尽的财富,将来买回逝去的青春,要么就提前找一个人陪你赚钱、相伴到老。如果既没钱又爱自由,那将来四五十岁孤独的时候,就不要后悔。




其次是父母生活中的落差与孤独。 试想一下,闲来无事的父母,每天遛弯打牌的时候,街坊四邻都在讨论孩子的婚后生活,从家长里短到婆媳关系,自己站在一旁却插不上嘴。


同事老友聚会的时候,家家都抱着个大孙子来凑热闹,话题从育儿保健,到幼儿园小学,而自己只能干看着。 久而久之,因为没有了共同话题,父母不愿再与人遛弯,也不喜欢参加各种聚会。


省下来的时间,必然全部用到子女的身上。越老越像小孩,越老越需要陪伴,你在忙着工作的时候,其实他们在家很孤独。




最后,是一种期盼与心愿。 在这个世上,父母不可能陪我们一辈子,真正陪我们走到生命尽头的,还得是结婚的伴侣。


每个父母在有生之年,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找到幸福的归宿。当某一天父母离开之后,面对这个残酷冷漠的世界,两个人还能相互扶持,彼此关怀,这样他们就安心了。


他们的爱本身没有错,只是因为用自己认为对的方法强加给子女,才有了中国式催婚的种种闹剧,催婚不成又逼着相亲,更是加速了矛盾的恶化。


如果催婚还是让孩子自己找寻幸福的初级阶段,那么逼着相亲,已经变成了父母亲自操刀,为孩子挑选幸福的无奈之举。


“既然你不着急,我们帮你上心,既然你找不到,我们帮你找!”



03


中国式相亲

为何成功率那么低?


在身边听过很多家长抱怨,给孩子介绍了无数个对象,怎么就是没一个相中的?


其实不是孩子眼光高,是因为父母误把相亲变成了自己的舞台。安排给子女的都是经过层层筛选之后, 往往现实大过感情,条件比眼缘重要。


相亲本身没错,世界很大,个人的圈子又太小,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很难遇到新面孔,而相亲可以帮我们扩大搜索范围。


问题就在于,如今的相亲似乎变成了一种交易,双方的工作收入、家庭出身、年龄相貌、几套房子几辆车,都被明码标价摆放到了柜台上,供人挑选。这显然已经违背了婚姻爱情的初衷,也是中国式相亲最大的败笔。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热爱生活的人,必定对每天加班的工作狂没兴趣;喜欢追求刺激的人,必定对图安逸的人没好感。 同理,反过来对方跟你在一起也不会快乐。 相亲的条条框框那么多,却漏掉了这些关键信息。


很多家长毫不在意的选项 ,才是子女最关心的,也是双方能否继续了解下去的前提。孩子 喜欢的类型被家长否定,家长再把认为合适的 两个人,按在一张桌子上。一次次的失败,导致子女对相亲越来越反感,父母对子女越来越失望。


自己的婚姻自己却没法做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找到真正喜欢的人。



04


什么样的婚姻最牢靠?

父母和子女之间永远争论不休


在父母眼中,对方有稳定的工作,对等的家庭和人品就行了,但子女认为,婚姻不只有现实生活,还包含了情感精神上的融合,兴趣喜好、生活习惯、举止谈吐都很重要。


一个独立自强的女孩,相亲时遇到一个“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观念极重的人,即使他有帅气的外表,高薪体面的工作和令人羡慕的家庭背景,也不会再见第二面。


对此很多父母无法理解,因为在家长眼里,人无完人,这些小细节并不影响生活质量,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影响了幸福质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