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2024年11月15日到2025年2月28日期间,“跨越60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在泰康美术馆展出,60年之间,AI艺术完成了从构想走向辉煌的时间跨越,面对新生的人工智能技术,喜悦与问题几乎同时爆发——人工智能在带给人类方便的同时,也不断提出问题:AI时代的人类社会究竟是何景象?是人凌驾式的支配人工智能?或是人工智能占据人类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在艺术领域,未来的人工智能究竟是成为供人类驱使的创造工具,还是取代人类,甚至成为新的创作者?
本次展览由泰康美术馆艺术总监唐昕,Creative Machine项目策展人、英国金匠学院教授、数字艺术先驱威廉·雷森(William Latham)以及资深策展人周翊共同担任展览策划,特邀人工智能科学家Frederic Fol Leymarie教授担任学术主持,艺术家韩娅娟担任展览顾问。Creative Machine作为旨在探索“人类/机器创造力之间的边缘地带”,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计算机艺术与创造力的国际大型展览引发广泛国际关注。此次展览也是Creative Machine自2014年在伦敦举办首展以来,历经艾伦·图灵研究所、牛津大学等举办地在中国的首次亮相,这也是迄今为止在北京举办的首批大型创意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艺术的展览之一。
▲“跨越60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现场,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跨越60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将视线投向人工智能、机器人、计算机艺术等新兴艺术领域,展览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叙事单元,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命名为“历史”“教育”与“当代”单元。展览以全球性视野精选出30位/组国际艺术家的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相关领域作品,包括:“计算机图形学之父”约翰·惠特尼一世(John Whitney Sr),“计算机艺术之母”维拉·莫尔纳(Vera Molnar),“分形几何之父”贝努瓦·曼德勃罗(Benoit Mandelbrot),“最早的艺术创作AI AARON的发明者”哈罗德·科恩(Harold Cohen),“电影3D动画的开创性贡献者”克雷格·雷诺兹(Craig Reynolds)......如展览题目“创意之火”所指向的那样,这些数字艺术先驱如同一个个“盗火者”,手持“火炬”,穿越60年的技术发展历程,将一部浓缩的技术与艺术融合史展开在中国观众面前。
▲“跨越60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现场,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展览并没有从人工智能艺术发展的历史起点开始讲起,而是选择了更能展现当下人工智能发展面貌的作品序列:威廉·雷森(William Latham)与史蒂芬·托德(Stephen Todd)于2024年创作的软件《人类变异体Azure》,敖乾枥 Chando Ao创作于2018年的《我是一只鱼》等作品,这些与观众交互中,呈现技术探索视觉与感知体验的作品,已经在隐约间告诉了观众AI时代艺术的某种主题——通过程序表达与加工,新的艺术媒介正向对艺术心向往之的每一个人敞开,正如《我是一只鱼》中展现出对流动性的隐喻,和对人、技术与自然之间趋于共生的关联。
▲“跨越60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现场,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 《人类变异体Azure》,威廉·雷森/史蒂芬·托德,软件:变异体(Mutator)、形式生长(Form Grow),物理和人工智能软件,2024年,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我是一只鱼》,敖乾枥 Chando Ao,装置,2018至今,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带着这份对于当下人工智能艺术的初印象,观众将倒叙式的步入“历史”的版图中,回顾60年代起始计算机艺术早期实践者,在远没有今日成熟的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展现出更加朴素的机械艺术思考,不论是德斯蒙德·保罗·亨利(Desmond Paul Henry)的《623号,无题》,又或者是赫伯特·w·弗兰克(Herbert W.Franke)的《数字爱因斯坦系列》,这些看起来在今天称得上有些复古的计算机艺术作品,受限于技术条件,艺术家多选用简单的线描或像素化的表达,如《来自悉尼(一)》(欧内斯特·埃德蒙兹(Ernest Edmonds))、《生命游戏》(约翰·霍顿·康威(John Horton Conway))等作品所共同具有的朴素简洁的美学共性,但人机交互的理念通过计算机模拟再现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已经初具萌芽,今天的AI艺术背后亦有“历史”的影子。
▲德斯蒙德·保罗·亨利,《634号,无题》,纸本绘画,49×53 cm,1962年,图片由计算机艺术档案馆提供
▲约翰·霍顿·康威,《生命游戏》,互动软件,软件开发:马特·鲁滕,1970年,图片由London Geometry提供
▲《数字爱因斯坦系列》,赫伯特·W·弗兰克,复古版图像处理图片,55×50 cm,1974年,图片由Susanne Paech博士提供
▲欧内斯特·埃德蒙兹,《来自悉尼(之一)》,数字印刷,53×53 cm,1999年,由计算机艺术档案馆提供
展览在“历史”部分中展示了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末计算机艺术先驱与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在当代部分,则通过中国艺术家与国际艺术家们的机器人艺术、互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艺术以及大型生成艺术作品,为观众呈现出人工智能驱动的艺术实践的前沿现状。从“历史”中走出,观众回到了“当代”的疆域,如果说在“历史”中,大部分观念受困于科技发展的囚笼而显得有些空言无补,步入21世纪,艺术家们的理念在科技条件的支撑下,获得了更加多样性的呈现。AI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力,更多体现在数字艺术家展现出的跨学科视野、更为广泛的技术运用和对技术本身的深入思考上,新的技术正帮助当下的数字艺术家探索更广阔也更加未知的领域。
▲“跨越60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现场,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如梅莫 · 阿克滕(Memo Akten)的作品《学习看见:忧郁的星期天(互动版)》,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创造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试图为人们提供某种新的“观看”视角,在之中,实则关涉着人们如何反思自我、认识世界,探讨人类达成理解与共情的珍贵可能性。包括敖乾枥 Chando Ao在内的数位中国艺术家也同样参与展览中,由韩娅娟带来其新近创作的VR游戏艺术《赛博江湖》,以及艺术家刘佳玉利用现实世界中海平面上某一坐标的全天风速、风力和风向等数据,在作品《激流引力》中打造了一个介于现实与虚拟边界处的地平线。
▲《学习看见:忧郁的星期天(互动版)》,梅莫·阿克滕,互动装置,2017年,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赛博江湖》,韩娅娟,VR 游戏艺术,2020年至今,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激流引力》,刘佳玉,有机玻璃、发光二极管装置,1400×564×84cm,软件: AIGC, Houdini, Touchdesigner, C++,硬件: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材料: 有机玻璃,发光二极管,标题生成自Chatgpt,2023年,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诚如策展人唐昕在策展文章《数字视觉领域的AI》中所提出的问题:“人类的创造力是什么?艺术到底是什么?”在今天,在AI时代,艺术家们有了崭新的视野与语境来对这两个问题作出新回答。就像展览中,两件同样选择用机器探讨创作本体问题的作品:帕特里克·特雷赛特(Patrick Tresset)的《人类学习#1》与帕拉什凯夫·纳切夫(Parashakev Nachev)创作于2014年的《规范肖像系列-所有大哲学家》——帕特里克·特雷塞特用参与式机器人装置《人类学习 #1》让人成为机器人的模特,在“写生课”上成为机器人描绘的对象,运用纯粹机器的手段还原绘画的创作过程,或许可以看作一种对于艺术家艺术创作工作的沉思。
▲《人类学习#1》,帕特里克·特雷塞特,参与式机器人装置,2012-2024年,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而在神经学家及认知神经科学家帕拉什凯夫·纳切夫(Pareshkev Nachev)的《规范肖像》系列作品这里,创作者借助技术检索与组合的特殊能力,通过训练一个自我组织的数学实体,从成千上万的真实细节中提炼形象,为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绘制最接近普遍性的“画像”,这种隔绝各种主观因素创作出的理想主义范式肖像,以机器的非主观性探索着技术的创造力火花。而这或许也正是AI所带来的对上述两个问题答案的改变,在一个人机必将共存的未来世界中,AI工具将打破边界,将艺术发展的方向引向更加开阔的领域。
▲《规范肖像系列-所有大哲学家》,帕拉什凯夫·纳切夫,数字图像,2014年,图片由泰康美术馆提供
“跨越60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15日-2025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泰康美术馆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编写:孔令达
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责编:张丽佳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