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相宜本草”)被曝出在其多款护肤产品中违规添加了一种名为“犁头尖”的有毒中草药,四年间涉及该有毒原料的产品销售金额高达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
“犁头尖”是一种具有解毒消肿、散瘀止血等功效的中草药,但同时它也具有明显的毒性,在中药中通常只用于外敷治疗某些特定疾病,且严禁内服。因此,犁头尖由于其毒性等特性,并未被纳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之中,故不得在化妆品生产中使用。
关于
“有毒中草药”的传闻
据爆料人透露,这家标榜传承中国中医药传统的化妆品企业,竟在长达四年的时间内(自
2020年起),擅自使用一种既未列入化妆品原料目录又含有毒性的未公开原料,将其加工后添加到其10余款化妆品中。这些违规产品累计销量高达1660万瓶,销售金额约为6.32亿元。
按照爆料人的说法,相宜本草
高层
均对此事知情,却蓄意隐瞒
这一事实
,并持续对外宣扬其产品具有卓越功效。因此,直至目前,爆料人及公司内部绝大多数员工仍不知晓这种植物的真实名称,仅知晓它并不在国家允许的化妆品中草药添加名录之内,且含有毒性。
据称
该中草药原料
具有祛痘、去冻疮、淡化黄褐斑、缩小毛孔以及使皮肤光滑光泽等多重功效,然而,它也含有毒性成分。这一秘方的采摘工作由
D
某负责组织农户进行,他们采用土法,利用大锅进行烧煮,并加入所谓的
“秘方”配料,声称这样的处理过程能够去除其中的毒性。
2018年,相宜本草着手研发一款小绿瓶产品
,
同年
6月22日,公司与上海
某
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采购合同,购入了
300公斤的该原料粉末,用于研发测试。经过测试后,该原料于8月正式被启用并纳入产品的生产流程中。
淘宝截图
2020年初,相宜本草的研发部与采购部数名成员在与C某就具体合作事宜进行洽谈时,获悉该原料尚未被列入化妆品原料名录。尽管该原料已在相宜本草红景天精华液的配方研制和功效测评中得到了应用,但当时公司有部分员工并不愿意这样违规操作,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相宜本草采取了更为隐秘的策略来推进生产。具体而言,他们先是采购了这些原料,然后委托外部加工商将其加工成提取液并冻干成粉末,最后再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公司进行后续生产,以此方式规避了生产原材料追溯的问题。
相宜本草明知故瞒?
令爆料人感到愤怒的是,在进行验厂等关键事宜时,采购部门被排除在外,因此他们也不清楚这种有毒植物的真实名称。
更令人震惊的是,尽管公司高层明知此原料未列入化妆品原料名录又含有毒性,却仍决定继续与
C某
进行洽谈,试图将错就错。
2020年5月22日,相宜本草与
C某
就技术转让合作事宜进行了洽谈,并于
2020年7月3日正式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到了2022年6月,经相宜本草技术中心确认,技术秘密及工艺转让已经完成,之后的采购工作转由
C某
指定的彝族传承人
D
某
负责。
经过后续工艺提取后,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相宜本草的
10余款产品中,包括但不限于红景天焕亮精华液、红景天焕白精华液、红景天焕亮修护乳霜以及淡斑系列等。其添加量相当可观,占比达到了30%至60%之多。从2020年至2024年4月,这些含有该原料的产品在市场上共销售了约1660万瓶,销售额高达约6.32亿元。
此外,爆料人还强调,一旦此事件得到证实,其影响之深广、性质之恶劣,或将不亚于当年的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相宜本草在明知该原料既未列入中草药名录又具备毒性的前提下,仍对其进行了改头换面,并大量添加到多款产品中,这种行为无疑对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爆料人对此深感忧虑,并呼吁相关部门能尽快介入调查,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网易财经检测结果:含有
“犁头尖”
根据爆料人提供的线索,网易财经采购了相宜本草的
“红景天焕白精华液”与“红景天焕白淡斑修护乳霜”产品组合,并送交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验。2024年12月19日,网易财经发布了报道《“吹哨人”揭露相宜本草涉嫌违规添加有害成分》,文中详细阐述了爆料人的指控及检测的结果。
网易财经截图
检测结果显示,经过基因序列比对后发现,
“红景天焕白精华液”与“红景天焕白淡斑修护乳霜”的样品中均实际含有“犁头尖”成分。但“红景天焕白淡斑修护乳霜”的标签上列出了大花红景天根提取物、光合欢树皮提取物、白及根提取物、菖蒲根提取物等成分,但并未提及“犁头尖”。“红景天焕白淡斑修护乳霜”同样也没有标识和药监备案“犁头尖”。
相宜本草回应
对于上述质疑,相宜本草迅速做出了回应,其主要观点如下:
1、公司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红景天焕白精华液”、“红景天焕白淡斑修护乳霜”等)均采用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原料,并未添加任何《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之外的未注册备案原料。
2、公司在研发过程中,确实对中国特色植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从未将任何未列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的植物成分添加到任何一款产品中。
网络截图
3、“滇南本草药材粉”是公司合法采购的原料,且所有成分均已在《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中备案。
4、对于网易财经展示的所谓基因检测截图,由于缺乏法定检测报告所必需的检测机构、检验依据标准等信息,公司无法确认其是否由具备法定检测资质的机构出具,也无法验证其真实性。考虑到化妆品成分及生产工艺的复杂性,DNA检测在化妆品成分检测中并非常规手段,公司对此类检测结果及相关结论持保留态度。在行业中,更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或光谱技术对植物中的特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