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振原的小屋
用幻灯片创造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  人工智能推动能源变革的前景、风险分析及建议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停电8小时以上!该国实行六级限电→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停电8小时以上!该国实行六级限电→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振原的小屋

什么样的演示文稿是好的?

振原的小屋  · 公众号  ·  · 2019-09-26 14:34

正文



01
Before & After 案例


PPT 给了我们一张白布,这张白布可以任由用户发挥,它都不会表示嫌弃,所以早期的时候诞生了很多比较辣眼睛的 PPT,比如像下面这样的:



但在各个行业、商业和学术等领域,情况会好很多,颜值即正义这件事情在演示文稿上是说得通的,大家愿意为好的设计买单,PPT 的呈现效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PPT 是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进行沟通交流阶段性汇总分享的非常方便的一种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现在甚至连五六岁大的小孩,父母都会为他用 PPT 做一份简历去争取教育资源啊,荣誉啊等等东西。


话说回来,我们日常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在需要做一份 PPT 的时候无从下手,怎么调整版面都感觉怪怪的,最后好不容易完成了效果还不理想,在这一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回答“如何做好一份 PPT”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什么样的 PPT 是好的 PPT。



上面是我之前找的一个关于无印良品的调研文稿,我选取了逻辑顺畅的几页按照幻灯片演示的要求做了一些优化,优化后它长下面这样。



对比一下,看看原来的文稿在设计与制作上存在哪些小问题。


首先是封面,抛开字体,线框等细节,这个封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演说者到底想让观众看这四个元素中的哪一个?



我们会发现,只有当我们把每张图片每个字都看一遍,然后在脑袋里重新整合,才能大致猜测出作者到底想说什么。


这种情况在 PPT 中是一定要避免的,因为这样的 PPT 不仅没有做到快速传达,反而增加了思维的负担,观众花了太多精力去看去想,就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听了。



剩下的四页也各有各的问题,我简单的列出了几个,比如不够精简、没有提取关键词等等。


本来作者在头脑里理出来的清晰的逻辑经过 PPT 一搅合,反而变得混乱了,本来是八十分的内容,这么一来只剩六十分的呈现了。


回过头来看,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首先是整个文稿的主题——无印良品将设计融入生活,然后简单介绍了无印良品是什么以及它的品牌发展历程,接下来作者阐述无印良品为什么是无印良品,它的核心理念和使命是什么,最后,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和使命,无印良品是怎样去做设计的。


这其实是非常典型的一个用于阐述事物的黄金圆环思路: What > Why > How


基于以上的理解和对 PPT 问题的梳理,我稍微调整了一下 PPT,没有增加花哨的东西,只是使用简单的文本,简单的图片,切合了一下无印良品的调性,整个呈现效果却完全是两回事了。



当然,如果这个文稿不需要演示,这么个改法也是不合适的,还需要一些补充文字等内容,不然会有偷懒的嫌疑。因此,只有对自己的内容很熟悉,能站在演讲台上行云流水般地进行阐述,才能将幻灯片的优势发挥出来。


02
好的演示文稿,
应该符合这四个准则。


结合上面的对比分析,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样的演示文稿是好的?我列出了四个准则。


第一,好的演示文稿符合人们的观看习惯,并引导观众视线转移。



引导观众的视线是设计师、尤其是交互设计师的看家本领,我们打开手机后,视线的转移几乎是交互设计已经设计好的,这种设计是基于认知心理学进行的。


当我们学会用一些手段让观众视线按照我们设置的路线走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像设计师一样思考问题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要保证演示文稿上的相关信息是清晰可见的。


第二,好的演示文稿逻辑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和焦点突出。



一个空有其表的演示文稿是不具备太多价值的,不管是做 PPT、写作,还是做其他事情,做事的基本逻辑是很重要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先构建起框架,然后再穿针引线,添砖加瓦,在金字塔原理一讲中还会学习这一点。


重点和焦点突出,就以上面两张 PPT 为例,大家注意到,这几点准则是一个接一个放映的,在放映下一个要点的时候,我会通过一个「平滑」切换把上一个要点弱化。


因为作为演说者,并不想让观众太多注意前面的内容,只是放在那里提示观众,如果观众之前没怎么听,可以回过去再瞄一眼。


第三,好的演示文稿文字精简、提炼与可视化到位(尤其是伴随演说放映的幻灯片)。



幻灯片要做到的是让观众多看、少读、少思考。这样一来呢,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文本信息进行精简和提炼,尤其是一些数据等内容需要进行可视化处理。


第四点是要符合演说者、品牌和文化等主题的显著特征。



这一点对设计能力的要求更高一点,简单说就是怎样做到让别人一看到演示文稿就知道这是某个主体的作品。


就像上面无印良品的这几张幻灯片,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五张,但即便说它是官方的也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这四点准则说得不是特大白话那种,总的来说,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要求,那就是好的演示文稿要求我们对键鼠操作下的每一个要素有依据地负责到底。



当我们坐在电脑面前,新建了一张幻灯片,我们的身份就是设计师,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要具备对美的 基本 判断力,要对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负责到底。

每一个元素从哪儿来,如何来到这张幻灯片上,放在哪,该多大,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清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