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核废土现已成为婚前女性们的狂欢小镇
作者:弗罗伦斯·威尔金森
编译:陈功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婚前派对只是一个老套的传统,最后大家在公众场合开开心心拉个尿就算结束。但婚前派对非得这么搞吗?能不能把你婚前最后的自由变成一趟旅行,而不只是留下满身呕吐物的回忆呢?
比如,深入切尔诺贝利核禁区,也就是那个曾在1986年迫使超过10万人撤离,造成31人死亡(实际死亡人数预计超过4000)的史上最严重核电站事故发生地?
“把你们的变异女儿们都关好了!” 在前往切尔诺贝利参加婚前派对的路上,推特网友 @snake_moore 发了一条这样的状态。而另一位 Instagram 网友 epsherrington 则把状态更新为:“派对,派对,派对#切尔诺贝利”,并附上了他和十二个朋友在核电站遗址门口拍摄的合照。而他拍摄的另一张核灾难事故废弃建筑的内部照片,则被他拿来比作疯狂宿醉后的现场:“完美再现婚前派对结束后的早晨。”
“人们就是有种病态的好奇心,特别是那些喜欢尝试危险行为的人,比如玩极限跳伞。像这种旅行也带有一点危险元素,让你觉得 ‘哇,这里是真有核辐射!’” 24岁的露易莎·纳克斯(Louisa Naks)告诉我们。纳克斯有个25岁的姐姐艾玛(Emma),她就是在今年年初参加姐姐的婚前派对时拜访了切尔诺贝利。
“我们一家来自波兰,所以我们对那个诡异的社会主义东欧时期抱有迷恋。” 纳克斯解释说,可见后苏联时代的 Vetements 美学风格有着多么可怕的吸引力,就连这些普通的婚前女性都被它所俘虏。“我姐姐是我们这群人里第一个结婚的,所以我们觉得该尝试一些极度疯狂的事情,让大家吓一跳。”
切尔诺贝利核禁区于2010年开始向这些热衷自拍的游客开放,如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慕名而来。游客首先必须从乌克兰政府获得单日或者多日护照(如果你想在当地一家新建的酒店过夜,还要购买一张多日联票)。在进出核禁区时,游客都必须接受检查,确保他们的衣服和随身携带物品中不会出现高辐射物质。
纳克斯和她的朋友们。照片由露易莎·纳克斯提供
我问纳克斯参观核禁区里是否需要遵守什么规则。“我不觉得这是你可以随便乱来的地方,” 她说,“这种旅行确实很疯狂,但与此同时,你也要认识到你身在何处。你不能在那里喝酒。如果你喝酒了,他们是不会让你进入核禁区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游客不会在进入核禁区的前一晚吹瓶子。现年37岁的克里斯托弗·道格特(Christopher Doggett)来自英国汉普郡,因为同行的准新郎醉到上不了旅游大巴,他们差点就没能踏上鬼城普里皮亚季的街道。“我们不得不停车,好让他在路边干呕。” 道格特回忆道,“你应该也能想象,那场面实在有点儿尴尬。”
幸运的是,大巴在开往核事故遗址的路上会播放一部关于切尔诺贝利悲剧历史的纪录片,这让道格特一行有了个大好机会补一补觉。
抵达目的地后,婚前派对团就开始在核禁区的街道上闲逛。“导游有点让我们自由活动的意思,于是我们就去了那些不应该去的地方。” 道格特解释说,“最让我们震撼的是那所幼儿园。” 他严肃地说,“里面有很多小孩子的玩具之类的东西,各种东西,扔的到处都是。”
说到这里,我便问起道格特他心中的底线在哪里。比如会不会想去奥斯维辛开个婚前派对,或是在某个自然灾害遗址开个婚前派对?“那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不是吗?” 他回答道。
“这里确实是一个事故发生地,没错,这是一起悲剧,可是……你要知道,我从来没有真正想过这个问题。”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
我向纳克斯抛出同样的问题,她说:“在奥斯维辛,当地的死难者才是重点。但在切尔诺贝利,当场死亡的人并不多。” 她说,“所以这里的死亡味道更少,我觉得这也是切尔诺贝利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原因。”
但是既然背景环境这么重要,那么跑去一个核事故禁区庆祝自己即将到来的婚礼真的合适吗?“我觉得一日游还好,” 纳克斯回答,“我们也去基辅玩了几天,我觉得那里的气氛要愉快得多。”
纳克斯和道格特的切尔诺贝利之行都是单独订的,而在旅游公司 Maximise 提供的基辅周末游套餐项目中,切尔诺贝利就是目的地之一。
在这家旅游公司的官网上有这样一则宣传语(该页面现已被删除)—— “自2004年橙色革命以来,乌克兰已经进入了个人自由与政府透明的状态。对于你和你的朋友来说,这就意味着在基辅你可以无乐不作!”
逛完切尔诺贝利的鬼城后,游客还可以享受各种娱乐项目,包括搭乘配备脱衣舞娘的豪华轿车,和海豚一起游泳,还有水肺潜水(分开进行)。
对于我们多次提出的采访请求,Maximise 并未给予回复,但其他旅游公司也向游客承诺提供你在核事故禁区能够体验到的最佳周末。“如果恰逢春天天气晴好,那么旅行将会非常愉快,你绝不会相信这是一个灾难事故遗址,直到你走进那些空荡荡的住宅和空荡荡的学校。” StagForYou 公司的理查德·米斯提克(Richard Mistik)告诉我们。
“对于来基辅旅游的游客来说,切尔诺贝利之行绝对是一大亮点,因为这种旅行非常特别,而且很受欢迎。” 他满怀热情地说,“即便它听上去有点古怪。”
我问米斯提克带着这些婚前派对团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禁区玩闹会不会有点良心不安。“可能确实涉及到道德问题,但我不觉得这是什么很严重的事情,” 他回答说,“这只是旅游观光。”
不是所有人都秉持和米斯提克一样的无所谓态度。“这样的核禁区之行根本没法让你获取什么知识,你能得到的只有刺激感和额外的辐射。” 莱布尼茨东欧及东南欧研究所的历史学家梅拉妮·亚恩特博士(Melanie Arndt)告诉我们。在她看来,灾难旅游业代表的是一种 “对我们后现代性的阴暗面的一种奇特渴望,也是一种不断增长的对真实性的渴望。”
但是游客在核禁区并不能找到真实性。梅拉妮表示:“进入核禁区并不能让你获知任何东西,除非你是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你的旅行流程都是经过精心安排好的。所有的游客拍出来的照片都是一个样——废弃幼儿园里戴着防毒面具的洋娃娃,复古的苏联海报,还有那个摩天轮。”
现年48岁的谢尔盖·伊万丘克(Sergei Ivanchuk)在基辅出生长大,十几岁时曾在公墓清扫过带辐射的落叶。现在他是一名切尔诺贝利导游。“说实话,我们并没有记录有多少游客是婚前狂欢人士,” 他说,“去年我们总共接待了三万游客,今年的游客目前为止就已经有两万五了。”
婚前派对之行中的新郎布雷特·戴顿(Bret Dayton)。照片由克里斯托弗·道格特提供
伊万丘克告诉我,许多游客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很欢迎这些婚前人士,即便他们的行为并不检点,甚至有点傻。“他们可能觉得这会是一次很刺激的体验,能让他们到处显摆,但当参观开始,当他们安静下来时,他们会意识到这是一些值得一看的东西。”
“禁止他们进入才是不道德的事情,” 他继续说,“你不能说他们有权进来,他们没有。但你只有进来了才能知道它的重要性——这里都是核能源的故事。都来看看,人类全走了,但自然活了下来。”
亚恩特对此依旧不以为然。“让人们关注切尔诺贝利确实很重要,” 她写道,“但一群男男女女跑去那里过婚前狂欢夜,只是证明这些人有多么愚昧无知。这不是什么迪士尼乐园或者电脑游戏现实。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灾难现场,数百万人受到了它的影响。”
与此同时,伊万丘克正忙着准备他的下一个旅游项目:带上旅游团去朝鲜。但是在朝鲜可不能让你随便乱来,除非你想像这个大学生一样因为酒后恶作剧而被判十五年劳动改造。
“去朝鲜旅行肯定不适合这些婚前派对人士,因为在那里瞎搞的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他向我们确认。
最后,我问伊万丘克怎么看待 “把你们的变异女儿们都关好了” 之类的推特。他顿了顿,然后说:“这种推特肯定会让我很生气。我只希望在参观的过程中他能改变想法,对自己的言论感到羞愧。”
如果不行的话,伊万丘克可能会想办法让这个口出狂言的游客留下毕生难忘的回忆。
“他们可能会在普里皮亚季(核禁区内的废弃村镇)把他丢下。在那种地方很容易把你吓个半死。” 伊万丘克说。
“所以你最好不要和我们的导游说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