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美留学生观察
中国最大的独立留学新媒体,集杂志、网站、app于一身的国际教育新媒体平台。讲述留学生自己的故事,分享有趣而真实的留学生活,发布客观真实的留学资讯,中立、真实、有味道!官方网站:www.CollegeDaily.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2 ·  20 小时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2 ·  20 小时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2 ·  20 小时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2 ·  20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别被骗了!欧洲人日常喝的甜白葡萄酒,一瓶也就 ... ·  22 小时前  
LeaderCareer  ·  在QS排名中跌落“神坛”的英国大学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4-3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炸裂!《哪吒》票房破百亿!!网友:什么叫我命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美留学生观察

DeepSeek让海淀妈妈的天塌了!“鸡娃”彻底没意义了?!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公众号  · 留学  · 2025-02-14 21:45

正文

图片

新年以来的这些天,大家的朋友圈想必都被DeepSeek刷屏了吧。


“比ChatGPT还聪明!”“终于有一个真正适合中文世界的AI!”“用DeepSeek写年终总结,老板夸我工作有深度!”


从技术爱好者到文艺青年,从程序员到KOL,似乎所有人都在测试它的边界,期待它能成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外挂”。甚至,有家长开始焦虑地讨论:“ 如果孩子们的学习可以完全由AI辅助,那他们还需要‘卷’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复杂。
图片
AI正在彻底改变教育的方式。

从ChatGPT到DeepSeek,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工具”范畴。它们不仅能解答问题,还能理解语境、生成文本,甚至模仿特定风格写作、分析论文、批改作文,甚至“辅导”数学作业。
老师为学生展示人工智能技术 图片来源: 现代教育报
过去的教育模式,强调记忆和重复,学生们需要通过刷题、背诵、反复训练来掌握知识。而现在,AI可以轻松完成这些任务,让学生更快地获得答案、理解概念。

这意味着,传统的“学得快、记得牢”已经不再是竞争优势。 未来的教育,将更多关注于如何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批判性分析、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换句话说, AI让获取知识变得廉价,而真正有价值的能力,恰恰是AI无法轻易替代的那些。

马斯克:目前AI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类,未来或许会是AI教育人类的时代

马斯克曾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在许多领域超越了大部分人类的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未来的世界可能会进入一个由AI主导的新时代。他甚至提出,未来或许会迎来一个“AI教育人类”的时代,届时,人工智能不仅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辅助人类,还可能承担起教育和引导的角色,成为我们学习、成长和进步的核心力量。
想象一下,AI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学习进度定制教育计划,它不仅能够迅速有效地传授知识,还能在道德、哲学甚至情感方面提供深刻的启示。 此外,AI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它比人类更聪明,而在于它正在模糊“工具”与“主体”的边界。 清华大学刘知远教授将大模型训练比作“单字接龙”——机器通过海量数据预测下一个词,最终习得人类的语言与思维模式。这种“伪思考”足以让AI成为学生的“全能家教”,却也让人担忧:当孩子习惯了向机器提问,他们是否还会对真实世界保持好奇?
除此之外, 更深的危机藏在情感层面 。神经科学家蒲慕明指出,人类独有的共情能力正面临侵蚀。“如果孩子长期与机器互动,缺乏与人交流,共情心将逐渐枯萎。”这并非危言耸听。全球语言学习平台Duolingo已推出“虚拟角色对话”功能,用户与AI Lily的互动越流畅,真实语境中的社交能力反而越脆弱。

DeepSeek们的出现,让“知识”本身变得更容易获取。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变得不重要,反而,它让学习的目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一场效率竞赛。

在这个AI无处不在的时代,我们必须思考:人类与AI的分工是什么?AI可以做得越来越好的事情,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卷”?

答案是: 我们不再卷知识获取,而是要卷更高级的思维方式。 “卷”的方向必须改变,即从比拼记忆与技巧,转向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共情力——这些AI永远无法复制的“人性之光”。

1.“AI for AI”,还是“AI for Human”?

AI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提供答案,但它无法决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比如,你可以用AI帮你写一篇论文,但决定论文选题、研究方向、判断哪些信息更有价值,仍然需要人的介入。

未来的竞争,不在于谁更擅长使用AI,而在于谁能引导AI解决真正重要的问题。

2.共情力,才是AI无法取代的核心竞争力

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神经科学家蒲慕明教授强调:“AI可以计算出最优解,但它无法理解人类的情感、道德和共情能力。”

这意味着,未来真正重要的能力,是那些涉及人际关系、情感连接和社会互动的能力。换句话说,孩子们在未来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不是解题能力,而是如何更好地理解别人,如何共情,如何合作。

3.创造力与想象力:人类的终极优势

AI再强大,也只能在已有的数据范围内工作。它擅长的是模式识别、信息归纳,但它无法创造真正原创的想法。 艺术、文学、哲学、科学创新——这些需要跳脱现有框架的思维,仍然是人类的专属领域。

这就是为什么,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多地鼓励孩子们去尝试、去创新、去探索,而不是仅仅依赖AI提供答案。

如果传统的“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已经过时,那么未来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习?

在国内, AI正在加速进入教育系统。

2024年12月,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到2030年,AI教育要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AI融入教学。

以杭州的云谷学校为例,他们开设了一门叫做“AI创未来”的课程,不再是教孩子如何应试,而是让他们学会如何与AI共存,并用AI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他们发现,孩子们在接触AI的过程中,会经历三个阶段:

·完全信任 “AI真的比我聪明,它可以帮我做所有的事情!”

·祛魅 “AI虽然厉害,但它也有局限性,甚至会犯错。”

· 共同学习 “AI是一个工具,我要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它,而不是被它控制。”

这个过程,恰恰反映了未来教育的方向。

未来的孩子,必须学会的不仅是如何使用AI,更是如何超越AI,成为AI无法取代的自己。

DeepSeek火了,但它的火爆不仅仅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更是因为它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

曾经,教育的目标是让人们掌握知识,而现在,我们必须问自己:在一个AI无所不在的世界,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 “更好的人”

或许,答案仍然藏在最传统的智慧之中——

· 学习,不是为了记住答案 而是为了提出更好的问题。

· 竞争,不是为了超越别人 而是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

· 成长,不是为了追赶AI 而是为了找到真正的人类价值。

DeepSeek们的崛起,并不意味着孩子们不再需要努力,而是意味着他们需要“卷”的东西已经彻底变了。

在未来,真正的“内卷”将不再是刷题和考试,而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有共情能力的人。

这,才是AI无法取代的真正优势。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2
20 小时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2
20 小时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2
20 小时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5-2
20 小时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4-3
昨天
吃什么情报局  ·  换季老感冒?这些食谱让你更快康复
8 年前
一起神回复  ·  让男人抓狂的问题,再问就分手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