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来年打虎”。
历经夏秋季的身体消耗,身体确实需要在立冬到来时尽快“补冬”。
一来可以更好地
抵御冬天的严寒,
二来也能
补充自身消耗
掉的元气
,还能为来年春天的升发蓄势。
怀府街铁棍山药、上过央视的铁棍山药!
老人常夸张的说
“秋冬吃山药,胜过吃补药”。
这句话道出了食材的重要性。
山药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食材,菜市场、超市、随便都能买得到。
但,
我们推荐的不是普通的铁棍山药,而是正宗温县垆士铁棍山药。
这里地处黄沁河冲积平原,
土壤沉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超过3000年历史。
河南温县的垆土铁棍山药,是山药中的“劳斯莱斯”!
它的口感好,
吃起来软糯香甜,一家老小都可食用。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垆土铁棍山药,
是在垆土地里种植出的铁棍山药。
垆土壤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所以产出的山药色白、肉质细腻、黏液丰富、韧性强,品质非常好!
另外,它地处太行山和黄河之间,
黄河多次在此地泛滥,给这里的土壤带来了大量微量元素。
这些条件使得温县形成了特殊的垆土地土壤。
在垆土地长出的铁棍山药,
氨基酸、粗蛋白、淀粉、锌、铁、镁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很高。
山药的吃法有很多种。
蒸熟后吃就彷如在吃小奶芋一样,
表面滑滑内里糯糯食物,雪糕般的细腻。
蒸熟后,皮很好剥,也可以带皮一起吃。
其中,
山药蓝莓泥在辅食中是一道常见的菜色,
又简单又好吃,但每次宝宝都不爱吃,原因可能是没有选到适合的山药 。
冬季容易脾胃不好,难消化,
煮一碗山药小米粥,护胃暖胃。
糯糯的铁棍山药不会水水的,口感非常好。
山药可以用来
做一些山药甜点-拔丝山药。
去好皮,切成条,用开水煮至6成熟,带点脆更好吃。
煮好后,淋点喜欢的果酱,当配餐或者零食,都很不错。
拔丝山药是特别爱吃的一到菜,每每一上桌都不够吃的。
还可炖汤。
削掉皮,切成段,炖鱼汤、鸡汤、排骨汤、老鸭汤、火锅。
对身体十分有好处,
山药还能取出肉汤的油腻感,添加了一份鲜甜。
秋冬天来上这么一碗山药排骨汤,全身都热乎了。
当然,把山药去皮切片后,
和木耳、青椒一起,直接炒来吃也很好吃。
垆土铁棍山药虽然看起来有点儿“丑”,
但是削去外皮后,肉质雪白且细腻。
垆土地特殊的生长环境,
让它的水份含量比较低,肉质很瓷实。
《本草纲目》里早有记载:
“山药唯有怀山药药效佳”,“怀”指河南焦作温县地区。
(CCTV特别报道)
温县铁棍山药自周代起就是贡品,作为河南名产、“四大怀药”之一,
从古至今都被誉为“国药之宝” ,CCTV都争相报道过。
今日下单
40#
轻礼装
5斤仅要
69.9元
;
50#
轻礼装
5斤仅要
79.9元。
40#精致礼盒装
5斤
仅要
69.9元;
50#精致礼盒装
5斤仅
要
79.9元;
60#精致礼盒装
5斤仅
要
89.9元!
具体规格尺寸见下图。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温县铁棍山药,有几千年种植历史的、是“四大怀药之首”。
大家都知铁棍山药好,
但山药种植不但艰辛、还很繁重。
铁棍山药的采收时间,
是在中秋前和霜降后叶片枯落时,即可收获,也可
在越冬来春收获,最晚不超过4月份。
因为到春天(3~4月份)
凡是不经过特殊处理的山药都会发芽生长,包括埋在土里的。
因为铁棍山药非常费地,它能长到地下一米左右,
身上的根毛孔还很粗大,就像无数张嘴,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地里的微量元素。
这种山药对土地的要求很高,
同一片土地不能连续种植,至少要隔7年以上,才能再次种植。
因此垆土铁棍山药产量比较少
,显得格外珍贵。
(CCTV4频道介绍铁棍山药)
正因为和人参一样,
所以温县铁棍山药还有个美称——“怀参”。
-点击下图立即购买-
还有一个原因让温县铁棍山药种植困难,
就是土壤——垆土地。
菜山药一般种植在沙土地里、采挖轻松。
温县的“温”是温泉的意思,历史上这里曾经遍布温泉泉眼,
因此,矿物质含量很高。
而温县的铁棍山药却种植在垆土地中,这种太行山与黄河交汇才有的土壤,
土质坚硬、种植艰难,但土壤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然而正宗温县铁棍山药,
采挖起来却非常不容易。
先用人工挖开深约80厘米的沟。
(因为土地地质坚硬,无法使用机器开挖)
然后沿着沟,
用铁锨从侧面挖出来,还必须使用双手拿出来,否则有可能会被掰断。
当挖出来时!最细的那头是根
(从地表往下,使劲生长,汲取着地下的矿物质元素和精华,越往下越粗,是不是很神奇)?!
工人们在下面采挖,
其余人们则负责清理山药上厚厚的垆土。
刚刚出土的铁棍山药外皮是非常容易被刮破,所以需要工人小心翼翼的堆放。
每年到山药成熟期,假冒山药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外形看着差不多、价格也很便宜,
而它们的区别可谓是天壤之别。
怀府街的铁棍山药
全部来自温县铁棍山药十统一种植示范基地!
无论家庭自用还是送礼,都非常合适有面子。
源头产地的温县铁棍山药,自用送礼,有里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