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时,蔡甸常福镇兴力村一片宁静,村民们仍在睡梦中,只有一间土砖房内透出昏暗灯光。
77岁的爹爹刘登炎披上衣服起身,简单洗漱后,来到老屋旁的地里施肥、喂鸡、收玉米。
他算好时间,这些农活要在1小时内做完,凌晨5点出发,转两趟公交送老伴去30多公里外的汉阳医院做透析。
凌晨4时30分,婆婆吴小运歪靠在床头,面色发乌,不停喘粗气。
“2天没透析,婆婆全身疼得直哼,我也陪着一晚没睡。”爹爹边说边给婆婆穿衣,哪怕一个简单的转身,婆婆都很费力,每穿一件都由爹爹半托着身体,穿一半休息一会儿,全部穿完少说要30分钟。
“时间不早了,我们得抓紧了!”凌晨5时许,爹爹背上黑色双肩包,带上透析时要用的吸氧管,再装上一壶热水、糖、风油精,以免婆婆在路上低血糖或晕车。婆婆拄着拐棍,他扶着婆婆,一步一步向屋外慢慢挪。
十多年前,婆婆查出糖尿病,每天需注射胰岛素,但她怕给爹爹添负担,背地里减少药量。至2010年,婆婆全身水肿、恶心、呕吐。在武汉市汉阳医院检查发现,肌酐高达700,超出正常值7倍多,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肾衰竭,还出现心衰。
7年来,婆婆只有靠血液透析“续命”,一周3次,风雨无阻。两老每次往返至少60多公里,记者初步计算,爹爹护送婆婆的求医路在6万公里以上。